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地图
秀屿区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近年来,秀屿区委、区政府多方筹措资金,相继投入40多亿元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区内的水、电、路、通讯、码头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成为投资者来莆田投资兴业的首选之地。供水方面:秀屿区水资源丰富,秀屿供水工程设计能力为3m3/秒,一期工程于1999年建成投产,现有1.5m3/秒的供水能力,辖区内有日供水万吨以上的自来水厂4座。正在建设中的埭头半岛供水工程,设计为日供水5万吨。
供电方面:辖区内电力资源充沛,电价低廉,建有笏石22万伏、西埔22万伏,东庄、忠门、东峤11万伏变电站各1座,总投资7.56亿美元的湄洲湾火电厂装机容量为72万千瓦,现已投产并对外输电。总投资15000万元,建设规模为19×850千瓦的南日风电场也已投产发电。正在建设的燃气电厂,总投资65亿元,设计装机容量为8×35万千瓦。一期建设4×35万千瓦,工程将于2007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秀屿区已形成了火电、风电、气电等多种优势的电力资源,完成可以满足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
交通方面:秀屿区目前拥有新文、新秀二条长达53公里、宽56米的高等级疏港公路,以及笏埭公路、笏枫公路、忠东公路等主干道,与200多公里的乡村水泥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即将建成的港城大道、工业大道、爱民西路三条宽60米,全长7.85公里的现代化道路为秀屿城市经济、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全省“八纵九横”省市际公路的一纵、二纵公路把全区各个乡镇与其他地市公路紧密相连;贯穿秀屿境内的福厦铁路已动工建设,福厦高速公路莆田支线总长25公里,起点在离市区3.5公里处,终点与秀屿疏港公路相接,预计2006年开工建设。向莆铁路(福建莆田湄洲湾—三明—江西抚州—向塘)与京九线,浙赣线对接,按照国家I级标准建设,已列为铁道部“十一五”规划,预计2007年开工建设。秀屿区海路运输发达,秀屿港已建有3.5万吨多用途码头和1万吨、3千吨杂货码头、3千吨盐业码头、千吨级浮船码头各1座,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多万吨,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个港口实现通航。
通讯方面:秀屿区现有万门程控电话,每个乡镇都建有1-2座的电话模机局,容量可完全满足客户的通信需求,因特网光纤专线可通达全区各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已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手机网络信号无缝覆盖,并实现海面覆盖31海里。同时莆田邮政也在全区各地开办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各项邮政业务,对外联络十分便捷。
发展优势
这是一片蕴藏着无限商机的投资创业的热土。:2002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莆田市秀屿区成立了,对于这里人们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从此,莆田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开始有了新的进展,年轻的秀屿区肩负重任,正蓄势待发。秀屿区地处莆田沿海,陆域面积39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14.75平方公里,下辖6镇1乡,147村居,城镇化水平30%,人口62万。这里山海兼具,资源丰富,这里是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具有独一无二的妈祖文化优势,同时,秀屿区又是广大海内外投资者的乐园,这里不仅有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独占鳌头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且有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正在崛起的秀屿区已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目前有佳通轮胎厂、湄洲湾火电厂、福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燃气电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秀屿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木材加工区、风力发电场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秀屿区。秀屿建区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解放思想,立足区情,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构建海洋经济、工业经济、城市经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建设新兴临港工业城市为目标,积极参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地理区位优势莆田市秀屿区位于台湾海峡西岸,介于福州与厦门和香港与上海之间,东距台湾台中港72海里,北距福州马尾港132海里,距上海港510海里,南距厦门港96海里,距香港397海里,是我国沿海对外开放地带及对台往来的交通枢纽。这里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不仅是旅游观光的胜地,更是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
