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电子地图 > 信阳市地图 > 商城县地图 >
双椿铺镇地图
双椿铺镇相关地区地图:

新农村建设

现在的双椿铺镇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镇交通便利,商贸发达。集镇面积达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以上。初步形成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设施较为配套、功能较为完善的经济、文化、科技、商业中心城镇,辐射带动作用日益突出。城镇区域已得到全面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形成了“八纵八横”的格局,“一心四轴四区”的特征。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省建设厅授予“中州名镇”称号,省建设厅定位是:“商贸中心镇,工业主导镇”,被市政府授予“文明集镇”和“卫生小城镇”称号。双椿铺镇民营工业经济园区初具规模。建于2004年双椿铺镇民营工业经济园区起点高、建筑美、配套全、服务优、品位高,是投资“洼地”。近年来,双椿铺镇坚持“工业经济私营化、民营经济主导化、招商项目园区化、城镇建设市场化”的发展模式。通过边建设、边招商、边发展,以园引企、以企兴园,园区面积己达2平方公里,约占镇区总面积的二分之一。初步形成了具有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带动了水利机械、矿石开发、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等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截止2007年,园区内已进驻民营企业2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园区企业总产值实现4亿元,利税实现3千万元,带动全镇GDP达到4.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0万元,综合经济实力跃居信阳市第七位,商城县第一位。

历史沿革

双椿铺镇明代属本邑三丰里,相传集南头西侧路旁生一同根两干椿树,干粗合围,明末崇贞年间,有一潘姓在此搭棚开设饭店、茶馆,故称“潘店”,也称“双椿树”,因沿商潢古道来往商茂多,乡民因之聚此处开店营业,逐渐成绩,清代到民国初年,演变为“双椿铺”至今。
1951年:属五区(双椿铺)。
1958年:属铁路公社。
1962年:建双椿铺公社。
1983年:由“双椿铺人民公社”改称“双椿铺乡”。
199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乡建镇。
2005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三里坪乡并入双椿铺镇组成新的双椿铺镇。今日双椿铺镇,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18.3公里。总人口达5.7万余人,均为汉族,辖30个行政村(街),郭寨、官庄、龙堂、邵楼、万楼、梅山、蔡店、金寨、王店、宋岗、古城、闵楼、大岗、陈寨、张畈、黄土岗16个行政村和双椿铺街居委会。391个村民组。总面积14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3万亩,山林面积7.66万亩,水利用地0.5万亩。该镇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资源优势

双椿铺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丰富的紫砂陶土、泥釉土、磷、石灰石、河沙等资源。其中紫砂陶土储量居河南之首,面积达7万平方米,蕴藏量达2.8亿立方米,30%可以露天开采,目前已建成高级墙砖、琉璃瓦、工艺陶等生产线;境内石灰石资源储量丰富,面积达7万平方公里,蕴藏量3.5亿吨,是新老水泥厂和几家石灰石厂的原料产地,采矿废石又供应境内40余家碎石厂的生产;丰富的磷矿令多家客商意欲投资开发;境内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旅游资源蕴藏丰富,三教古洞、鞍山信雨、车毂晓钟等被列为“商城八景”之中,三教古洞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红色故土中共赤城县十二区苏维埃旧址,宋岗战斗和榨子洼战斗纪念地以及东汉古城遗址等。双椿铺镇农林资源丰产富饶。全镇拥有4.3万亩耕地,渠网密布,是全县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同时拥有11.5万亩的山林面积,成林板栗达3万亩,人工速生杨1.5万亩,茶山2000余亩,大中型水库11座,万方大塘200余口,水面面积8000余亩,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全镇拥有金牧园、金河、恒达等十余家大型养殖企业,年出栏生猪5万余头。连年荣获县”兴农杯”和“兴林杯”。

社会事业发展

双椿铺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认真开展了春季、秋季两次计划生育集中活动,规范了乡所村室建设,开展了“百村千户”工程、幸福家庭行动,落实了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和优惠政策,加强了流动人口管理,全面完成全年人口计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面完成2008年度资金筹集任务,全镇农民参合率达到了95%以上,49630余农民有了医疗保障。教育体育事业继续蓬勃发展,投资80万元的双椿铺中学综合楼即将建成,教育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乡村文化不断繁荣,付大坤、刘世巨、陈天明等组建了“锦绣剧团”,他们表演的花蓝戏、花鼓灯、花伞舞、民间小调等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多次入选县农民文艺汇演,其中付大坤被省文化厅授予“民间艺术传人”,并走进了中央电视台。镇文化中心将所有的民间艺人都建立了档案,为该镇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以创建“平安乡镇”为目标,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荣获了“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加强民主法制工作,积极落实“五五”普法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牢固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年度内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坚持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制度,全力做好信访、民调工作,稳妥处理“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全镇的社会政治稳定,荣获“信访工作先进乡镇”。全年武装、妇女、儿童、邮政、电信、定点屠宰、农经、统计等工作都有新进步,全镇继续保持了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基础设施建设

双椿铺镇完成了11个村长18公里的“村村通”建设工程,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加快三教洞整村推进步伐,投资200余万元硬化到组、到户公路,新建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完成了黄楼至宴岗和塔湾至石头牛两条路建设,完成了金寨村长1.5公里水泥路建设。以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整修大岗提灌站,硬化渠道400米;标准化整修吴冲渠道2000米;黄楼、吴冲、双铺、陈寨、古城、黄土岗等村新修万方大塘8口,全镇整修万方大塘70余口。2007年,我镇为县“信阳精神杯”检查提供了现场,由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成绩突出,该镇再获“兴农杯”,是全县唯一同时获得“兴农杯”和“兴林杯”的乡镇。徐忠礼、冯宜荣、余培成等共同投资700余万元改造望马河,已打石摆3500米,新开垦农田300亩。完成10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和评审任务,顾畈、郭窑、蔡店、金寨等新农村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序。以“三清五改”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工程,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圆满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

名胜古迹

三教古洞,鞍山信雨,车毂晓钟,中共赤城县十二区苏维埃旧址,宋岗战斗和榨子洼战斗纪念地,东汉古城遗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