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林镇地图
员林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
员林地区有着不少连锁据点,其中以电子、金融机构、饮食、图书、服饰为多,却因消费能力不足以撑起部分连锁商家而致出走。知名连锁速食餐厅如麦当劳、肯德基、摩斯汉堡、Subway均设有营业据点,而量贩商场有B&Q百安居、爱买、顺发3C、灿坤3C、光南、宝雅生活馆等集中在市郊及火车站周遭,另有位于埔心乡而与员林仅有一路之隔的大润发。另外流行饰品店、书店、KTV等等则以火车站前与光明街为主,为大员林地区青少年逛街购物的主要地点之一,商况尚称热络。台湾的蜜饯以员林镇所产的为最大宗,早年员林百果山因盛产各种水果,由于产量过多,果农多以糖或盐腌渍,原本仅是便于贮存及分赠亲友,因味道甘醇,开始有贩子批发到外地去卖,使得员林的蜜饯远近驰名。员林镇员水路,为员林著名的蜜饯街。金融机构的数量,结至民国97年12月底为止:邮局6家、银行32家、产险业2家、农信部3家,为彰化地区重要的金融服务市镇之一。农产以杨桃与番石榴为主,工业以食品加工业及机械设备制造为多数。行政区划
员林镇下设41里,大致以纵贯铁路、石苟埤圳与员水路-民生路-员鹿路为界:东区:仑雅里、振兴里、林厝里、出水里、湖水里、大峰里、镇兴里、浮圳里、西东里、南东里、中东里、东北里,西区:三义里、新生里、南平里、南兴里、源潭里、大埔里,南区:东和里、民生里、黎明里、惠来里、中央里、沟皂里、大饶里、大明里、万年里,北区:中正里、仁美里、新兴里、和平里、光明里、中山里、三条里、三和里、三桥里、三爱里、三信里、三多里、忠孝里、仁爱里交通
员林镇位于彰化县中间偏东的位置,纵贯铁路通过镇辖行政区,并设有一等站的员林车站,并有台一线经过,而近年完工的台76线东西向快速道路则可连接国道一号以及国道三号。市区道路员林市区重要道路有、中山路、大同路、育英路、万年路、民生路等,而中山路原为台一线,但因市区道路狭小且道路东西向多、南北向少而另辟莒光路为台一线,以纾解尖峰时刻交通壅塞的窘境。但员林市区道路被铁路给截断,只有静修路平交道、惠来街平交道、民生地下道、惠明街地下道流通,而近年南昌地下道与双平地下道的完工让交通更加流通;地方上对于“铁路高架化”以允员林进一步发展,并借此进行都市发展缝合计划规划中。快速道路台76线:东西向快速公路,由埔盐乡(汉宝)至草屯镇,可连接国道一号和国道三号两线道,并于员林镇行政区内设有两座交流道,分别为员林交流道和林厝交流道。联外道路台一线省道(莒光路、中山路);大村乡-员林镇-埔心乡县道137(山脚路):大村乡-员林镇-社头乡县道141(中正路,员集路):员林镇-社头乡县道148(员鹿路,民生路,员东路,员草路):福兴乡-埔盐乡-溪湖镇-埔心乡-员林镇-芬园乡铁路台湾铁路管理局纵贯线员林车站:大村站-员林站-永靖站员林市区铁路高架化计划先期工程施工中,目前该计划截至98年6月底总进度为12.28%。公路客运彰化客运:往返彰化县、南投县部分乡镇,员林站位于中山路2段73号。员林客运:员林客运辖属行车路线内设有员林、溪湖、二林和竹山办事处。彰化、田中和水里等三站。员林总站位于员林镇中正路585号3楼。仁友客运:台中地区所属客运公司,北往台中、南往西螺等地。统联客运:知名长途客运公司,往台北、三重等地区。国光客运:知名长途客运公司,往台北、三重等地区,目前站址与彰化客运共同使用。和欣客运:知名长途客运公司,为员林地区经彰化市往桃园国际机场的直达班车,目前站址与彰化客运共同使用。气候
