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电子地图 > 红河州地图 > 元阳县地图 >
新街镇地图
新街镇相关地区地图:

经济来源

新街镇以农业为主,盛产蔬菜、大蒜等,是全国有名的粮烟育种生产基地之一,毗雄河以东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毗雄河以西主要以种植烤烟、亚麻等为主。目前全镇形成了烤烟、亚麻、制种、蚕桑、乳业、无公害蔬菜六个产业。在工业发展方面,全镇已形成一东一西两区格局,即东边海坝庄工业小区,西边亚麻加工区,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镇乡村公路主干道有27公里,形成了三纵(永增路、新北路、董和路)两横(西路、新街中路)的交通网络。小集镇建设稳步发展,全镇已形成以新街、海坝庄、西庄街等集镇为主,十字路、老炉厂街等一般小集市为辅的集镇体系,建成商业区贸易区0.86平方公里。

城乡建设

在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新街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桥南区征迁、旧城改造和城市示范村、农村示范村、农村整治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努力做到城镇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三兼顾”。现全镇已创建省级农村示范村2个、市级农村示范村1个、区级农村整治村3个,村主要道路硬化率和亮化率均达到100%,村庄绿化率达到38%以上;首个城市示范村花城名苑小区,一期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住宅全面完工,区块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桥南区盛乐安置小区一期工程开始施工;新建的长山农贸市场也即将投入使用,市场配套功能建设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新一轮发展中,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继金城路、三益线等道路建设之后,03省道东复线北伸、建设四路东伸工程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提升新街的区位优势。新街要融入萧山大城区、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更要站高起点规划、提高标准建设,以便更好地承接城市功能辐射、延伸产业集聚效应,为新兴的第三产业赢取更多的发展机遇。

花木产业

花木产业是新街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了多品种合理搭配、高中低立体种植、大中小规格齐全的生产格局。2005年,全镇实现花木销售收入7亿元,绿化工程额8亿元,花木种植面积达6.67万亩,花木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部分远销海外,并注册了“绿都”花木商标,编写了龙柏、桂花等地方标准,被评为“浙江省十强花卉乡镇”,新街花木产业协会也被评为全国百强专业协会。2006年3月,还成功承办了首届沪浙园林绿化产业高峰论坛和第三届萧山花木节,集聚了人气,活跃了市场。目前,以花木城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平台的“生态农业、观光休闲、种苗培育、花木配送”四大基地建设已初具雏形。一群在园林绿化产业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可以见证新街花木产业的独特优势:田文虎,萧山永和园林负责人,出资2300万元控股上海国企,并在北京顺义租地上千亩建立花木基地,抢占绿色奥运先机。管家昶,家昶园艺创始人,近30年来一直活跃在绿化工程及养护领域,承担着上海浦东一半道路的绿化养护工程。陈纪来,浙江省十佳农产品营销大户,一年四季无论谈季、旺季天天有苗销售,2005年苗木销售额达到5500万元。孙妙夫,绿源苗木配送中心负责人,被全国花协评选为“全国十大苗木经纪人”。李永法、王加良通过互联网将新街花木营销到了德国、韩国等地,打开了新街苗木的国际市场……,新街花木形成了集种植、营销、工程与养护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之路。新街花木经济正成为新街人的花木经济。目前,新街农民直接从事花木生产已超过2万人,人均年花木种植营销收益逾万元。全镇拥有三级以上园林施工企业17家,园林施工项目经理300多人,园林工程从业人员万余人,园林施工的范围从原来的江浙一带,逐步扩大到上海、北京、天津、山东、安徽、广西、江西、云南等全国10多个省、市,并形成了具有新街特色的稻草市场、运输车市场和短期劳动力市场。

人口数据

新街镇位于元阳县中部,距县城南沙30公里,交通方便,东接胜村,西连牛角寨乡,南与攀枝花乡接壤,北邻南沙镇。是元阳县哈尼梯田文化旅游核心区之一,旅游基础设施等城镇功能较为齐全,终日云雾缭绕,素有云雾山城的美称。全镇辖大田街社区、下节街社区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芭蕉岭、安汾寨、团结、百胜寨、陈安、土戈寨、水卜龙、妈拖、热水塘、新街10个村民委员会,76个自然村。2006年全镇总人口35013人,其中农业人口27289人,占总人口的78%;少数民族人口31274人,占总人口的89%。其中彝族16604人,占总人口的47.4%;哈尼族10707人,占总人口的30.6%;傣族2540人,占总人口的7.3%;壮族1261人,占总人口的3.6%;苗族66人,占总人口的0.2%;瑶族29人,占总人口的0.1%。

地理信息

新街镇国土面积105.73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峰峦叠嶂,者那河、麻栗寨河流经境内,形成两个热区河谷。最低海拔480米(者那河出口处),最高海拔2070.2米(利赤若白克),相对高差1800米,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32.4℃,最低气温-2.6℃,年均降雨量1397.6毫米,最高1942毫米,最低853.2毫米。全镇土地面积为168097.8亩,人均4.8亩。其中耕地52135.05亩,林地70868.3亩,牧草地8.2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64.8亩,交通用地1600.5亩,水域用地1254.3亩,未利用土地36073.8亩。2006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603.42万元,财政收入达143.58万元,人均纯收入1002元,粮食总产10773.7吨,人均有粮368公斤。

周边村落

辖新街、东沟门、柳巷、史家湾、郝家庄、邱家山、姚儿沟、庙川、核桃园、老庄、莱园、官村12个村。

人口

全镇有14个党支,14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74名(农村党员工232名,女党员224名);有12所完小,2所初级中学,在职教师303人,在校学生4110人;有镇中心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0个,个体诊所7个,共有医务人员47人;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室1个,电视覆盖率98%。民间传统工艺、手工艺品知名度不断增大,有马尾村的黄粉皮被列为民俗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艺对象;下坝庄的篾器编织和乐家营的黄芽韭,县内外享有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