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地图
榆林市相关地区地图:
古城魅力
全国第一批60个历史文化名城的老榆林城,历史上一直是“手工业工匠”的典型聚居区。古城内百业兴旺、一座座四合院百姓杂呈,和平共处。上千年历史中,伴随着各朝各代的经济发展与高度发达,“富甲一方者”屡屡见史。左近却竟没有一处地主庄园,可供贪婪的暴富者和失德人士存身!,史传著名的榆林手工业界领袖,是唐朝时代中央级别的全国领军人物。那是在我国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时。为防甘青的羌人归附吐蕃灭亡大唐,中唐名将宁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请上诏恩准,收降不停地流窜寇边的党项羌人。总计30万的党项族拓跋(秃发)氏遂被迫归顺,从此定居陕北。由唐中央派出的工部尚书路嗣恭、匠作少监梁进用在培训、管理并监护党项羌的年月中,成为了古城榆林最早的优秀市民。他们在榆林老城至今留有后裔!(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位于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鄂尔多斯市,南接本省延安市。黄河沿东界南下涉境270多公里,明长城横贯东西700多公里。地域东西长385公里,南北宽约263公里,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平均海拔1000至1500米。境内有大小53条河流汇入黄河,主要是“四河四川”:无定河、秃尾河、窟野河、佳芦河,皇甫川、孤山川、清水川、石马川。北部沙区有200多个内陆湖泊,红碱淖是陕西最大的内陆湖泊,总面积6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0亿立方米。榆林气候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较差大,无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0℃,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50天左右。气象灾害较多,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霜冻、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发生,尤以干旱、冰雹和霜冻危害严重。
(行政区划人口状况),全市辖榆阳、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横山、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子洲共1区11县,222个乡镇,5625个行政村。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人口337万,其中城镇人口50.5万人,占15%,农业人口286.5万,占85%,人均国土面积19.4亩。全市有24个少数民族,共1984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定边、靖边两县。
(历史沿革名人辈出):榆林春秋为晋,战国归魏,秦统一六国后为上郡地。东晋时匈奴人赫连勃勃在榆林西部建都统万城,国号大夏。唐及五代时没夏州、银州、麟州、府州、绥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宋朝时榆林被北宋、西夏和金国反复争夺占领。明朝设榆林卫,为边防九边重镇之一。清朝设榆林府,民国设榆林道。建国后,榆林为地区建制,先后设有专员公署、行政公署,2000年7月改为地级市。历史上,秦朝扶苏、蒙恬,汉朝李广,唐朝尉迟敬德、郭子仪,宋代范仲淹、杨家将、折家将,明朝余子俊等名将曾镇守于此。本市先后涌现出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西夏王朝建立者李继迁、北宋杨家将杨继业、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重要英雄人物。榆林人民具有光荣的斗争传统,明末,由王嘉胤、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率领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被1948年东渡黄河前的毛泽东同志赞誉为“陕北农民的光荣”。1900年8月,本市三边(定边、安边、靖边)爆发了义和团反天主教的斗争,一直延续到1946年三边解放,是中国历史时间最长的反教与反蒋斗争。
公交路线
一路麻地湾——三岔湾,麻地湾—王家楼村—麻地湾驾校—长途汽车北站—市一中—新建北路--古城中路—鸳鸯湖公园--公交公司--工商银行--财政局--水利商场--军分区—世纪广场—钟楼巷--新楼巷--保险公司—长途汽车站—凌霄广场—市发改委—榆阳区委--电管局—榆林六小--榆林二中--榆佳路—开光路--中医院--羊毛衫厂—农科所--天然气化工厂家属院—交通工程公司—天然气化工厂—氮肥厂—水泥制管厂--三岔湾村,共35站,全长15.5公里,夏季:早班5:30晚班:20:30(末班),冬季:早班5:40晚班:19:30(末班)二路美好家家居---榆林学院附中,美好家家居--烟草公司--治沙所--苏州中学--好日子购物广场--建安路--芹涧路--中行—金花购物广场--水利商场--军分区—世纪广场--钟楼巷--新楼巷--保险公司—长途汽车站—区运管所--交警二大队--榆兴桥--二毛纺厂--艺术团--柳营路--青山路--保宁路--人民路--榆林学院—榆林学院附中,共28站,全长9.8公里,夏季:早班6:00晚班:20:40(末班),冬季:早班6:00晚班:20:00(末班)
