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庄镇地图
王庄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本概况
该镇镇位于固镇县东南端,东与五河县接壤,南与蚌埠市郊相望,西接蚌徐公路(101省道),京沪铁路傍镇而过,南临淝水,北依浍河。据当地政府相关网站资料显示,该镇镇13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8177户,36301人,88547亩耕地,辖区面积107平方公里,镇区建成面积2.1平方公里,属边缘商贸重镇。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全省35家重点扶持发展的中心镇之一,是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有享誉省内外的皖北第一花生市场,是全国闻名的花生之乡。农业以花生、小麦为支柱产业,年均种植花生6万亩,总产量达2.4万吨。2001年,花生市场交易量达2.1亿公斤,交易额在7亿元以上,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5亿元,财政收入650万元。
农业发展
王庄镇农业稳固,布局科学。经过多年的滚动发展,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高效瓜菜、新品林果,水产畜禽和速效蚕桑等五大支柱产业,建成了3万亩优质无公害稻麦、2万亩地膜花生、1.2万亩速丰林、7000亩新品果树、8000亩速效蚕桑、2000亩沭河板粟、1000亩美国凯特杏、1.5万亩无公害蔬菜、1.2万只波尔山羊、6万头三元仔猪、500万羽肉用鸡等十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素有苏北养殖第一镇之美誉。清晓牌系列农副产品、沭河牌清水大米、马陵酥梨、沭河板粟、四季梅、芹菜等农特产品远销全国各大中城市和海内外。王庄镇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镇区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建成面积3平方公里,已形成“三纵三横”的街道网络,大型商贸市场、现代化超市等商业网点星罗棋布,供电、供水、邮电、电信、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高初中、小学、幼儿园配置合理,一级甲等医院设施先进,城镇功能日臻完善。王庄镇依山傍水,泉甜物美,财兴人和,民风纯朴,招商政策优惠,发展环境宽松,是投资兴业热土,旅游观光胜地。热诚欢迎中外客商和各界朋友前来观光旅游、实地考察,合作投资。
城镇建设
围绕集镇建设科学规划,集镇框架不断拉大,面积由建置初规划的0.6平方千米扩大到的3.2平方千米,街道总数达到10条,初步形成五纵五横发展格局,形成了农贸、布匹、木材、小商品、畜禽、粮油等10个专业市场。镇政府组建了城管所和环卫队,集镇管理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管护、包绿化),努力为居民创造一个安静、祥和、稳定的发展环境,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先后被授予“市四星级集镇”、“市级卫生镇”、“市级城乡规划与实施优秀乡镇”、“市50强备选乡镇”等荣誉称号,人口发展到8000人。其中,南阳移动公司投资兴建占地百亩的移动文化广场,成为王庄城镇的标志性建筑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领导班子
2008年:杨韶光党委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张东焕政府镇长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冯子鉴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宣传、纪检、监察、办公室、工会、共青团、妇联、武装、统战、老干、政法、信访、稳定、移民,联系人大、农业产业化,樊军人大主席分管人大、财税、机关、镇直、审计、统计、农经,联系城镇化,张林镇长级干部分管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农电、农负、民政、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齐炳合副镇长分管非公有制经济、招商引资、党员干部自富项目、商务,联系政协工作,南学新副镇长分管招商引资,闫红雨副镇长分管文化、教育、体育、广电、科技、安全生产,王伟亮党委委员分管组织、人事、劳动、老干、纪检、监察、办公室、公路,谷勇武装部长分管武装、宣传、统战、城建、城管、土地、环保,王海洲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卫生、畜牧,张永锋综治办主任分管综合治理、计生、劳务,杨伟副镇长级干部分管新农村建设、沼气建设
农业经济
