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镇地图
双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人文
双桥集镇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老一代革命家汪冰石、陈付东、崔剑晓等在双桥地区从事革命活动,是当时宿怀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
交通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衡枣高速公路祁东县城连接线穿境而过。国道322线擦肩而行。即将开工建设的湘桂铁路复线横贯全镇,新建的祁东铁路客运站位于辖区内的林星村。境内公路纵横交错,且基本硬化。半小时车程可上衡枣高速路。十余分钟可抵县城上国道。客货运输方便。
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劳动力充足。全镇耕地面积30360亩,水库、山塘众多,雨量充足,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旱涝保收。林地50220亩,森林覆盖率高达46%。全镇盛产优质稻、鲜鱼、生猪、烟叶、柑桔、花生、大豆、茶油和反季蔬菜等农副产品。其中腌制大头菜(又名盐菜)畅销广东广西各省。水稻种植面积27000余亩,年产优质稻48万余担。是国家商品粮基地、衡阳市烟叶生产基地。全镇90%以上为农业人口,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大镇。
经济发展
双桥镇地处定海城西,距城区7千米,东邻盐仓,北靠小沙,西接岑港,与金塘、北仑隔海相望,全镇陆域面积50.21平方千米。至2007年底,辖6个农村社区,总人口18855人,镇政府驻地马鞍山。境内有水库10座,山塘6处,正常库容量556万立方米;溪流39条,总长25000米,其中主河道3条13500米,全镇总蓄水能力近700万立方米。07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8.4亿元,比上年增长43%;企业总产值6.77亿元,比上年增长50%;农业总产值7170万元,比上年增长3.9%;农民人均收入7080元,比上年增长20%;财政税收23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双桥镇是全区最大的蔬菜供应地之一,拥有一、二线蔬菜基地2840亩,年供应蔬菜8520吨以上;近年来以舟山兴展养殖公司特种动物养殖场为龙头的特色农业养殖业渐具规模,青铜火鸡、獭兔、孔雀、梅花鹿、舟山纯种黄牛等产品市场前景看好;
获得成就
全镇85%以上单位和行政村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杨李、下渌两村获创建全国文明村先进单位;伊岭村、镇政府获区级文明单位(村),九个县级文明村(单位),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区党委提出的“南宁市要在全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托首府,面向市场,以发展城郊型经济为主线,按照巩固提高种植业发展壮大养殖业的总体要求,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招商引资力度,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2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11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6元,农业总产值28403万元,财政收入680万元。
经济发展
双桥镇位于万载县境中部偏南,距县城20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248个村民小组。2005年总户数9041户,总人口3219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28人。总面积132.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02公顷,其中水田1724公顷。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500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317万元,农业总产值11690万元;财政总收入874.43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130元。全镇企业从1998年的4家猛增至现在的118家,产业由过去单一的花炮结构,发展成花炮、建材、造纸、政收入550万元,比前5年净增了300万元,甩掉了财政长期赤字的帽子。先后投资150万元,新建中小学校舍5000平方米,基本上实现了“六配套”,投资48万元建起了全县乡镇一流的卫生院门诊大楼。又通过土地置换投资近200万元,对集镇的路灯、下水道、人行道、路面硬化、绿化、城标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还通过招商引资,投资300万元新建自来水厂,投资1000万元,新建全县乡镇最大的商贸市场,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干了过去几十年想干又没干成的事。全镇年人均来自企业的现金收达300元。居民镇储蓄明显增加,全镇2002年年末存款达到5000万元,比1997年翻了三番。镇财政还挤出资金投资20多万元,使南蛇洞片200多户人家,由过去到几公里路外去挑水喝,如今全部用上了自来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双桥已实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五无”,双桥整个社会显现出一派欣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简介
双桥镇位于南宁市北部,面积207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1个社区委,总人口5.3万人。区位优势明显,距县城和首府南宁市分别为6公里、20公里。交通网络发达,210国道、南武一、二级公路贯穿全镇南北,过境长十多公里的水任——南宁高等级公路穿境而过。黔桂与云桂国道交汇于此,成为南宁至贵州、云南、百色、河池等地的重要通道。通讯网络完善,村村通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镇区;电力网络密集,有35千伏变电站两座,可保证生产生活用电;供水充裕、供水管道为400mm。经济资源丰富,为广西著名的水果之乡,水果种植面积达5.7万亩,产量达31251吨,居武鸣县首位。龙眼、芒果、香蕉等水果不仅产量大,而且品质好。双桥龙眼每年有60%远销上海、广州、海南、香港等地。目前,已建立了以下渌、平陆、平福、杨李等村的5000亩“猪——沼(气)——果”立体生态果园,集约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同时,还建立了广西十大农业园之一的伊岭现代农业观光园,万亩花卉苗木基地等。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锰、铅、锌矿、重晶石和石灰石,锰矿总储量达5000万吨,目前开采量10万吨,石灰石总储量达亿万吨,开采方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闻名区内外的“伊岭岩”,当年郭沫若畅游伊岭岩时曾留下“群峰拔地起,仿佛桂林城”的诗句。现已建成集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九洞山、淀罗湖、伊岭现代观光农业园、绿都花卉基地,秀丽风光与伊岭岩相得益彰,成为姐妹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