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圩镇地图
新圩镇相关地区地图:
领导分工
姓名:陈伟平,职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分工:主持全面工作,姓名:刘冠伟,职务:党委副书记、镇长,分工:主持政府全面工作及经济工作,姓名:陈静,职务:党委专职副书记,分工:党群、党政办、民政、,机关事务、信访、关工委,姓名:黄振辉,职务: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分工:计育、财贸、政法、城管、,环保、圩镇卫生,姓名:罗超,职务:副镇长,分工:教育、水利、农业、林业,姓名:李新强,职务:副镇长,分工:企业、安全生产、科技、交通、公路,姓名:罗红娟,职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分工:机关作风评议、纪检、,农村合作医疗、卫生,姓名:李标明,职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分工:武装、国防教育、民兵,姓名:刁利娖,职务:党委委员,分工:组织、人事、基层建设、,党建、老干,姓名:罗媛霞,职务:党委委员,分工:宣传、文化、中心组学习、扶贫、,广播电视、妇联、侨务、统战,姓名:罗区元,职务:党委委员,分工:国土、规划、劳保、人才,姓名:宋博鹏,职务:党委委员,分工:农机、经管、统计,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三高农业)圩镇建设
新圩圩镇始建于清朝,距今已有多年历史,商贸活动历来活跃,是兴宁市南部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是新圩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年,新圩镇被广东省确定为中心镇。目前,圩镇的建成区有2.8平方公里,19条大小街道,总长7750米,2047间门店,常驻人口1.9万人,其中非农人口9500人,外来人口3700人。在圩镇东侧有新圩工艺工业园,面积1.5平方公里。圩镇人均居住面积29.8平方米;饮用自来水普及率100%;圩镇的排水、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完善,架设路灯380盏,圩镇绿化覆盖率达37%。现在的新圩圩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益齐全,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中心镇的辐射作用和带动能力越来越明显,已初步具备了富有地方特色和风貌的客家小城镇。历史简介
1947年5月18日兴宁解放,21日接管新圩国民党新兴乡公所,6月中旬宣布新圩区人民民主政府正式成立,50年4月全县16个区并为10个区公所,当时新圩排为第10区称为水新区公所,51年全县划为15个区,新圩排为第九区(区址坭陂镇);57年1月撤区并乡,新圩称新圩乡(辖区8个小乡)人民委员会;58年冬改称为新圩公社管理委员会;62年冬又改为新圩公社革命委员会;78年4月全县由27个公社分设为43个公社,新圩分出观丰公社,其中新圩辖15个大队,观丰辖11个大队。81年恢复公社管理委员会;83年11月改变“政社合一”体制,撤销公社设新圩区公所,89年冬改新圩区公所为新圩镇人民政府至现在。新圩解放前只有20来间店铺和一座当铺,街道成为“T”字形,建筑面积约为500多平方米。今非昔比,如今的新圩圩镇面貌焕然一新,厂房林立,建筑面积为1.1平方公里。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2372男11548女10824家庭户户数5609家庭户总人口(总)22210家庭户男11413家庭户女107970-14岁(总)54220-14岁男28830-14岁女253915-64岁(总)1497615-64岁男789115-64岁女708565岁及以上(总)197465岁及以上男77465岁及以上女120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2077重点工程篇
因地制宜,招商引资,现代绿色农业趁势而上:积极招商引资梅州市宝兴畜牧投资有限公司新圩种猪场,该项目是今年3月广东省首批授予百家重点生猪养殖场之一、是2009年1月3日兴宁市经贸洽谈会签约项目。项目总投资7千多万元,占地2500多亩。第一期工程为养殖场,总投资5000多万元。至目前,共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80%),已建成功能区有隔离区、生产区第一期工程、分娩区、生活区共1万多平方建筑;引进国外纯种种猪800多条,并进入初期生产。第二期工程计划建设一个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1600多亩,集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景观园。与“台湾艺人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主要种植“逢年木、亚热带樱花”等名贵树木。目前,已在永和总部进行500株“逢年木”的试种,一旦试验成功,即开展第二期工程。新圩种猪场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初期年生产量预期是3万多头,按照农户每饲养1头猪获取利润80元计,全年可为群众增收250多万元;至2010年全面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7万多条,可为群众创收600多万元。将为当地及周边群众的稳定增收提供可靠途径,是继该镇工艺产业为人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行业。民生民利篇
以人为本,纾困民生,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一是健全医疗服务体系。配合做好基层医疗机构改革,完善卫生院和乡村卫生站服务功能,满足人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继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保,并做好医药费报销等相关服务工作。二是做好重建家园和农村安居工程工作。筹资328.5万元以党政领导干部包村包片包户的形式做好灾后85户“全倒户”重建家园工作。统筹安排、稳步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工作,投入资金20万元使60户农居已全部建成验收。投入70多万元兴建的新圩老人院,提高了五保老人供养水平。三是抓好信访维护稳定工作。领导重视,明确职责,层层落实责任;加强信访积案、重案的清理排查调处工作,力争“消除小事,解决大事”。社会稳定情况良好,民情平静,连续15年未出现有到省进京上访的事件。四是增强环保意识争创宜居宜业乡镇。坚持“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着眼长远,发挥工艺协会作用,加强与上级环保部门的沟通,处理好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基础建设篇
科学规划,投资投劳,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一是全力配合市委市府做好宁江河陂新联围堤除险加固工程和兴畲高速公路的建设,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完成,早日发挥作用。二是加强道路网络及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圩镇交通网络,现已初步形成圩镇路网“五纵四横”格局,并对穿圩段公路进行扩宽改造,投资10万元进行美化亮化;全力协调做好各项公路改造建设工程在新圩境内建设,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推进村村通水泥硬底化建设。三是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发动开展冬修水利,修复里湖、崇上等村电排,重建大村陂头,解决了近千亩农田的灌溉排涝问题;投入资金75万多元,对鲤湖、曹田村250亩土地进行垦复开发;多方筹资37万多元,大力疏理整治大村河、官峰河,解除了两河遇洪必灾的忧患;全力做好涉及民新、大村、曹田等7个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四是改善教育教学设施。先后筹资230多万元对民新、步东、蓝布、石崖等村的16间小学和新圩中学进行危房改造,教学资源能得到更好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