员林镇属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年均温约为23度,年平均雨量约15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降雨量以8月降雨量最多,其次为6月,主要受梅雨、台风雨、对流雨影响,每年7~9月常有台风侵袭,全年平均最高温为摄氏28度,尤其是八卦台地西麓平原,背东北季风而温度较高,平均最低温为19.4度,冬季受大陆冷气团影响为干季,以东北季风为主,夏季西南季风盛行且气温高。历史前身
明郑时期:员林在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攻占台湾后,隶属于东都承天府天兴县。永历十八年,郑经时代,员林隶于东宁承天府天兴州。
清领时期:员林地区的开垦始于清康熙中叶。清康熙22年,水师提督施琅,陆军提督万正色攻打台湾,郑克塽降清。员林隶于福建省分巡台厦道台湾府诸罗县。员林于雍正年间隶彰化燕雾堡,员林改隶属燕雾下堡。乾隆16年,由于清政府于雍正10年及乾隆11年,准人民移眷入台,于是员林形成街市,旧时街道含盖今民生、中正、新兴、仁美、和平、光明、中山、黎明、三义、新生等里。十八世纪上半叶是台湾地区汉人移民、开垦速度最快的时期,庄的聚落架构大致延续到十九世纪末。乾隆25年,燕雾堡辖燕雾内、上咳咳、员林仔、东山等四庄,街市则为员林仔街。道光15年,现今所称的员林地区应涵盖燕雾上、下保共五十五庄,与大武郡东、西保共九十三庄之一部。
日治时期:割台之后,属台湾县管辖,其后数次更改其名。于大正9年(1920年)变更为台中州员林郡员林街,自此本地成为地区性行政中心。同时,员林、南投与彰化并称为水果的集散地,当时的食品加工业兴盛,如:蜜饯、凤梨等。另外日本人为了使台人信奉神道教,在百果山上兴建员林神社。日治时期台湾纵贯线通车,为了运输及夺取资源,于是在1905年设置员林驿[6],奠定了员林地区的交通地位,也造成了铁路、大通街(今中正路)与民生路所围三角地区的繁荣。当时也设置了许多学校,如台中州立家政女校(今国立员林高级中学)、员林公学校(今员林国小)等。
战后时期:战后初期改台中州设台中县(辖区为今中彰投),员林镇由原本的台中州员林郡员林街改为台中县员林区员林镇,此时的台中县政府(1945-1950)驻地就位于员林镇,于1950年因地方自治改为彰化县员林镇至今。员林在战后发展较缓,人口始终不能突破改制县辖市之门槛(15万)。地方士绅及政界曾多次反映并入邻近乡镇、改制为县辖市的心愿,唯近期仍然看法两极。
旅游
员林公园:员林公园内建有荷花池、亭台、步道、活动草坪等,是散步、运动的好地方,其中公园内存有县定三级古迹-“兴贤书院”。公园北方为救国团青年活动中心。员林运动公园位于员林镇东侧的八卦山脉上,紧邻万里长城步道系统。目前员林运动公园拥有新颖的网球场、篮球场及多功能室内球场等,也会不定期举行网球比赛。
员林演艺厅:员林演艺厅是为员林地区推动艺术文化而建设,是一个多功能复合式的艺术展演场所。
百果山风景区:日治时期原为员林神社所在地,后来为镇公所以公共造产方式扩建为风景区。因栽种大片果园,故名为“百果山”。目前百果山上有忠烈祠、广天宫等知名景点,亦有高铁景观餐厅、土鸡城和多条登山步道,如万里长城步道系统的二百崁、三百崁及四百崁。其他步道有陇顶古道、藤山步道及卧龙坡。
登山步道:东北小岭顶,位于东北里。其他登山步道多位于百果山。
八堡圳:是台湾最古老的埤圳之一,是由施世榜筹款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