花生生产,着力推广了以鲁花8号为主的系列新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实行配方施肥、地膜覆盖、化控化调等新技术,花生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千斤以上。随着花生加工专业市场、花生销售市场的建立完善,进一步拉动了花生产业的发展,使花生产业逐步成为该镇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农民来自花生产业的收入占种植业收入的80%。棉花生产,随着良种补贴力度的加大和新技术的推广,农民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农民都能熟练掌握配方施肥、防病治虫、化控化调等措施,单产越来越高,棉花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全镇种植棉花近2万亩。全镇种植小麦近4万亩。畜牧养殖上,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突出专业村、专业场、专业户建设,引导农户进行品种改良。有年存栏量1万只以上的养鸡场3个,畜位500只以上的养猪场2个,500只以上养牛场2个,辐射带动千户农民从事畜牧饲养业,形成梅湾、东张店、水台子、王桥、西高营、毛寨等8个养牛专业村。
历史文化
王庄镇历史悠久,风光秀丽。该镇是东周时期钟吾国都所在地,也是清代著名民间女诗人倪瑞璇的故里。距今五千多年的花厅古文化折射出璀璨的光辉,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坐落其间的马陵山为著名的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风景秀丽,山水如画,景色宜人,古迹众多,以“五华顶”为中心,盘踞着龙泉夜雨、马陵秋月、司吾清晓、花厅古文化遗址、黄巢关、金斗关、皇娘墓、汉代古墓葬群等五十余处景观,自然天成,倍受游客青睐。历代王侯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学士都曾到此寻幽探胜,吟诗作赋,留下传世名篇。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曾驻跸于此,御赐“第一江山”,留有“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赞美诗篇,闻名遐尔的马陵山“三仙洞”是陈毅元帅指挥苏北大战的故址。位于中腹的沭河,碧水长流,两岸林木参天,鸟鸣兔奔,气候宜人,沭河床内沙滩蜿蜓起伏,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1988年在这里发现的纳马象牙化石,距今已有10万多年历史,为考古学界提供了可贵的研究实物。王庄镇遗风绵长,花厅饮食古文化博大精深,司吾清晓楼、马陵山庄、山外山休闲中心等旅游餐饮景点,自成一家,风味独特,集合了当地名特优特色小吃,让游客赞不绝口。
文化教育
2002年机构改革后,由镇文化站、电影管理站和广播电视站合并组成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有电影队1个,常年活跃在农村,开展送科技电影下乡和爱国教育影片的放映活动。建成市级文化大院8处。有线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全镇53个行政村,有45个村通上了有线电视光缆,用户达到3000多户,以其声像俱佳的独特优势,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加快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全镇共有初级中学1处,定点小学6处,教学点7处,在职教职工364人,在校生4523人。不断加快实施“科教兴王”的发展战略,一方面,深化了教育改革,实行学校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落实绩效工资,拉大分配档次,充分调动了全体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启动了内部活力。另一方面,认真开展了“修师德、铸师魂、正师风”活动,实施“名师”工程和教学比武,中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到95%以上,小学教师达标率达到98%以上,2003年,有12人被评为肥城市以上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5人被评为肥城市级以上教学能手。同时,开展了“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活动,使学校管理步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学校管理综合评估列入全市先进行列,建成了一处泰安市规范化学校,两处肥城市规范化学校和一处肥城市规范化幼儿园。刘庄村:优质无公害土豆白菜产地,有万亩蔬菜园,有机蔬菜发展相当出色,当地蔬菜交易市场很广,各种冷库保鲜库容量100万吨。交通方便,西邻省道250北临泰临路东临京沪高速,刘庄人热情好客,是投资,旅游的好地方。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3424男26282女27142家庭户户数15088家庭户总人口(总)53234家庭户男26165家庭户女270690-14岁(总)113750-14岁男58980-14岁女547715-64岁(总)3722215-64岁男1849515-64岁女1872765岁及以上(总)482765岁及以上男188965岁及以上女2938户口本地住在本地52351下辖村:张庄村王庄村海子村郭庄村雷庄村花园村西徐村杏头村姜刘村田庄村魏坊村郭辛村演南村演北村东孔村西孔村刘庄村白屯村项屯村草寺村郝庄村尚西村尚东村东尚村闫屯村李井村前于村中于村后于村五里屯村南尚西村南尚东村孝堂峪村尚任屯村阴山前村东徐村北尚任村小辛村邓庄村吴庄村西焦村东焦村仁庄村小张村王场村郭场村张场村于桃村项山头村阳谷洞村李山头村太平村姜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