团山寺镇地图
团山寺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条件
团山寺镇位于东经112°19′,北纬29°36′,全镇南北最长距离18公里,东西最宽距离9.8公里,属滨湖丘陵地形,兼有低山、湖泊、平岗,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36~50米之间,最低点为秦克湖24.3米,最高点为六虎山71.3米,地震基本烈度6度区。气温属亚温带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1828小时,年平均气温16.6℃。全年无霜期229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较均匀,四季分明,年相对湿度80.2%。全镇三面环水,山丘点缀其中。境内有碧波荡漾、鱼肥蟹壮的秦克湖;有茂林修竹、茶果飘香的六虎山,环境气候宜人,生态条件独好。区位优势
团山寺镇原属古云梦大泽湿地边缘,古代长江冲击带来的泥沙沉积形成了陆地丘岗,后来云梦泽消失,古洞庭湖沼泽扩展。至1860年以后,藕池河形成,长江中游南岸支流带来的泥沙注入洞庭湖,又使洞庭湖缩小,留下了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及众多的湖泊河汊。藕池河中支南下8公里处有一个重要的入湖口门,那里原来河中有一小岛,俗名水浒山,山上建有一庙,庙门贴有一幅对联“团转皆江蓬莱弱水非凡地,山峰独峙海市蜃楼别有天”,横匾“团山寺”,团山寺因此成名。后因商贾辐射作用,该地域逐步在湘鄂边形成集镇。新中国成立后,寺庙被毁,后因河势变迁,小岛自然消失,每逢河道低水位季节,遗迹依稀可见。革命战争时期,团山寺镇曾是湘鄂边根据地的要塞,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也属贺龙、周逸群率部东进洪湖、南下洞庭、西进湘鄂川的秘密交通线上的一处必经之地。抗日战争时期,石首于1943年沦陷,县政府曾转移到现团山寺镇。1955年土改后,团山寺先后设镇(属区辖)、人民公社,在石首西片区充分发挥了政治、经济、文化副中心作用。1987年改为现制,分镇域北部为高陵镇,分镇域东部为久合垸乡,分镇域东南一部分入高基庙镇。1997年团山小新口边贸市场被确定为湖北省五个省际边贸市场之一,1998年团山寺镇又被确定为全省25个重点口子镇之一。地域缩小了,团山寺镇的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了,团山寺镇名副其实地成了沟通湘鄂两省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资本流的关节点,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名称来历
团山原名水浒山,清朝末年,水浒山在团山河中,四面临水,山上建有一座庙,有一名人在庙上写了一幅对联:“团转皆江,蓬莱溺水非凡地;山峰独峙,海市蜃楼别有天。”横匾“团山寺”。从此,团山代替水浒山之名至今。后因区、乡、公社机构设于此地,故团山即成了区、乡、公社的名称。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基础设施:境内基础设施完善,镇区中心有连接华南电网和华中电网的35KV变电站;有日供水量达20000吨的自来水厂;有与国际国内通邮、集邮和办理邮政储蓄的邮政支局;有装机容量3000门的电信分局;有全方位保证手机通话质量的移动、联通和小灵通通讯基站;有高速运行的国际互联网端口;有辐射周边八乡镇的电视差转台和覆盖全镇的有线电视网络;有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质量一流的中小学校;有获国家卫生部“一级甲等”称号的中心卫生院。2005年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有线电视、村村通自来水的新“三通”目标。目前,团山河大桥已立项开始建设,国家投资泵站改造和110KV变电站已开始项目认证。工农业发展:团山寺镇是享誉湘鄂边的著名“鱼米之乡”,也是现代工商业重镇。全镇盛产稻谷、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各具特色的水产养殖基地、果园基地以及速生丰产林基地均达到万亩。该镇属湘鄂边最大的禽蛋市场,每天有数十万枚鲜蛋运往沿海及港澳地区。六虎山农庄生产的“金凤玉剑”茶叶先后获湖北省“鄂茶杯”评比金奖和杭州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全市农业产业化的新亮点—绿波雁达生态家禽养殖公司的养殖规模达到10万只,正跻身于荆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全镇主要农产品有:禽蛋、茶叶、螃蟹、甲鱼、龙虾、鲜鱼、葡萄、蜜柚、脐橙、柑桔、药材等。该镇工业基础雄厚,各类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资产存量和资产增量不断盘活盘强。引进创办的石首市天华机电制造公司、湖北中江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先后跻身于荆州市规模以上乡镇企业;湖北首绿环保餐具有限公司是全省乡镇第一家引进的外资企业。全镇主要工业产品有:调味品、建筑用品、钢木家具、微型电动机、卫生用品、环保餐具等。近百种产品中,有专利产品2个,出口产品5个,部优产品5个,省优产品8个,市优产品12个,注册品牌10个。全镇边贸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繁荣,年社会商品交易额达6000万元。务实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发展措施和严谨的工作思路,实现了团山寺镇综合经济实力与日俱增。
荣誉:全镇工业、农业、小城镇建设“三大战略”和社会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协调发展,综合工作考核位居石首市前列。系湖北省“口子镇”建设先进单位、湖北省水产百强乡镇、省第三批体育先进乡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曾获得石首市乡镇企业“创业杯”金杯、铜杯,多次被评为石首市争创“小康杯”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石首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近几年镇党委先后被石首市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被荆州市委评为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乡镇党委“十面红旗”、被省委评为学习邓小平理论先进集体。团山寺镇坚定不移地实施“建一个城镇、兴一批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边界优势,奋力创造发展气候,打造出了煜煜生辉的湘鄂边缘经济圈。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团山寺镇将向着更高、更远、更宏伟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