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下乡地图
溪下乡相关地区地图:
城镇建设
溪下乡加大了“乡村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通电视宽带工程”建设力度。全乡12个行政村有10村通上了机耕路,路面硬化里程45.6公里,乡政府至黄皮的中心轴线公路硬化全面竣工。3个村级康庄工程正加速建设。水、电、通讯、电视网络、宽带网络全面实现。溪下乡建设了三面光水渠23处共6100米。实现了全乡8村吃上了自来水;实现了全乡12个村通电和电网改造,全乡8个村有线电视网络已基本形成,罗洋村也看上了有线电视,通上了手机,实现了宽带联网,拉近了城乡差距。乡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农民的就业意愿和要求,确定了中药材、茭白种植、山羊养殖、家政服务、农业管理等技术等重点培训项目。溪下乡组织了一批农户到磐安参观考察学习茭白种植技术,举办了溪下乡首届家政(保姆)培训班。首次专门聘请中国烹饪大师、温州市烹饪协会副会长叶国光来乡执教。全乡100多名18-50岁的妇女参加了培训,进行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努力打响“永嘉保姆”品牌。按照永嘉县里旅游开发方案,乡党委政府专门开辟楠溪江源头景区和黄皮寺旅游专线,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乡“源头游”、“探险游”、“红色游”,以此带动农家乐产业的发展。共有3000余名省内外游客来乡旅游考察,增加农民收入近30万元,旅游经济逐步成为溪下乡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经济发展
溪下位于永嘉西北部,是浙江省200个欠发达乡镇之一,该乡地处高山,平均海拔771米,有“永嘉西藏”之称。在溪下的所有耕地中,大部分田地为冷水田、烂糊田。这种冷水田不适宜种植传统的水稻,许多农民种水稻很难获得经济效益。为使耕地发挥最大的效益,调整农业结构产业,经过实地的检测、勘查,该乡的气候温暖湿润,典型中山丘陵地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生态环境良好,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最佳环境,而在这些绿色食品中茭白是经济效益比较好的品种之一。该乡投入80多万元,购买了80万株苗木,在金山、黄一、茶山三村为试点,向农民推广种植茭白,同时也向村民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茭白苗木乡里免费赠送,对管理好的通过乡政府验收的每亩奖励600元。乡里还专门抽调干部去缙云学习技术,并请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到村里举办技术培训班,为村民进行免费培训。同时为加大村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识。乡里成立了“茭白协会”,该协会能保护市场价格,不相互压价,增强了稳定农民继续种植的信心;还可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以市场销量来确定种植产量。乡里还大力推广茭白种植,使全乡的茭白种植户扩展到1千户以上。同时将收集价格信息、市场信息,做好宣传,加强市场营销,改善茭白包装,为茭白申请注册商标,树立品牌,使溪下茭白走的更远,打响“溪下茭白之乡”的称号。溪下乡党委、乡政府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调整粮经比例,引导农民种植了天麻、浙贝母、元胡、太子参、白术、西红花等药材品种。浙贝母、天麻种植成本大,效益高,但带有风险性,种植元胡投入成本低,且利用冬闲田种植(10月中、下旬下种种,次年5月初收获),不影响水稻生产。溪下乡在溪下、黄皮两村进行试种,2003年5月份收获,试种面积11亩,总产4730公斤,平均亩产430公斤,每公斤收购价4元,亩产值1720元,高产田块平均亩产558公斤,亩产值2332元,收获后由仙居老板来乡收购,供不应求,种植元胡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并且解决闲置劳动力,适宜农民种植。开发优势
溪下乡有“三个优势”:一、农业开发薄力巨大:溪下乡地大、山高、气温低、风多、旱灾多的特点,非常适合引种药村和高山蔬菜基地。溪下、黄二村的猕猴桃基地,陈山头村的药村基地已开发。
二、旅游、人文资源丰富:黄村的黄皮草、溪下村浙南革命委员会旧址、罗垟村的200亩原始森林、龙凤大瀑布,无一不是溪下乡独无仅有的资源,为溪下乡建设成旅游大乡,成为可能不远的现实。
三、乡党委、政府战斗力强:溪下党委、政府明确把改“五差”工作作为工作核心,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群集群力,团结一致、多方努力、为溪下乡的发展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为实现永嘉县“三带”战略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