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镇地图
石塘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信息
相传在南唐建县以前,石塘村北有方塘十口,故谐音石塘。其南为武夷山镇,北接稼轩乡。元时手工造纸业在石塘兴起,及明代发展成临近诸县手工业造纸中心和集散地,亦是县内最大的农村圩集之一。
经济发展
2002年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三环五业""、""三线两片一园区""的发展思路,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出发点,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以增强全镇综合实力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工业强镇、三产富镇""战略,促进石塘经济跨越式发展。2002年实现国民经济GDP5.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5.7亿元)财政收入2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64元。2002年6月18日绵阳石塘工业园正式挂牌成立,同年9月被批准为绵阳市级工业园区。绵阳石塘工业园地处城市一环路与二环路之间,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启动区5.3平方公里,是绵阳城市周边与城市中心直径距离最近的一个工业园区。石塘镇农民种植葡萄已有20多年历史,过去由于单家独户,不成规模,加之产品单一,技术落后,难以形成产业气候。如今,葡萄已经成为石塘农业增收的骨干项目,成为全镇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预计今年仅此一项就可以帮助全镇果农人均增收200元,而这得益于该镇科学种植和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为了将葡萄产业做大做强,将相关的农业项目向葡萄产业倾斜聚集,带动产业升级。该镇利用国家灾毁耕地复垦项目资金,对葡萄种植土地进行了整理,将秸秆、牛粪、酒糟混拌填入进行土壤改良,园区内土壤达到有机葡萄种植标准;建U形槽沟渠、建沉沙凼18口,精修扩容塘堰,解决了灌溉水源问题,利用血防水改旱项目,扩大葡萄种植面积;镇上还专门开辟300亩葡萄精品示范园区,充分发挥龙头的引领作用。示范园区细分为有机葡萄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新品种引进培育新技术推广实验区、葡萄文化观光区三个园区,以葡萄时尚文化为主题,集葡萄展示、栽培示范、采摘体验、餐饮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凡新品种、新技术必须先在这里试验,确认可行后再全面推广,既提高了生产力,又增强了果农的种植信心。两年时间,示范园区就先后成功培育无核王子、希姆劳特、雨水红、蜜汁等10多个优质高产品种,辐射周边上百户果农,栽培面积达3000多亩;为提高产品质量,该镇不断提高葡萄产业的标准化种植、组织化经营程度,各合作社在果园管理上实现“六统一”,即统一实施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统一修剪,统一用袋种类和套袋时期,统一施肥种类和时间,统一浇水次数和时间,统一安排采摘时间,确保生产的果品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创优品牌。如今,石塘葡萄已经占据绵阳葡萄市场的40%左右,为全镇带来3800余万元的产值。
乡镇概况
石塘镇是2005年7月份由原石塘、灵竹两镇合并而成,是以农业为主的乡镇。镇内交通便利,有横宾二级公路、湘桂铁路、黎钦铁路通过,南梧高速公路通过并预留有一个出口,距南宁115公里,距钦州135公里,距北海295公里,距广州580公里。卢村火车站正座落在镇内的卢村。辖区内有茶园、三岔、水燕等三座小一型水库,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条件。农产品主要有水稻、甘蔗、桑蚕、甜玉米、西瓜、水果、林木等,2006/2007榨季进厂原料蔗达24万吨,是横县进厂原料蔗最多的乡镇;有桑园面积2.1万亩,年产鲜蚕1680万吨;西瓜种植面积4万亩,是横县西瓜的集散市场,是横县最大的西瓜生产基地;甜玉米面积3.39万亩,亩产900公斤以上,特产主要有生姜、柠檬、梅子、竹笋等。全镇乡镇企业发展快,有4家红砖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了4个较大的投资项目,分别是广西凤翔公司桂香鸡养殖、桂冠石塘公司技改项目、绿长实木地板厂,招财综合超市,引进资金2550万元。镇内旅游资源丰富,沙江旅游区是闻名县内外的旅游景区,每年庙会都有15万人次的游客来观光旅游,是进入"南宁十大风景区"之一的九龙瀑布森林公园的必经之地。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共有石塘、灵竹、芦村三个街圩,全镇工商个体户共2085户,夜市热闹非凡,是除横州镇外夜市最繁荣的乡镇,新开发横岗垌小区,新增商铺250间。劳务输出也是该镇农民收入项目之一,全镇共有1.4万多人外出广东、南宁等地务工。