独一无二的妈祖文化优势秀屿区妈祖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妈祖信徒有二亿多人。湄洲岛是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湄洲妈祖祖庙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的“麦加”,是妈祖信徒的朝拜圣地,同时,港里祖祠是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诞生地,每年前朝拜的海内外妈祖信徒,游客达100多万人次。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妈祖城、主要围绕弘扬妈祖文化,依托湄洲妈祖和祖庙的名气,湄洲岛妈祖文化旅游的人气,以及妈祖祖祠依山面海的灵气,整合妈祖故里和莆禧城的旅游资源,在湄洲岛对岸围海造地,建设国内一流的美丽滨海城市,打造海峡两岸民间交流的新平台。妈祖城将集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商贸、商住等功能于一体,规划为海滨度假区、生态休闲区、文化古迹风貌区、居民住宅区、综合服务区、紫霄风景区、渔港游艇码头区、海滨休闲景观带等八大功能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8平方公里。目前,妈祖城的前期规划、论证已完成,正在进行围海造地。妈祖城的崛起,必将推动湄洲湾港城市发展成为一座有文化品位、有经济实力、有优美环境的现代化城市,名气、人气、灵气俱备,是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和旅游观光的最佳选择。
历史沿革
此地自古隶属于莆田县。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莆田县,设立莆田市荔城区和秀屿区。将原莆田县的笏石、东庄、忠门、东埔、湄洲、东峤、埭头、平海、南日9个镇和山亭、月塘2个乡划为秀屿区管辖,区人民政府驻笏石镇。2003年,秀屿区辖9个镇、2个乡:笏石镇、东庄镇、忠门镇、埭头镇、东峤镇、平海镇、南日镇、东埔镇、湄洲镇、山亭乡、月塘乡。文物景观
●康大和楹联:石室匠自天,我倚白云骑狮子;瑶池生于海,君看绿浪醉龙王。明嘉靖年间,邑人康大和家道贫寒,随出家为僧的叔父在秀屿区东峤镇赤岐狮子岩石崖寒窗苦读,曾以云为题撰书此对楹联。嘉靖十四年(1535年),康大和考中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后官至南京工部尚书。●曾光鲁、吴洪绩曾为埭头滴水岩和考亭书院各写一幅对联:“灵岩晴昨雨,鹫岭石为天”,“一窍有灵通地脉,半空无雨滴天浆”。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曾光鲁、吴洪绩都考中进士,其中吴洪绩是鹅头人,曾光鲁是田边人,俩人都是考亭书院的书生,考亭书院一时名闻莆阳。●郭尚先为东庄象山书院题联:“象山有鸟皆成凤,醴水何鱼不化龙。”郭尚先,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翰林院编修兼四川督学、著名书法家。●佘翔为东庄青峰岩题诗:“头陀一片石,埋光海水滨。趺坐窥明月,圣心有几人?”佘翔,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乡试考取举人,官任全椒县令。佘翔为明一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著《薜荔园诗稿》等存《四库全书》。●张琴为东峤东云寺题对联“魏阙风云扶辇下,桥山弓剑在人间”;“秘殿文成悬象魏,“鼎湖丹熟望龙髯。”张琴,清光绪三十年(1904)登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秀屿的变迁
莆田秀屿是湄洲湾内靠近陆地的一个海面小屿,顾名思义,她是一个清秀美丽的屿,古称狮屿、小屿、候屿。位于醴泉半岛最南端的海面上,濒临“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良港湄洲湾。据传半岛西南端的象山上有一泉眼,涓涓流水长年不息,尽管百日大旱,泉水仍不干涸,泉水色清味甘,群众称为“龙喉”,故有醴泉之称。遗憾的是,泉眼被开山炸石破坏了。醴泉半岛有个东庄村,人文、经济都较发达,因而东庄之名取代了醴泉,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成立人民公社时,就称东庄公社,后来东庄公社改为东庄乡,为了开发湄洲湾的需要,以秀屿港之名取代之。秀屿是海面上的石头山,含水丰富,树木茂盛,风光秀丽,怪石嶙峋,有许多摩崖石刻,有试剑石,石壁上有一幅比人高的吕洞宾身背宝剑的崖刻,还有他踩下的尺半长的“仙脚”印,屿上建有青峰寺、玉皇殿等。屿上早有百姓居住。明洪武初巡检司在屿上筑城以御倭寇,保护百姓。据传明兴化府大守岳正在这里建一座有99个墩的长石桥,群众称“铁锁桥”,把秀屿和陆地连接起来,以便利百姓往来,又在附近海边建一座石塔为航海标志。秀屿至醴泉半岛的海底之间,因潮水只涨退没有流动,就沉积很多海泥浆,年长日久,就沉积满秀屿至醴泉之间的海底。当时有些士绅对岳正不满,造谣中伤,毁谤他破坏了狮穴好风水。说秀屿是只狮子,建了桥和塔,把狮子控住,使狮子动弹不得,所以海底淤积。