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阳镇地图
汶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下辖村
,吴店村东高余村西高余村西浊村河岔口村薛寨村袁寨村汪城宫村武新村明新村张楼村张城宫村董城宫村新集村胡庄村塔坊村北庄村李店村浊北村浊前村浊东村董庙村郭店村新刘村马东史村田东史村康孟庄村范武村城南村城东村城西村李楼村宿楼村囤庄村沟西村三娘庙村贾南村贾北村北店村宋孝门村砖东村砖西村西南庄村姜华村姜杭村高杭村张庙村岗子村许楼村西徐村李庄村孙庄村张店村自然环境
汶阳镇皆为平原。大汶河从南面沿镇西流,污染严重,给当地的人民群众造成影响。漕浊河从北面穿流而过。四面环水,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农作物旱涝保收,自古称“文明膏腴之地”。《春秋》、《左传》中都有关于“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记载。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8201男38988女39213家庭户户数23371家庭户总人口(总)78089家庭户男38916家庭户女391730-14岁(总)163430-14岁男83910-14岁女795215-64岁(总)5547315-64岁男2810515-64岁女2736865岁及以上(总)638565岁及以上男249265岁及以上女389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7053经济发展
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亿元,财政收入1200.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59元。2004年1—6月份,实现经济总收入10.9亿元,完成工商税收162万元。2007年全镇完成镇内生产总值40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财政收入3568万元,同比增长10%;工商税收达到1624万元,同比增长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76元,比去年增加988元。2008年1-4月份,一是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完成财政收入2070.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9.2%,比去年同期增长18.7%;实现工商税收775.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2.6%,比去年同期增长57.1%。二是招商引资取得较大成效。瑞泰投资2亿元的生物化工、鲁龙投资1.5亿元的机械精加工等6个大项目相继开工,1.2万头生猪养殖、蔬菜加工等在谈项目有了新的进展。全镇共引进项目20个,到位资金1.7亿元。对上争取工作实现大的突破,共争取资金615万元,接近去年全年总数。三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有了大的发展。有机蔬菜发展势头良好,落实调整面积4000亩。召开了苗木产业发展研讨会,完善了苗木发展规划,理清了发展路子,为做大苗木产业、建设苗木强镇奠定了基础。四是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了文化广场、汶西路的配套设施建设,铺开了镇驻地东外环路建设;“镇中村”改造取得新的进展,吴店、董庙、沟西、康孟庄四个村完成了规划设计,吴店村已铺开建设;铺开了5公里的村村通道路建设工程。五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改厕、改灶和卫生室建设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新改厕1200户,改灶400户,铺开了田东史、西浊等4个村的卫生室建设。镇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村村建立了“五个一”长效机制。六是干部队伍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扎实开展“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多次组织领导干部和支部书记到先进乡镇学习,组织部分支部书记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苏南现场感受发展,增强发展欲望,进行了学习交流,取得较好成效。全镇大发展、快发展氛围进一步浓厚。经济目标
全镇经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保持18%的增长速度,2005年达到27亿元,2010年达到62亿元;财政收入保持年均26%的增长速度,2005年(按同比口径)达到978万元,2010年达到20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年均增长30%。汶阳镇已经形成精细化工、机械配件、建筑安装、农产品加工、石膏建材、橡胶制品六大主导产业的工业生产体系。拥有山东瑞泰化工有限公司、山东吉明美工业有限公司、山东鲁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山东大众橡胶有限公司等4家规模企业,拥有各类私营企业40多家。2004年上半年,民营经济完成销售收入10.2亿元,实现利税8125万元,实现税金1286万元。汶阳高产农业全国闻名。六十年代就有“苏联有个乌克兰,中国有个汶阳田”之说,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纪登奎、谷牧、田纪云等多次到汶阳视察农业,是泰安市第一个“吨粮镇”。汶阳农业在八九十年代,由于种植结构的不合理,人民群众一直背着粮食包袱不放,造成了“高产穷队”的落后面貌。汶阳镇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自主发展”和“压缩粮食作物、扩增经济作物”的原则,大力度地开展种植结构调整,使粮经比例达到6:4,形成“东菜西林,遍地桑园”的发展格局。其中,桑园保有量在8000亩以上;苗木面积达到1万亩;芦笋面积达到3000亩;新建农业龙头加工企业一处,年可贮藏加工蔬菜3000吨,该项目于2004年4月份生产。汶阳名人
欧阳中石:学问家、教育家,山东泰安汶阳人。男,汉族,任北京师范学院逻辑学副教授,兼任书法艺术专业主讲。学书先从师武岩法师,后又师从吴玉如。从唐碑入手旋即转临北魏诸墓志;后亦曾涉足于篆、隶、甲骨、金文,尤于欧阳询诸碑临池举国专。常作行书,从法二王,而又取势于王。草书以王羲之、孙过庭为宗,亦得益于黄、祝点法。书风妍婉秀美,潇洒俊逸。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书法展览及在报刊发表,或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尤致力于书学教育工作,在首都师范学院创建书法艺术专业(本科),并兼任北京数家高等学校书法艺术顾问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艺术顾问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部主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田纪云:田纪云(1929—)山东肥城汶阳人,1945年5月入党,1945年1月参加工作,中学文化。1945—1949年,在鲁西南第三抗日中学从事战勤工作,冀鲁豫朝城县一区土改工作组组长,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会计,赣东北行署财政处会计。1949—1953年,任贵州省贵阳市军管会财政接管部机要秘书,贵阳人民革命大学班主任、贵州省财政干部训练班主任。1953—1969年,任贵州省财政厅秘书科副科长、科长,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省财政厅计划科科长、预算处处长,省财政厅副厅长,西南局财办财金处副处长。1969—1981年,任四川省革委会财贸经营管理组副组长,省财政局副局长、局长,省财政厅厅长。1981—1983年,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成员。1983—1987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务院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副组长,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7年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十二届五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93年3月在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