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丘湾乡地图
溪丘湾乡相关地区地图:
村委会
溪丘湾乡辖38个村委会:溪丘湾、瓦屋基、下庄坡、五宝山、谭家湾、甘家坪、高家坡、鄢家坡、农林场、张家坡、麦峰湾、榔树槽、后坪、曾家岭、魏家梁子、将军岭、白湾、天池岭、徐家湾、堰塘坪、西沟、后村、沿渡溪、平阳坝、葛藤坪、狮子垭、石碾、大土坪、营盘、五峰山、石羊山、白虎坡、宋家垭、白羊坪、黄家包、火炮山、月明垭、龙船河。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3746男12529女11217家庭户户数6388家庭户总人口(总)23124家庭户男12127家庭户女109970-14岁(总)55860-14岁男28980-14岁女268815-64岁(总)1652515-64岁男882515-64岁女770065岁及以上(总)163565岁及以上男80665岁及以上女829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3055
三峡移民
移民克难奋进。在三峡库区移民安置过程中,溪丘湾乡顺利完成前三期移民搬迁安置395人,生产安置508人,同时按要求完成了库底清理和移土培肥一期工程任务,确保了156米水位蓄水。三峡库区巴东县四期移民重点在溪丘湾乡,共涉及搬迁安置885人,生产安置1154人,2005年成功外迁105户487人至荆州市江陵县;2007年完成以后靠移民搬迁安置为主的安置任务86户398人,妥善解决了后靠居民点的基础设施条件;2008年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任务一次性完成”的工作目标,现已基本完成所有搬迁安置及库底清理工作任务;以提高移民安置质量为目的的土地整治项目及下余520人的后靠生产安置任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系列移民后扶政策和库区产业化项目正逐步组织有序实施,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
物产资源丰富
全乡地势东高西低、南北起伏,最高海拔1400米,最低海拔175米,平均海拔800米,气候四季分明,垂直差异明显,夏季炎热,降水量偏多,冬季寒冷,降水量偏少,年降水量约1200毫米,无霜期267天,年平均气温18.4℃。全乡低山占20%,二高山占50%,高山占30%,境内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怡人,资源丰富。独特的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柑桔、板栗,高山盛产天麻、人参、党参、灵芝、头顶一颗珠等20多种名贵药材。此外,还有黑熊、野猪、明宗羊、黄麂、獐子等野生珍稀动物。境内有储量丰富的优质煤矿、品味较高的铜矿及浑然天成的墨玉石、冰洲石等矿产资源。境内溪河交错,流域面积大,河流垂直落差明显,尤其是平阳河、沿渡溪河、板桥河三大流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平阳河流域可梯级开发3级5个电站,装机容量8350千瓦。自2006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对该流域进行全面开发,新建成的平阳河电站已投入使用;小龙河电站正在建设之中;沿渡溪流域可梯级开发2个电站,装机容量2000千瓦;板桥河可梯级开发5个电站,装机容量近1.2万千瓦。境内山川秀丽,特色独具,有风景秀丽的神龙溪绵竹峡;有连绵起伏的铧厂垭茶园;有鬼斧神工的小龙八仙池;有历经硝烟烽火的万仙洞;有世人敬仰的革命烈士纪念塔等等,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都亟待开发和利用。
革命老区
据资料记载,当时溪丘湾有5000多人直接投入革命活动,在册的革命烈士就有120余人。甘家坪村就是“中共巴归兴县委”、“巴归兴县苏维埃政府”、“红军49师师部”三个革命遗址所在地,小龙仙女山万仙洞曾是200多名烈士英勇战斗过的地方。
经济
全乡已形成了万亩茶叶、万亩柑桔、万名劳务、十万头生猪等支柱产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到2007年末,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266万元,年增长6.7%,粮食总产量达到16000吨,农民人平纯收入1980.5元,财政税收210万元。全乡以交通、水利、生态家园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社会安定团结、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