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桥镇地图
土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2005年该镇改善了办学条件,抓好了学校布局调整,狠抓了教学教研,教育教学成绩名列汝城县前茅;抓好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丰富了乡土文化。
历史发展
土桥镇历史悠久,建镇已经有六百多年,古镇起源于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章在九江一带打败最后敌人时,就友许多残兵游勇流窜土桥,其下辈隐身土桥一带落户,朱元章在争夺天下的战争年代其著名一代皇后马娘娘曾在土桥短驻,在土桥镇的梳妆台每日清晨洗漱,也就是今天土桥镇梳妆台的地名的来历。明朝清官海瑞曾经在土桥视政,现陡们行政村就视迎接朝廷命官的地方。在明朝时代土桥镇就早已设置水利管理机构巡检司,是无为县最早建镇之一,随着历史的不段延伸集镇建设日趋完善。北面进街口俗称六甲街有永雄踞(街道原永固选区的名字来源于此)街中心有更楼高耸,靠江边尽处还有石料牌楼..气势壮观,上面刻有“江上青峰”四个大字日夜俯视这奔腾不息向东的江流,牌楼下面视气势辉煌的老城隍庙的所在地,现在枯水期江边一大片断砖残瓦可见当时建筑规模之大,集镇向南对门有一门坎洲,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又是一个通向内地四通八达河道网络入河口,其街边附件建桥而过,商业繁华,故称土桥河,西南街头有一石桥,建有闸门午夜禁止行人出让,是市镇安全防卫系统之一。在西南初街不远有座石拱桥横跨长江中的三叉河,是出入西南交通咽喉之道,名曰:永安桥,建于洪宪元年,其最早来土桥镇开荒落户的“江、洪、程”四大姓氏,其祖先建有祠堂,其建筑雕梁画褋,飞檐走壁,十分典雅。程家祠堂附件有座地藏庙宇,是四大佛教之一九华山分脉.后来九华法师将江边的城隍庙迁移此一起,人们称为新城隍庙。可惜上述这些宏伟建筑均已经成为人们说不完的往事,因土桥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古建筑多多数已毁于战争的炮火,不然这些风光别致的历史人物保存至今那将视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党政建设
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的工作部署,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贯彻为主线,坚持标本兼冶、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用发展的思路和政策的办法,紧扣县委工作主题,大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文化艺术
2009年该镇被文化部首批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香火龙之乡)的称号,成为郴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是根据2007年文化部新制定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办法每两年进行一次,这是文化部首次以部门规章形式确立“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命名和管理工作。汝城县香火龙在该县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独特的工艺和礼仪,为全国独有,系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每逢佳节,该县人民群众便自发的组织扎制舞香火龙,其中该县土桥镇又以其宏大的规模,广泛的范围,美观的造型,成为汝城县香火龙工艺之翘楚,更好地发挥了民间文化艺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经县、市、省、国家各级文化部门的认真审定,最终由文化部授予该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
乡镇建设
2005年镇财政收入实现1280万元,收支有节余。辖区内通讯网络健全,有程控电话6000余门,建有数字微波站、无限寻呼和移动电话站共5处。电力资源充足,有小型水电站1个。交通发达,辖区内共有县级公路7.5公里,镇级公路11公里,村级公里30.5公里,社级公路34公里,县、镇、村、社四级公路,纵横交错、条条相通,连接起全镇的各村各社,快捷便利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水资源丰富,淮远河横贯全镇。土桥镇是全县十四个重点工业乡镇之一。提出工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即依托两园(重庆铜梁金龙工业园区和镇特色工业园)、发展两业(锶盐化工和轻纺服装业)、培植两企(超亿破仟和超仟破佰企业)、实现两番(到201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比2003年翻两番,达到8.5亿)。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3506万元;增加值16528万元。镇内重点企业有重庆市中昊集龙有限公司,玉峡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金坪坝纺织有限公司,怡天羽绒有限公司,重庆跃力畜牧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企业。农业围绕县重点工程,提出了333发展战略,即奶牛养殖达到3000头,种植撑绿竹3000亩,水禽饲养量达到300万只。突出重点,以规模化养殖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2005年禽类饲养总量达到100万羽,其中:出栏80万羽,存栏20万羽。发展各类养殖专业大户214户。奶牛小区被国家奶协评为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园区占地面积6000亩,其中牧草5000亩,规划用5年时间,新建单个规模为50头的饲养场60幢,奶牛存栏数达3000头,远期规划达到5000头,小区现存栏奶牛500余头,日产鲜奶2.9吨。到目前为止,共有50头规模的养殖场11幢。
经济发展
镇委、政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镇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2002年全镇辖区内生产总值实现19063万元,比2001年基数16833万元增长14%;工业增加值实现6510万元,比2001年基数5335万元增长24.5%;农业增加值实现4529万元,比2001年基数3677万元增长23.18%;三级财政收入实现1540万元,比2001年基数1091万元增长41.2%;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实现551万元,比2001年基数增长35.7%;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2.84%,比2001年的2.39%增长18.8%;实际利用县外资金实现2803.8万元,占任务的460.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2元,达到2932元;三产业比重为24:46:30;新发展企业6家;专业大户发展到84户。土桥镇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锶盐化工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活跃农业园区经济,大力开发特色项目,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推动全镇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