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山镇地图
王家山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形地貌
王家山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和干旱草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地貌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
城镇发展
1999年王家山镇被列为全省26个小城镇示范点之一,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已经全面开展。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全镇私营企业达到205家,注册资金1280万元,总产值4514万元,个体工商户415户,注册资金606万元,总产值3572万元。
重点工程
王家山镇万庙村常大川社地处平川区最北部干旱山区,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常年风多少雨,年降雨量不足200mm,而蒸发量却在2000mm以上。由于近年旱灾持续蔓延,沙尘暴不断侵袭,群众生活十分困难。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万庙村常大川社群众的温饱问题,经区、乡、村和兴电工程管理处协商,决定兴建常大川小提灌工程。该工程是经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市水利局以市水电发[1999]123号文件批复审定,工程总投资97.83万元。从兴电东干渠倒虹吸300米处取水,发展水地1280亩。工程批复后,区上研究决定,区扶贫办和区计划发展局同时上报,申请资金尽快兴建该工程。扶贫部门2002年投资2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在省扶贫办确定将该项目列入项目计划后,区扶贫办与王家山镇立即组织群众开工建设。已基本完成工程的引水渠及泵房部分。开挖主渠道668米,涵洞一座280米(洞口直径1.6米、高1.8米),泵房一座36平方米,以及水泵基坑、基座的开挖。共完成土方量15000余方。村上和兰州水泵厂、兰州宏兴制管厂签定协议,预定直径600mm混凝土暗管380米(7.6万元),S250-39A型水泵及机电设备一台套(8.5万元),压力铸管125米(2.2万元),取水口闸阀设备一套(1万元),共预付定金5万元。工程已完成投资28万元(含投工投劳)。计划部门2002年计划投资60万元,资金到位迟,将兴建输水渠2000米,支渠5条7000米,全部用混凝土预制块衬砌,架设农电线路1公里,设备安装及其它工程。
资源
王家山镇镇辖4个行政村,25个村民小组,两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4027人,其中农村1393户,6214口人;城镇3018户,7813口人。王家山镇土地总面积为2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9973.5亩(水浇地223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1.2%,旱地17743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8.8%),占土地总面积的21.09%;村公共设施用地34.0亩,占0.01%;牧草地、荒山荒坡225286.4亩,占68.29%;居民点及王矿用地6865.7亩,占2.08%;交通用地3618.5亩,占1.19%;水域、渠道占地405.2亩,占0.12%。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11.22亩。土地面积广阔。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整个境内,总量40.2亿吨,还有陶土、石灰石、烧胀粘土等多种矿产资源。水资源不仅有丰富的地下水,黄河上水工程从镇境内穿过。
基础建设
王家山镇多方筹措资金,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了维护和维修。更新了常大川、吊掌子两处提灌工程变压器,实现了于大川二期和高枣坪水利工程通电运行;维修渠道5公里,衬砌渠道2公里;完成6公里乡村道路整修拓宽铺砂工程。投入资金5万元,完成镇卫生院医疗配套设施建设。积极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共为群众协调小额信贷资金100余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2.8万元,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8.2万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共举办农业种植、养殖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班3期,培训农民500人(次),输出劳务人员1500人,创劳务收入240万元。依托本地煤炭、优质粘土等资源优势,现已发展民营企业29家,全镇非公有制经济吸纳从业人员2600余人,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发展
王家山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年产量1074吨,小麦、玉米是王家山镇农业的支柱产业。全镇年粮食种植面积近16500亩,年产量117万公斤以上;大田晚熟西瓜是王家山镇的特色产业,年产量达8500多吨,经济收入17万余元,大部分销往宁夏、内蒙等地,2003年完成农业产值685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375万元,畜牧业产值310万元。立足实际,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种植地膜农作物1800亩,引进洋芋新品种两个,建成井尔川村西瓜种植基地,砂田晚熟西瓜种植面积达3200亩,完成退耕还林1000亩,建成万亩枣林示范基地1个。依托市场不断扩大养殖业规模,共发展养鸡专业户88户,鸡存栏12万只;养猪专业户64户,猪存栏3400头;养羊专业户189户,羊存栏1.1万只,养殖业渐成农业特色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