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宜宾市地图 > 兴文县地图 >
太平镇地图
太平镇相关地区地图:

资源优势

双流县太平镇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加快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被专家誉为最佳生态旅游胜地,十分具有开发价值。
农副产品资源充足:双流县太平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产肉百强县、造林绿化百强县、农村电气化初级县、对外开放试点县。农业上,已形成优质晚熟大五星枇杷、樱桃等绿色农产品主导产业。优质粮食、水果、水产品资源丰富。特别是双流枇杷更是一绝。
旅游资源:双流县太平镇坐拥在成都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旁边有龙泉旅游地、简阳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十分具有开发潜力。该镇还是万源市旅游中心,位于驮山公园的“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蜀道无险,更能让人体味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牡丹之乡

太平牡丹已纳入重庆市100万亩花卉苗木和100万亩优质中药材农业产业化工程。境内有国家AA级旅游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之称的“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和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的明月山风景区。
观光农业:牡丹旅游区幅员面积30平方公里,种植牡丹面积2.5万亩,居全国之首。该景区在华夏牡丹花海生态园基础上,打造了三大重点旅游项目:太平湖牡丹精品园、百灵山牡丹艺术园、恺之峰牡丹文化园。另有楠竹山景区、金山原始丛林区等自然景点、人文景观30余个,成为垫江县最佳避暑地和旅游胜地。围绕旅游景点,巩固和扩大牡丹种植面积,注重牡丹精品园的培育,培植芍药以延长花期,共栽植牡丹100多万株,芍药6万株。每年3月,牡丹和芍药相继开放,花期可持续一月之久,成为牡丹生态旅游区的两大亮点。
经济效益:开发以牡丹为主的旅游产品,生产出了“丹皮王”、牡丹药物牙膏和牡丹洁身宝,深受广大游客喜欢。自2000年,太平镇举全镇之力进行牡丹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培育等工作,成为六届垫江牡丹节的主办或承办单位,为牡丹节的成功举办提供了良好的软硬环境。牡丹节启动了农业观光旅游,不仅提高了垫江县和太平镇的知名度、美誉度,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风景旅游

狮山风景区:太平狮山风景区,是按国家级4A级风景区建设。位于太平镇城区东南5公里,距县城50公里。属丹霞地貌,面积为65平方公里,有不同形状的山峰数十个,最高峰为岑山寨,海拔519米,其余多为300~400米。
狮山峰峦景观:北面的峰峦由东南向西北呈“一”字形,与桂林梧州公路平行,沿公路可清晰看到狮子顶,双石峰观音坐莲,三叉石岑山寨等山峰。太平石山主要以岩、峰峦形成不同特色的洞窟、峰模、飞禽、走兽、人物各种自然景观,千姿百态,加上山溪流水,飞瀑高悬,野果花山,终年不断,阴雨睛雾,四时变化,加上各景点美妙神话传说,更添石山的风采和魅力。有观音座莲、七星岩、双峰并蒂、绝壁岩榕、小长岩、百步阶、一线天门,朝天印,指天石,飞鹰石,石蛤跳鼓,八仙过海,小石门,灵芝石,琴山夕照,滴水岩,狮口含珠、长岩揽胜、双石烛、狮山石城、佛修峰、灵猴望月、望月岩、乳窟龙珠、碧泉岩、盘托仙桃、三丫石、异洞传音、文笔峰、净瓶远眺、岑谷仙溪、岑山顶、花山三叠、独石擎天、翠竹奇石、天马寨、石屋、大水冲、九龙洞、两托岩、七星联壁、狮子山、石挞岩等。太平狮山为自治区区级首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狮山形成:狮山大约形成于7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国丹霞地貌学会原会长,中山大学地理系黄进教授鉴定),山峰岩石裸露,岩性为紫红色块状砾岩,沙质砾岩枣红色中,厚状泥质粉沙岩。砾岩坚硬微溶,粉沙岩软,易于风化。狮山地貌为广西不常见的典型丹霞地貌,山体大多拔地而起,并多有平台,东北面多为峭壁悬崖,西南面山势平缓。2004年10月15日中国丹霞地貌旅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客座教授、广西旅游规划顾问杨颖瑜等三位旅游专家考察太平狮山,杨教授认为太平狮山丹霞地貌在广西次于资源八角寨,但其中小景观之多,形象之逼真,属广西第一,全国罕见,岩石丹红的色彩为全国之最,堪称桂东第一山。
狮山植物资源:狮山的植物资源丰富,漫山遍野生长着亚热带常绿的针叶林和阔叶林,此外还有无数的乔木、灌木和藤本、草本植物群落和地衣、苔藓等。每到春夏之交,山花烂漫,甚为壮观。山上还有许多珍稀植物,可供作观赏和科研。
狮山动物资源:狮山的动物资源也不少。五十年代前曾有猿猴和虎豹,现还经常有野猪、蟒蛇、黄鲸山兔和各种鸟类出没。狮山的景观和传说在北宋《谭津文集》、光绪《广西通志》、同治《藤县志》、嘉庆《广西通志》均有记载。

人口面积

全镇幅员面积86.8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225个村民小组。全镇共574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91人,占总人口的2.42%。人口出生率为8.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6‰。主要为汉族。

交通情况

平(武)江(油)公路(九寨沟旅游环线)、绵(阳)江(油)公路、中(坝)通(口)公路、金轮干道、银河干道、太白西路、西河公路纵横全境,交通十分方便,将市、镇融为一体。全镇境内村级公路实现6米宽碎石路面,部分村建成了油渣、水泥路面,各型车辆畅通无阻。长、短途公共汽车始发站距镇所在地仅2公里;距江油火车站3公里左右。处于江油市的金三角地段。

地道美食

本地鸡鸭鹅鱼肉质鲜美,大饽糍香气逼人,酸水豆腐使人垂涎欲滴,石膏豆腐纯洁无瑕,煎豆腐皮香脆可口,地道番薯干香甜有弹力,特色麦羹则为解暑一大盛品,各种美食数不胜数。

社会事业

该镇政府,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新增就业,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严格劳动执法协调劳务纠纷;环保工作落到实处,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坚决实行用地保护和审批制度,做好各类重点工程征地协调工作;适应新形势下计生工作要求,做好各类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