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电子地图 > 邵阳市地图 > 绥宁县地图 >
武阳镇地图
武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历史

武阳明朝时期称青坡司,清代后期始称武阳。民国时期属李熙桥区,解放初期属三区,1955年改为武阳区,1956年撤区并乡,建武阳乡。1958年公社化,建武阳人民公社。1961年调整体制分为桐木、大田两个公社,1966年复并入武阳公社。1984年改建制镇,为武阳镇。境内居民多数为汉、苗、侗族等,以黄、周、肖、李姓等居多。

文化建设

人文环境和谐优越。秉承光荣革命传统的武阳镇人民,民风淳朴,勤劳务实,开明开放,惜誉如珍。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廉洁高效、优质服务、依法行政”的理念,狠抓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干部总体素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多方并举努力营造了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团结鼓励的舆论环境,形成了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气兴旺的良好发展氛围。

经济发展

武阳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以杂交水稻制种和种植水稻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红薯、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有辣子、生姜、黄豆、油菜、蔬菜等,园地主要有桔柑、桃、梨、葡萄,药材有茯苓、天麻,养殖业有牛、猪、羊、马、鸡、鸭、鹅、鱼等,林产品除木材外,还有杨梅、板栗、茶油、桐油等。杂交水稻制种是全镇的支柱和主导产业。林业以木材加工为主。境内现有企业54家,其中有地板条厂38家,木材加工厂8家,筷子厂2家,家具厂6家,红茶厂1家,制砖厂3家。

社会事业

武阳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武阳有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有众多的人流、信息流优势,有历史和现实形成的地缘、交通、物流和市场优势,有市、县小城镇建设整体规划和布局优势。镇内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十分便利,通讯发达,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电力供应充足,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设施齐备,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概况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桥”所在地——武阳镇,位于瑞金西南部,距市区18公里,经绵江中游,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红色土地,是苏区时期全中央苏区的模范区、“毛泽东同志旧居”和“春耕生产赠旗大会旧址”。全镇总面积155.78平方公里,辖竹杨居委会,石阔、武阳、粟田、安富、国兴、螺石、凌田、陈埠、下洲、龙江、珠坑、中赖、龙门等13个行政村,人口31000余人。境内气候宜人,矿产资源丰富,竹木积蓄量大,耕地平坦,水利灌溉方便。电力供应充足。206国道贯穿全境。常年平均气温18.9℃,年日照时数平均1838小时,年无霜期268天,是一片充满蓬勃生机和极具发展潜力的热土。近年来,武阳镇党委、政府继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富民强镇作为第一目标,按照“工业富镇、三产活镇、农业稳镇”,把武阳镇建成瑞金脐橙大镇、西南部中心集镇的发展思路,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在更高的层次上定位发展,在全方位对接中阔步先行,全镇上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00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76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24元,其中,脐橙总产量达1.15万吨。综合实力名列瑞金前茅,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连年实现新跨越。

廉政建设

武阳镇积极探索,自2009年4月10日开始,开展了“机关党员干部走访全镇农户”活动。全镇50名机关党员干部分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上门宣讲、服务,结交一批农民朋友,发放服务卡和宣传单,记录《走访日记》,介绍自己、建立情感、理顺情绪、解决问题、获取支持、保持联系,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信任感、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缩短了与群众的距离。在走访过程中,围绕一个主题、实行两个结合、进行三个反思、实现四个做到、把握五个要求、建立六个制度,确保了走访活动得民心、见实效。

行政区划

[2008年代码]360781106:~001坪布居委会~200安富村~201石阔村~202国兴村~203武阳村~205罗石村~206凌田村~207陈布村~208下洲村~209龙门村~210龙江村~212中赖村~214粟田村~215珠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