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省电子地图 > 三明市地图 > 宁化县地图 >
水茜乡地图
水茜乡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条件

1、水茜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5℃,极端高温38.5℃,最低温-9.6℃,无霜期255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808mm左右。2、境内山峦起伏,整个地势是低山、丘陵、河谷、盆地交错,海拔平均445米,从北面桃丰山(海拔1054米)延伸到西面福建嶂(海拔1020米)形成西北屏障,西北高、中部低,山峦四面包裹形成水茜盆地(海拔370米)。3、主要河流有张坊溪、上谢溪、儒地溪,山涧、小河蜿蜒全境,水资源较充足,是闽江发源地之一。4、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5.5%,共有山地面积26.8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9.6万亩,竹林面积10000亩)。5、山地土壤有红壤、黄红壤、暗红壤,耕地以山垅田、山排田为主。

历史文化景观

1、宋代史学家、兵部侍郎郑文宝出生地在庙前畲族村郑家坊。2、建于明代被称为“闽北长廊”的水茜藩维桥已有500余年历史。3、第二次土地革命期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腾代远等革命先辈率领红军转战境内,在沿溪村寒坑庙曾设过苏维埃政府,邱山村曾办过红军医院,石寮村曾办过红军兵工厂和后勤留守处。4、传统的木偶戏、舞龙灯等民间艺术远近闻名。全县唯水茜有木偶戏班,仅沿口村就有11个。水茜的舞龙灯包括稻草龙、布龙、鼓灯、“舞鬼子”等节目表演,“舞鬼子”曾在全县民间艺术汇演中获奖。沿口村传统的铸造(铸犁斗、庙钟)手工艺代代相传,铸造的庙钟销往整个闽西北地区。5、岩溶地貌形成的安寨村岩石寨风光和石寮村堪称“世界之最”的杉木王群(亩蓄积量101.85立方米世界最大)为两大优美景观。水茜文化历史悠久,是宋代史学家、兵部侍郎郑文宝出生地。建于明代被称为"闽北走廊"的水茜藩维桥已有500余年历史。第二次土地革命期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等革命先辈率领红军在此从事过革命实践活动,曾设过苏维埃政府,办过红军医院、红军兵工厂和后勤留守处。传统的木偶戏、舞龙灯等民间艺术远近闻名,铸造手工艺代代相传。境内山峦起伏,北面桃丰山与西面的福建嶂两座高山相连,形成水茜的西北屏障,假岩溶地貌形成的安寨村岩石寨风光和石寮村堪称"世界之最"的杉木王群为两大优美景观。

沿革

1958年建水茜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面积241平方千米,人口2.7万,辖水茜、张坊、棠地、下洋、下付、上谢、安寨、焦坑、儒地、沿溪、沿口、庙前、杨城、邱山、石寮15个村委会和小茜居委会。

社会经济条件

1、水茜是农业大乡,主产粮食和烤烟,年产粮食2.2万吨,烟叶2万多担,毛竹20万根。2、全乡盛产红菇、梨菇、香菇、豆腐皮、银杏、笋干、野生猕猴桃等土特产品。3、银杏(食药两用)种植已初具规模,现存古银杏37株,近年新发展种植银杏1千余亩,计12万株。在儒地村建有年产近3万株银杏种苗繁育基地。4、全乡共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水茜中心小学1所,完小1所,村级初级小学2所,教学点3所),幼儿园15所,1个乡文化中心,1个中心卫生院、1个卫生分院、14个村级卫生所,文教卫生事业不断发展。5、各村均已完成农村电网改造,通村公路实现100%硬化,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信号实现行政村100%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了与县有线电视联网对接。6、拥有小(一)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6座。7、现有水茜(农历逢1、6)、庙前(农历逢3、8)两个墟场,是三县八乡结合部农产品贸易中心,商品交易十分活跃。8、工业规模较小,以加工粮食、竹木为主。2008年全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364万元,地方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38.3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3859元,保持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势头。
经济发展: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等优特条件,紧紧围绕"调结构、壮龙头、增后劲、促发展、兴集镇、建新村、构和谐"的目标,在抓好生态家园经济的同时,致力于做优环境,发展项目,突出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大山农业、宏鑫木业、山农牧业、增畲电站等16家私营企业,通过"公司+协会+农户"形式,发展的无公害蔬菜、食用菌、毛竹、银杏等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现已拥有黄瓜等6个蔬菜品种无公害标志使用权。当前,水茜人民正以高昂的斗志,拼搏的精神,奋起直追,着力把"闽江之源、生态之乡"建设得更加亮丽富饶。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3046男11568女11478家庭户户数5930家庭户总人口(总)22971家庭户男11533家庭户女114380-14岁(总)64750-14岁男32450-14岁女323015-64岁(总)1460615-64岁男739515-64岁女721165岁及以上(总)196565岁及以上男92865岁及以上女103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