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口镇地图
峡口镇相关地区地图:
产业优势突出
全镇目前以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洋芋种植为主,已形成了50000亩的优质洋芋种植基地。马家岔村千亩地膜洋芋种植基地和党家墩、新集两村的千亩地膜辣椒套圆葱基地。2007年全镇共完成无公害马铃薯种植50000亩,畜禽养殖达3万头(只)。
自然条件
峡口镇处于峡河下游、牧马河上游,气候温和,土质肥沃,水利便利,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境内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茶叶、核桃、板栗、大理石、石膏等农作物和矿产.拥有亚洲最大石膏矿。
区位特色
峡口镇驻地属原贯山区公所所在地,镇辖峡口、文贯两个集镇,人口居住集中,金融、公安、工商、法庭、林业、土地、电力等部门均设有驻镇站所,政治文化集中,商贸流通活跃。峡骆路、峡大路、贯沙路三条县级公路横贯境内。通村水泥路7条24公里贯穿8个行政村,程控电话,联通、电信信号稳定,可谓通讯方便,交通便利。全镇没有无电区。
投资环境好中求优
招商引资难中求进。2005年,坚持按照“放眼全国、对接贺村、挖掘本地”的要求,充分发挥本地产业、人才、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变作风,增强服务项目工作观念,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使投资主体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针对项目建设存在的规划、征地、资金等问题,主动为业主跑立项、跑审批。相继引进了志康机制炭等12家企业,协议引进资金525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68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12%。一是抓土地、项目申报。抓牢黄衢南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做好高速公路峡口互通口规划和白干淤铸造、制锁等规模企业搬迁规划及土地申报工。二是抓项目协调。对已申报的投资6500元的江广公路等项目,主动协调市发改局重点办等有关部门及时包装、上报,力争早日立项,尽快审批。
特产茶叶
特别是茶叶已成为全镇的支柱产业,生产历史悠久,目前,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8180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420亩,投产园达到1万余亩,建有茶叶加工企业51个,年产茶500余吨,产值1500余万元,是全县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在县上举办的6届茶叶节上先后获奖97个,其中金奖15个,银奖20个,铜奖27个,优质奖18个,质量认证书16个,西部交易会炒青金奖1个,取得了良好成绩。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镇党委、政府明确指出茶叶是主导产业中的重中之重,要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在巩固现有茶园面积的基础上,千方百计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力争每年新发展200—300亩良种茶园,进一步壮大基地规模。到2012年,力争新建茶园累计2000亩以上。二是进一步加大茶园管理力度,加快低产茶园改造步伐,提高茶叶质量和效益。到2012年,力争低改茶园累计达到5000亩以上。三是大力提高科技兴茶水平,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引导茶农科学施肥、除草、杀虫,禁用不符合要求的农药,确保茶叶生产“绿色、环保、无公害”。四是扩大招商引资,加快茶园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在2012年前建成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累计达到五户以上,用3—5年时间,将有条件的集体茶园采取“拍卖、转让、股份制”等形式,进行产权改革,明晰责、权、利关系。五是加快新品开发,塑造自主品牌。以江榜村列入全省“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为契机,抓住政策机遇,联合县内外企业开发青茶、红茶、黑茶、茶粉、茶食品等新品,丰富茶叶品目,力争用2—3年时间,打造出峡口自己的“品牌”,形成优势,提高效益。六是依托项目带动,对规模较大的茶园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扩大生态旅游观光茶园面积,提高综合效益。同时境内还有甘甜可口的温水泉、惊险奇异的白龙洞、闻名省内外的拱北清真寺、风光宜人的杉树林,满目春翠、暗香袭人的生态茶园等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沿革
1953年建大兴乡,1958年为涂山公社大兴管理区,1961年复乡,1992年撤乡建峡口镇。位于区境东北部,长江南岸,距区府8公里。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1.8万。有公路在此交会。水上设有码头,客轮可直达渝中区。辖西流、大兴、五星、大石、大田、柏林、上坝、高峰、胜利9个村委会和广阳坝、大兴正街、大兴一村3个居委会。企业以建材、建筑、运输、机械、化工、加工等行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蔬菜。
重点工程、集镇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黄衢南高速公路峡口段自姜村弄村起至三卿口村止,沿线涉及三卿口、元通安、定村、姜村弄等18个行政村,在我市境内线最长(14KM,占全市1/5),征迁面积最大(1080亩,占全市1/8),迁移坟墓最多(1004穴,占全市1/3),拆迁户最多(126户,占全市1/3),安置户最多(103户,占全市1/3),拆迁企业最多(7家,占全市1/2),我们按时完成了征地、青苗补偿和房屋征迁等工作,确保工程无障碍施工。二是集镇框架继续拉大,集镇规模上档次。完成王村大道半幅路面的硬化,信用大楼基本建成,工商大楼正在建设,六中路口等国有土地出让顺利出让。三是抓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等生态镇建设。完成建新、子里安、定村、天堂、新周等7个村路面硬化工程,完成柴村、新村等6个村“路灯亮化”工程,完成上西坑、广渡等6个村“卫生洁化”等,完成上埂、天堂2个村的重点村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