八十年代初政府发动群众围海造田,把这里都围起来了,如今秀屿与陆地连成一片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已有轮船停泊秀屿,货物从此进出。抗日战争时,日机曾多次轰炸秀屿,炸毁民房、仓库、码头。民国初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计划把秀屿湄洲湾建成我国东部大港。从秀屿至莆头村称为秀屿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避风条件好,港内水深岸长约2000米,水深10-16米;秀屿至惠安肖厝海面1500米,水深15-18米,航道水深12.8米,10万吨级轮船,可乘潮进港,港湾内负10米以上水深面积100平方公里,可同时停泊几十艘巨轮,也可自由调头。宋代后,秀屿港已成为莆田、仙游、惠安县货物的吞吐港口,明嘉靖十三年(1534)秀屿至前运、东沁一带商船云集,成为我国对外通航的重要港口之一,清初截界,沦为废墟。直到民国12年(1923)重新建设;民国17年(1928)邑人林柏青在这里兴建码头、仓库;民国23年英商万吨级轮船“新亚号”入港装卸货物;民国27年(1938)前沁、山腰盐场均运至此中转,海运福州、三都、汕头等地;民国28年(1939)码头设施被日机炸毁。1979年开始建港至1990年建了四个码头,其中:长64米,靠泊能力1千吨级的煤炭码头1个;长149米,靠泊能力5千吨级的杂货码头1个;长80米,靠泊能力3千吨级盐业码头1个;长213米,靠泊能力万吨级的杂货码头1个。有仓库与货场共5个,总面积有18758平方米。1990年秀屿港航线通及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美国、加拿大、古巴、朝鲜、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沙特阿拉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个港口,以及台湾、上海、秦皇岛、南通、厦门、福州、广东等省市港口,年港口吞吐量19.91万吨,为1981年吞吐量的0.79万吨的25倍。2002年莆田市行政区划调整,秀屿变成县级行政区的名称,管辖莆田市沿海的笏石、东庄、忠门、东埔、东峤、埭头、平海、南日、湄洲、山亭、月塘等11个镇、乡,人口78.23万人,面积508平方公里。“秀屿”从一个小屿成为一个行政区。海洋资源
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湾环绕秀屿区,全区海洋国土面积4514.75km2,拥有143个岛屿,海岸线总长471.19km,其中大陆岸线237km,海岛岸线233.89km,1、渔业资源:本区现有18个渔港,拥有围垦养殖水域面积17814亩,滩涂面积145.58km2,浅海面积4369.17km2,渔业资源丰富,全区鲍鱼养殖2004年达0.8亿粒,海带养殖面积4万多亩,紫菜养殖2万多亩,龙须菜养殖3万多亩,2004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6.6万吨,居全省第二位。海水产养殖及加工业具有极大潜力。2、盐业资源:全区共有盐田面积14.85km2,年产原盐约10万吨,是福建省主要产盐区。3、滨海旅游资源:这里是“海峡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有被誉为“大陆女神”的嵩山陈靖姑祖庙,湄洲湾、南日岛、平海湾沿岸沙滩连绵,岛幽、湾秀、滩美、石奇,滨海旅游开发前景广阔。4、海洋矿产资源:全区共有浅海砂矿区三处,面积295.21公顷,其中已探明南日浅海砂矿储量518万m3。投资区位
秀屿区以工业园区为平台,着力构建临海工业体系,各工业园区各具特色,配套设施完备,交通方便,具备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建设条件。笏石工业园区:位于秀屿区区政中心南面,占地6.3平方公里,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论证。目前,工业园区内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建设完备,规划超前。园区管委会对入园的所有投资项目实行全程无偿代办服务。目前,园区内有规模以上企业12家,正在建设的企业有11家,初步形成以鞋革、服装、木业、电子、玩具、食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
秀屿木材加工区: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莆田市湄洲湾秀屿港设立全国第一个正式获批的沿海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为促进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壮大,福建省人民政府授权莆田市建立秀屿木材加工区,视同省级经济开发区,木材加工区作为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的配套项目,位于莆田盐场,总体规划2万亩,近期规划建设1万亩。一期开发建设5000亩,目前已平整土地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05年底可供建厂房。
上塘珠宝首饰加工区:位于秀屿区东峤、埭头、北高首饰珠宝加工业、商业区较为发达的三角地带的中心,距天然良港秀屿港约20公里,湄洲妈祖20公里,市区24公里,长乐国际机场130公里。规划建设用地25公顷,目前首期已完成首饰城建设300亩,投资近亿元,已有200多家首饰、珠宝加工户、批发商入城兴业,其中依依首饰、凌志首饰、义兴饰品、饰品、升威饰品、华通宝石等6家项目投资额达6000万以上,规模已成为全省最大、全国第三的首饰珠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