经济发展
2007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0.88亿元.财政收入35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700元,镇区人均收入8121元。近年来,石塘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当先锋,分别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全国文民村镇、安徽省首届文民乡镇、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省劳务输出先进单位、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计划生育先进镇、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县效能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纸商富显其宅
石塘街上的纸行占地很广,有时几十米长的老街两侧都是它们的院墙,均为砖石结构。旧时建房大门朝向很有讲究,一般不能正面向西或北的,大纸行的大门不仅注重朝向,而且还讲究门面装饰,用青石雕刻“门匾”,并用厚重的铁皮包裹着两扇大门,布以华钉,气派非凡。古人很忌讳家事外扬,厅对大路,故而在大厅用屏风挡住,或者进了大门是堵影墙,要转个弯再入大厅。厅的面积大者100多平方米,小者50多平方米,为处理家政和礼待宾客的正经场所。大厅两侧的房间谓之正间,为办公用房。房间旁边又各有走廊通向后厢房。他们其实是配有小天井的小居小院,门对着天井,光线很好,无疑是家人饮食起居之处。王德耀是石塘建国以前的首富。王府建于三百多年以前,占地40多亩,共有5套院落,各自独立又连为一体,穿廊过弄既格局整齐,又迂回曲折。这五套院落的天井下均置有假山花圃,养花养鸟,风雅之至。每套院落的屋脊上又都压有一块施雕刻的方形青石,用以辟邪。尤其突出的是,这一石建筑群的顶上竟竖有避雷针,可见当初王家的显赫。富户院落的华丽是当年纸商们的产业丰厚,生意兴旺的标志。据说有名的“复生源”,“罗盛春”,“鸿昌”,“天和”,“查声泉”等店的资本均在30万银圆之上。纸行的宅院高大醒目,青砖素瓦,封火高墙,高大整齐。今日的院落依然有着它们洗不去的铅华,只是没有了街上的人声鼎沸。
下辖村镇
辖6个居:南街北街西街中街东街前街,60个行政村:高升环海海洋高岩长征沙港长海庆丰桂岙三蒜前进中山捕屿海滨里西新东前红红星车关三岙四岙五岙金星盐南盐北后沙新村中心兴建里箬东兴东山东湖东海胜海小箬花岙红卫红旗永红新峰新红新滨新进西沙东滨后山山头杨柳红岩隔海沙头水仙岙小黄泥大黄泥新远景流水坑粗沙头小沙头东角头
乡镇概况
石塘镇位于全州县城南面,距县城24公里,离桂林市仅100公里,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衔接322国道的百灌二级公路于镇政府门前横穿而过。石塘镇是全州南部的交通枢纽,广西通往湘、琼诸省之咽喉。同时又是湘南、广西两省区的全州、兴安、灌阳、东安、道县等5县以及县内的石塘、两河、安和、凤凰、蕉江等乡镇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全镇总面积13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36亩。其中水田26469亩,旱地10007亩。现辖18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4.33万人。石塘镇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地势平坦,为红黄壤土,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全镇以种水稻为主,兼种红薯、玉米、大小麦等杂粮,经济作物有生姜、芋头、花生、辣椒、油菜、百合、苕头等,水果生产以柑桔、桃、李、葡萄为主。其中生姜、豆豉、淮山、槟榔芋被称为石塘“四宝”,在区内外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