三路广济大厦---马家圪堵,广济大厦—广榆巷—第二幼儿园—国税局—加气站—榆林小吃街—食品厂家属院—北岳庙村—镇北台—头道河则—榆卜界—牛家梁乡—郭家伙场--马家圪堵乡,共14站,全长25公里,广济发班:早6:20(第一班)晚:20:00(末班),马家圪堵发班:早6:00(第一班)晚:19:00(末班)
四路无量殿--海龙福园,无量殿--五金厂--望湖东路--惠丰小区--民生建司--区党校—榆阳区党校--东岳路—公交公司--古城中路--鸳鸯湖公园--公交公司--工商银行--财政局--水利商场--军分区--世纪广场--钟楼巷—新楼巷--保险公司--长途汽车站--凌霄广场--四小操场--市运管处--东沙医院--兴中路—无量殿,共26站,全长7.6公里,夏季:早班6:02晚班:20:52(末班),冬季:早班6:20晚班:19:30(末班)
五路麻地湾—西部三辰建材市场,麻地湾—王家楼村--麻地湾驾校--长途汽车北站--国税局--第二幼儿园--广榆巷--广济大厦--电力工委—阳光汽贸—钟楼下巷—凯信大厦--区运管所--凌霄广场—医科所—校场路—市委家属院--市公安局--区法院--永济桥--荟景家园--邮电大楼--长庆采气二厂--科技示范园—农场--环保局--开发区管委会—区检查院--新榆林中学—明珠大道--西部三辰建材市场,共32站,全长16.5公里,夏季:早班5:56晚班:20:24(末班),冬季:早班6:12晚班:19:30(末班)
六路火车站--北郊电厂,火车站--建榆路—榆林七中--文化路—长乐路—市人大--保宁路--好日子购物广场--建安路--芹涧路--中行--广济大厦--广榆巷--第二幼儿园--国税局--东岳路—榆阳区党校--福利院--...--北郊电厂,共15站,全长7.2公里,夏季:早班6:08晚班:20:30(末班),冬季:早班6:24晚班:18:30(末班)
七路火车站--七只羊二厂,火车站--建榆路—榆林七中—文化路--柳营路—长乐路—康复医院--榆兴桥--交警二大队—区运管所—凌霄广场—医科所—校场路—市委家属院—市公安局--电管局—榆林六小—榆林二中--榆佳路—开光路--中医院--七只羊二厂,共21站,全长7.9公里,夏季:早班6:20晚班:19:40(末班),冬季:早班7:00晚班:18:20(末班)
八路芹涧路口—马家峁,芹涧路口—幸福家园—麻地湾驾校—王家楼村—210国道—榆靖高速收费站—谷地峁村—榆阳区电视台—贾家河村—张家湾村—水掌村—芹河乡政府—马家峁乡,共13站,全长18公里,夏季:早班6:20晚班:20:10(末班),冬季:早班7:00晚班:19:00(末班)
九路金刚寺村—青云金刚寺村--...--凌霄广场—市发改委—榆阳区委—电管局—榆林六小—榆林二中—榆佳路—加气站—跳沟村—青云乡政府--郑家川--宣沟,共12站,全长12公里,夏季、冬季:早班7:20晚班:18:40(末班)
十路王家楼—草海则新区,王家楼—幸福家园—芹建路—中行—电力工委—阳光汽贸—钟楼下巷—新楼下巷—凯信大厦—交警二大队—榆兴桥—康复医院—长乐路—市人大—保宁路—文化路小学—建榆路—保宁西路—青山西路—火车站—沙河路口—沙河加气站—市财政局—榆林林校—苏庄则路口—苏庄则新区—友谊北路—圣邦工贸—友谊南路—开发区电厂—草海则新区,共31站,全长14公里,夏季:早班6:15晚班:20:20(末班),冬季:早班7:00晚班:19:20(末班)
十一路镇北台--西部三辰建材市场,镇北台—北岳庙村--食品公司家属院—榆林小吃街--加汽站—国税局—第二幼儿园—广榆巷--广济大厦--电力工委—阳光汽贸--钟楼巷下巷--新楼巷下巷—凯信大厦--交警二大队--榆兴桥--二毛纺厂--二毛纺厂西门--幸福路--榆林建设局--榆林六中--市交通局--邮电大楼--长庆采气二厂--华栋中学—榆神煤炭公司—明珠大道--阳光广场,--西部三辰建材市场,共29站,全长18公里,夏季:早班6:12晚班:19:56(末班),冬季:早班6:44晚班:19:08(末班)
十二路天然气化工厂--榆林中学西,天然气化工厂--交通工程公司--杏墕村--农科所--羊毛衫厂--正大技术学院--开光路--榆佳路--榆林二中--榆林六小--永济桥东--永济桥西--荟景家园--友谊路--邮电大楼--采气二厂--联通公司--榆神煤炭公司--市委--区公安局--区检察院--榆林中学西,共22站
十三路:麻地湾--榆林中学,麻地湾-210国道-清苑路-榆林学院-榆林学院南门-榆林学院-人民路-保宁路-青山路-柳营路-艺术团-出入境检疫局-幸福路-国家粮食储备库-市建设局-榆林六中-市交通局-邮政大楼-长庆采气二厂-联通公司-公安局-区检察院-榆林一院-榆林中学。
