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电子地图 > 吉安市地图 > 吉安县地图 >
万福镇地图
万福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概况

中江县万福镇,属原万福区区公所所在地,是万福片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经济辐射能力达12万余人与历史文化名镇郪江镇相毗邻,据当地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该镇下辖3个办事处,16个村,1个居委会,215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8000余人,其中城镇人口2000余人,

城镇建设

为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2005年万福镇委托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怀远县建设局完成了《怀远县万福镇总体规划(2006-2020)》。2006年以来,万福镇依托万福、刘圩、回汉、找母桥、砖桥、汪巷6个集市,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万福集政府路、镇东路、建设路、健康路、砖桥路延长至2100米,铺设水泥路2100米,建下水道4200米,安装路灯112盏,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全民创业热情日益高涨。万福镇基本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市场农业的转变,土地耕种以机械化为主,粮食、经济作物种植和良种牲畜繁育、养殖等具有一定规模。粮食种植以小麦、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棉花、油菜为主,蔬菜、瓜果有白菜、萝卜、辣椒、大蒜、西红柿、西瓜、桃子、柿子等,养殖业以猪、牛、羊、鸡、鸭、鹅和草、鲢、鲫等鱼类为主。2007年,万福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万亩,总产量7.2万吨,总产值11400万元。其中水稻种植6万亩,产量3.4万吨,产值5440万元;小麦种植7万亩,产量3.8万吨,产值5700万元;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万亩,产量4900吨,产值2450万元;鱼类总产量302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290元。万福镇有优良的治水传统,按照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创造出“万福小区”模式,闻名省内外,是全县、乃至全市农田水利工作的一面旗帜。万福镇沿芡河建马园、瓦房、杨桥、九张、张刘、找母、邹庄、余庄、夏庄九个小型灌溉站,沿茨淮新河建李庄、小集、砖桥、陈安、计圩、回汉、洼王、汪巷八个灌溉站,干渠18条40千米,装机总动力2115千瓦,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

基础设施

万福镇在上级领导下,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强力推进“三个转变”积极实施“三大转化”,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独具特色,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该镇党委政府积极规划“共同建设新万福”的蓝图,万福镇是万福片区的交通枢纽、经贸中心,居家乐园,恭请各级领导关心、支持、帮助万福;有识之士开发建设万福。

经济概况

乡镇企业有建材、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薯、油菜籽。兼养猪、养蚕。

经济概况

乡镇企业有旅游、商贸、运输、机械制造、建筑、建材、饮食服务等行业;农业主产玉米、高粱、水稻、豆类;特产苹果、蚕茧、羊绒等。

历史沿革

早年,万福街南有一个水泡子,通连碧流河,水深而清澈,故名《大泓泡》,万福街先前就叫"大泡街"。清代乾隆年间,街西一姓戈的人家打井,在井中挖出一块方砖,传说砖面上刻有《万福庄》三个字。多年后,方砖丢失,人们让石匠凿了一块石碑,石碑高1米,宽0.4米,厚0.15米,仿照方砖上的字样,刻了《万福庄》三个字。"大泡街"从此就改叫万福庄了。石碑现立于镇政府门前。1946年6月,辽南行署曾于万福庄增设万福县,1948年10月撤销万福县并入盖县。1956年设区,1959年改公社,1984年建镇。2001年11月前辖14个行政村,11月,罗屯乡并于万福镇,辖24个行政村;2003年并村,辖16个行政村。现有党员1045名,设22个党支部,镇机关驻地万福村。

经济发展

该镇民营经济得到充分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壮大,2000年个体工商户增到680户,社会零售总额达600余万元。镇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内外资金,形成了镇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运转并驾齐驱的良好发展势头,有企业56家。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4200万元。农业不断创特色,粮食单产居全县之最,年产白、红萝卜达3万吨,发展果业1200亩,新造湿地松3000多亩;培植了近100户养猪大户,2000年全镇生猪饲养量6.5万头,创税利100多万元;还创办了“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和“农副产品营销公司”,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8600万元,2000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36.6万元。,吉(吉安市)新(新余市)公路二级油路的改造工程已完工,镇政府已规划好,在吉新公路和福(安福)新(新余)公路交汇处已建成一个占地面积150余亩,功能齐全,农村一流的集贸市场。万福镇人以最诚挚的感情,最热忱的情怀,最优惠的政策,最宽松的环境,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建厂,洽谈生意,共同开发建设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