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镇地图
棠棣镇相关地区地图:
物产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西瓜、花生、芝麻、豆类等;蔬菜有白花菜、胡萝卜、白萝卜、白菜、菠菜、苋菜、韭菜、芹菜、莴苣、花菜、茄子、西红柿、空心菜、黄瓜、瓠子、冬瓜、南瓜、扁豆、豇豆、莲藕等,尤以白花菜、白萝卜闻名;经济作物有金银花、茶叶、金佛手、食用仙人掌等;水产品有鲤、鲫、鳊、鲢、鳙、草鱼、甲鱼、乌鱼等;畜禽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鹌鹑、大雁鹅等;林木有81科150属227种,主要有杨、柳、榆、槐、椿、松、竹、杉、柏、银杏、桃李、枣、柑橘、板栗、梨等。矿产:河沙、玄武岩、地下水,水域:境内有百花、联合、双塘、迎水寺、翻身、棠棣、毛家官塘等7座小(一)、(二)型水库和东西石河,水面7000亩。东有解放山西干渠、金泉一二级泵站,西有郑河东干渠。
政府政策
棠棣镇旅游胜地,棠棣镇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在全镇实行农村党员责任目标卡制度,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从四个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做宣传新农村建设的表率。农村党员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宣传栏、村务公开牌、等宣传阵地,积极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使新农村建设工作深入民心,激发了群众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二是做履行党员岗位职责的表率。结合自身在设岗定责中的岗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发展经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了新农村建设。三是做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农村党员带头实践了“八荣八耻”,带头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履行好党章赋予的职责。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远离封建迷信及黄赌毒,带头整治村容村貌,教育好身边的亲朋好友实践荣辱观。在崇尚文明新风,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村规民约,自觉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中起到带头作用,有效地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四是做带领群众发展致富的表率。李启明、吴克涛等一批农村党员认真学习科学技术,掌握实用致富技术,勇于带头致富,做群众致富的领路人。对于贫困群众,采取结对扶贫、资金补助、传授技术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村党员“双带能力”,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气候
:属于北亚带季风区,兼南北气候特点,常年平均气温15.9℃,无霜期246天,年降雨量1030-1120毫米,降雨时间90-120天。地形及土壤:沿府河一带为冲击平原,属油沙土;其它为典型的浅丘陵地形,以紫色土、黄棕壤为主。
交通
:孝襄高速公路从南至北穿境而过,境内有安京、周天、烟应连通线等三条省级主干道,在百花花子店交汇后与316国道相连;三条省级干道加上金泉至李园、松林至轭头、棠棣至河德、河德至松林至长岗至蒋梅至棠棣等四条通村公路基本构成三纵四横的交通网络。通讯:该镇有3000门程控电话容量,安陆市区话网覆盖城郊的十个村;有移动、联通等基站3座,区域内移动通讯无盲区。电力:境内有百花、金泉两个11万变电站,加上巡店变电站覆盖该镇南部的8个村,2002年已全部完成村级农网改造,能满足全镇工农业用电需求。
历史
棠棣镇的历史较早,唐元和年间,就有“唐棣树店”的记载。相传棠棣镇过去没有集镇,只是一座小山岗上长着一棵很大的棠棣树,附近有两户人家,一家姓张,一家姓胡,两家都待人和气,精于生意,这两户人家又是儿女亲家。两家的家长看到来去的行人都爱在棠棣树下歇脚,就商量两家一起到棠棣树边搭棚摆摊。由于两家的生意都不错,加上互相照应,南来北往的人们都喜欢在这里休憩,这里就慢慢形成了集镇。到正式开集的时候,张、胡两家都不愿意以自己的姓作集镇的名字,有人提议用棠棣树作名,大家都赞成,于是,这个名字就传下来了。
优势
棠棣镇紧邻安陆市城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安袁、周天、花盛三条省级公路纵横交错,城区二、三路公交车在东部十余村开通,交通十分便利。孝襄公路和烟应公路联通将横穿全境。棠棣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银杏、猪禽鱼养殖、蔬菜、冬枣等农业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规模。银杏系列保健品享誉省内外,银杏叶出口欧美。新兴达、长生树保健品有限公司、圆星公司、玉光液化气站等支柱乡镇企业蒸蒸日上,带动全镇40余家民营企业蓬勃发展。
集镇
:由于棠棣地处安陆市郊,境内交通四通八达,集镇呈卫星式分布,共有11个:蒿桥山、金泉寺、花子店、河德桥、甘露庵、轭头店、棠棣树、松林棚子、共大、胡棚、务丰岗等;集镇功能初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