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镇地图
杨村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发展
场镇有常住户近500户,人口近3000人,逢单日赶集,街道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热闹非常,行商座贾。均来自周边白龙、合林、锦屏、樵店、店子、木马、香沉,更有外市、县的商人来此开办物资供销。县道喻马公路穿场而过,通过油路在加紧建修。杨村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心发挥出勃勃生机,杨村烤烟、海椒、生猪产业继续做大做强,诚邀有志从事农村产业心发展的朋友来此一显身手。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34495男18288女16207家庭户户数8441家庭户总人口(总)31683家庭户男16236家庭户女154470-14岁(总)96400-14岁男50140-14岁女462615-64岁(总)2187515-64岁男1193415-64岁女994165岁及以上(总)298065岁及以上男134065岁及以上女164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7329
文化教育
镇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和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全镇共有21所小学,3所中学,1所中心幼儿园,教学质量站在全县的前列。杨村镇有一级甲等医院一座,下设两个分院和两个门诊,医疗设备先进,医术精湛。全镇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已全面铺开,医疗队伍素质提高较快。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引),总人口41585男21419女20166家庭户户数12287家庭户总人口(总)41453家庭户男21334家庭户女201190-14岁(总)152400-14岁男81390-14岁女710115-64岁(总)2255215-64岁男1143915-64岁女1111365岁及以上(总)379365岁及以上男184165岁及以上女195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0842
基础设施
杨村镇位于龙南县的南面偏西,东邻武当镇,南与广东连平县毗邻,西与九连山林场接壤,北与夹湖乡相连,总面积144.78平方公里。省道横黄线贯穿镇域东西、大广高速(正修建)纵贯南北并在镇区设有出入口,大广高速的通行,使杨村真正成为江西南大门第一镇。杨村镇区处于太平堡(包括现杨村镇、夹湖乡、九连山林杨、武当镇部分)区域的中心,距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10公里,距夹湖乡10公里,距武当镇14公里,距小武当山省级风景名胜区11公里。大广高速通行后杨村镇距广州230公里,离县城50公里。杨村镇交通基础设施完善,近年来在杨村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杨村至夹湖公路以及2001年投资新建横黄线旅游公路贯穿整个杨村镇境内,公路两旁的受惠村庄达到14个。2009年开工建设的大广高速公路龙南到杨村段在杨村设立互通出口,除杨村至紫霞,三坑公路还在筹划修建中外,整个杨村镇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统筹全镇各项产业大发展,实现发展层次的大跨越,(1)、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科学制定杨村镇工业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杨村生态工业园,推进企业聚集和产业聚集。加紧完成杨村工业园选址,并尽快启动园区“三通一平”。积极推动3-5家县内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率先入驻杨村工业园,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产业规模和聚集效应。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进低碳环保型企业,做大做强生态工业产业。(2)、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紧紧围绕打造旅游名镇的目标定位,依托燕翼围、乌石围、太平桥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突出客家文化特色,精心挖掘、整理客家文化资料和相关史料记载,收集展示客家文物、客家服饰、客家山歌、客家风情等特色资源。积极拓展杨村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充分利用周边南武当山、九连山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打响横黄线(南武当山——杨村围屋——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客家山水文化旅游品牌,注重旅游产品的系列开发和生产,打造以杨村为中心的旅游集散地。加大杨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力度,特别注重横黄线及中心镇周边山体的林相保护和改造,提升生态环境质量。(3)、大力发展商贸产业。依托杨村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客家饮食文化,做大做强杨村客家饮食服务产业,精心包装宣传杨村米酒、杨村香菇、杨村乌粉等具有浓郁杨村特色的土特产品,高标准规划建设好星级宾馆、杨村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土特产一条街。制定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高标准规划建设并培育专业市场,重点实施太平水酒专业市场、竹制品专业市场;推进城乡市场、商贸街区和物流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全力推动金融保险、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在杨村中心镇蓬勃发展。(4)、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立足农业“高效、优质、规模、集约”的发展要求,围绕无公害蔬菜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促进传统农业逐步向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转变。大力培植高山蔬菜有机蔬菜品牌,以绿田蔬菜合作社为龙头,积极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大力引导农民把土地经营权流转给种养大户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标准化加工、企业化管理格局。(5)、大力发展劳务产业。适应杨村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务工技能,培养一大批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新型产业工人。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做好劳动力与用工单位的对接服务,提升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劳务经济产业化。(6)努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高标准编制杨村中心镇总体规划、杨村新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杨村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努力构建经济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布局科学合理的现代城镇发展体系。着眼建设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杨村新镇区,以实现杨村经济发展新跨越、构建亮丽城镇新面貌、建设和谐文化新亮点、塑造政务建设新形象为目的,分步展开以大广高速出入口服务区、工业区、行政文化及商住区等三大板块为一体的杨村新镇区建设。制订《杨村老镇区整治实施方案》,以老镇区整治为切入点,全力营造整治氛围,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集中展开整治老镇区脏、乱、差行动,以整治环境卫生、违章搭建、占道经营、集贸市场为重点,加大公用设施、景观环境、园林绿化建设力度,推动圩镇环境面貌有质的改善,增强群众对加快杨村中心镇建设的信心和决心,齐心协力把杨村打造为环境整洁、设施配套、交通畅通、美化亮化的新城镇。突出强化杨村作为全县“赣粤边际第一镇”的区位意识、“杨村中心镇”的品牌意识。(7)推进发展生态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构建区域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生态龙南。做大做强绿色产业,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打好龙南客家文化旅游特殊牌,使文化旅游互动双赢。
工业发展
村位于珠江三角洲过渡地区,是博罗县的重点发展地区。在“工业立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的发展战略带动下,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和本地资源优势,人缘优势,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我镇先后引进了三十多家外商投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超过十五亿元。近年来通过大量投入,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切实抓好工业示范园区的规划建设,已规划有三个工业开发区(即莲湖工业区、羊和科技产业园、金杨工业区)布局合理科学,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