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地图
元阳县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状况
综合: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5102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7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094万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34175万元,增长24.1%;第三产业增加值59753万元,增长8.7%。第一产业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但是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竞争能力不强;能源供应持续紧张;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与经济增长不相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增长与低就业矛盾依然存在,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可持续发展任务仍然艰巨。一、农业和农村经济:“三农”政策加快落实,农业生产稳步发展。2008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1210万元,比上年增长24.8%。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发展良好,主要产品产量保持不同程度增长。畜牧业和渔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牧业产值34486万元,比上年增长32.1%,渔业产值23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肉类总产量达25057吨,比上年增长25.1%,其中:猪肉增长27.8%,牛肉增长4.2%,羊肉增长10.6%,禽肉增长6.8%。禽蛋产量达1018吨,比上年增长9.3%。水产品产量达2820吨,比上年增长12.8%。林业生产继续发展,天然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达19417公顷。实现林业总产值4257万元,比上年增加708万元,增长19.9%。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08年财政用于支农支出的资金达6726万元,比上年增长85.6%;农业机械总动力3600万瓦特,比上年增长5.9%;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5799吨,比上年增长1.2%;农村用电量2195万千瓦小时,增长8.1%。
二、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经济效益显著改善。全县工业克服原料不足、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工业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有企业改制步伐不断加快,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860万元,比上年增长3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3623万元,增长34.6%。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速度快于轻工业。全县重工业完成总产值25256万元,比上年增长68%;轻工业完成总产值12604万元,比上年下降5.5%,重工业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轻工业。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产值30175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受原料和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建筑业生产稳定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7055万元,比上年增长49.4%;全社会竣工房屋面积为1.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5%。
三、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投资结构呈现积极变化。2008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全县实际,及时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649万元,比上年增长66.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0265万元,比上年下降8%;集体经济完成投资1241万元,比上年下降18.7%;个体私营经济完成投资15040万元,比上年增长146.6%;其他经济完成投资49103万元,比上年增长192.7%。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8年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51万吨,全社会货物周转量5876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50万人,客运周转量2856万人公里,通车公路里程达1853公里,其中:国防公路里程175公里,占全县通车里程的9.4%。全县民用汽车(私车)拥有1813辆,比上年同期增加344辆。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0万元,比上年增长4.7%。电信业务总量6655万元,邮电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31.8%,人均用邮量达179元,比上年增长30.7%。
五、市场贸易: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市场需求稳中趋旺。2008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84万元,同比增长20.1%。按经济成份分:公有制经济实现零售总额9729万元,同比增长25.1%,其中:国有经济实现零售总额6753万元,同比增长30.5%;非公有有制经济实现零售总额29855万元,同比增长18.6%。按城乡分:县级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7192万元,同比下降15.8%,乡村级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22392万元,增长78.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总额14751万元,增长23.9%;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222万元,增长19.6%;其它行业实现零售额19611万元,增长17.6%。
六、旅游业:旅游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业稳步发展。2008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81876人次,比上年增长40.2%。其中:国外游客27305人次,增长62.8%。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39590.9万元,比上年增长41.7%。其中: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015.1万美元,增长38.8%。
七。财政、金融: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08年,全县经济在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0763万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1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地方财政支出完成54396万元,比上年增长35.5%。金融运行状况平稳。200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31122万元,比年初增长19%,其中:企业存款32856万元,比年初增长12.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80350万元,比年初增长12.6%,人均储蓄存款余额2054元,比年初增长10.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达47058万元,比年初增长7.5%。全县金融机构现金收入336624万元,现金支出388851万元,全县货币净投放52227万元。
八、教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教育改革稳步推进。200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7所,其中:普通中学17所,高级中学1所,职业初中1所,普通小学146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幼儿园18所。全县初中在校学生18493人,毛入学率达99.32%,巩固率达97.83%;小学在校学生41146人,入学率达96.02%,巩固率达99.99%,升学率98.99%。至2008年末,全县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总面积达34.2万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3.3万平方米,危房率为9.7%。
九、文化和卫生:文化艺术、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2008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人口覆盖率达94.3%,电视人口覆盖率为89%,有线电视入户率2.7%。卫生事业稳步推进。2008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19个,实有人数403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419张。卫生技术人员338人,其中医生142人。传染病发病率161.67/10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8.02%。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2008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395694人,比上年末增长2.4%,其中非农业人口20585人,增长1.8%。出生率13.86‰,死亡率6.76‰,人口自然增长率7.1‰。当年解决温饱人口1.6万人,年末贫困人口12.3万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水平继续改善。2008年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21851元,增长28.3%;农民人均纯收入1925元,增长10%。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2008年,全县有3084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收缴养老保险金额872万元,支出养老保险基金1230万元;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有3478人;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有3768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为4832人;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为981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15533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7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