行政区划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榆林市辖1个市辖区、11个县。榆林市面积43578平方千米,人口360万人(2010年)。榆阳区面积7053平方千米,人口51万。邮政编码719000。区人民政府驻火车站广场北侧。神木县面积7635平方千米,人口41万。邮政编码719300。县人民政府驻神木镇。府谷县面积3212平方千米,人口23万。邮政编码719400。县人民政府驻府谷镇。横山县面积408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719100。县人民政府驻横山镇。靖边县面积5088平方千米,人口32万。邮政编码718500。县人民政府驻张家畔镇。定边县面积6920平方千米,人口33万。邮政编码718600。县人民政府驻定边镇。绥德县面积1878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718000。县人民政府驻名州镇。米脂县面积121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718100。县人民政府驻银州镇。佳县面积2144平方千米,人口26万。邮政编码719200。县人民政府驻佳芦镇。吴堡县面积428平方千米,人口8万。邮政编码718200。县人民政府驻宋家川镇。清涧县面积188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邮政编码718300。县人民政府驻宽洲镇。子洲县面积204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718400。县人民政府驻双湖峪镇。*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10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1)》,人口截至2010年底。*榆林饮食
榆林饮食在中国具有很高的地位。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造就了这里丰富多元的饮食文化,在市区和各县、乡以及主要景区附近大小酒店、餐馆林立,相当普遍。榆林本地特色风味有:羊肉系列(如烤全羊、烤羊肉、炖羊肉、羊杂碎等)、荞面系列(如荞面饴馅、荞面讫铊)、小米、豆制品系列(如豆腐宴、水煮豆腐)、土豆系列(如土豆宴)、红碱淖特色水煮鱼等。豆腐:榆林豆腐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明代,榆林古城为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大,兵民日益增多。由于塞外副食品缺少,居民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食用。食之白嫩、细腻,味香可口,与外地豆腐就是不一样,慢慢就成为军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食品之一。榆林豆腐吃法也比较多样,有烩豆腐、炸豆腐、炒豆腐、清蒸豆腐等。特别是炸豆腐奶,色黄、皮脆、肉嫩、味香,真是色、香、味俱全,入口不腻,百吃不厌,是豆腐菜中的上品,为酒席上款待嘉宾的上等名菜。这儿“豆腐宴”,更是中外美食家的欢迎。
马蹄酥:马蹄酥是榆林县的的风味小吃。用油、糖、水和面,揉团擀薄切片做成马蹄状,入油锅文火炸成。甜香酥松,是馈赠亲友和宴席上的佳品。马蹄酥制作时将饼贴在竖炉壁上烘烤,饼呈马蹄形,故称。清代诗人就写过“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赞美马蹄酥的诗句,说明它历史悠久并受人赞赏。马蹄酥是外出旅行喜带的轻便食品。它是燥热物品,饴糖又有营养,用麻油炸过,又是妇女“坐月子”的热补品。
手抓羊肉:榆林定边县紧靠内蒙古,受蒙古族生活习俗的影响,这里也有吃手抓羊肉的习惯。手抓羊肉,就是将羊肉按个人需要量,切成大块,做好标记,置入锅中炖熟,每人拿上标有记号的大块肉。即便是白水煮食,也清香可口,味美不膻。
定边羊羔肉:定边羊羔肉也叫崽羔肉(滩羊羔出生40天左右的公羊),这个风味小吃是定边人待客的上等菜,古今有名。羊羔肉的做法有两种:一是清蒸法,即将羊羔肉带骨肉剁成一寸见方的块,将清油至锅中烧七八成熟,放入花椒面、姜丝、蒜片、葱丝等,爆出香味,投入肉块,用旺火烧约10分钟左右,待肉块呈白色状,加入面酱,再烧二三分钟,待锅中水干(肉本身水)后,将肉置入盆内或碗内,入笼蒸熟,撒上味精、芫荽即可食用。这种吃法最佳,味道鲜美,酥嫩清香,久吃不厌。二是清炖法,将肉块投入烧至七八成熟的油锅里,烧10多分钟,待肉质呈白色状,加面酱再烧至肉本身水分消失,再加温水、盐等,用温火炖1小时左右,放少许味精、葱丝、芫荽即成。
菊花锅:菊花锅是榆林市的传统名菜点,花卉入菜在我国历史悠久,菊花做菜更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屈原早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咏。唐元结《菊谱记》中记载:“在药品是良药,在蔬菜是佳蔬”。古人吃菊的方法很多,隋唐时代,宫廷御膳在火锅中防止鲜汤、鱼丸、鲜肉、鸡脯,把菊花掰撕成瓣,盖锅闷煮,片刻可食汤鲜肉嫩兼有花香,相得益彰谓之“菊花锅”。
榆林拼三鲜:主料:猪肉、羊肉、鸡肉。配料:水木耳、水黄花、海带丝、韭黄、菠菜等。制法:1、将熟猪肉切片,红烧红焖各半,洋芋炸成片,粉皮切成条。2、用生肉加调料制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块。3、待肉汤加水烧开后,放入猪肉、羊肉、鸡肉、丸子、酥肉块、粉皮、水黄花、海带丝等一起煮开即可。特点:色泽鲜艳、醇香味浓。
羊杂碎:榆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其中有绥德式的油旋、清涧的煎饼、镇川的干烙、定边的养面饸饹等,特别值得品尝的是羊杂碎(也称羊杂烩),是由羊的血、心、肝、肺、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得此名。羊杀后其内脏均以副产品处理,因此,也有“羊下水”的俗称。
黄米馍馍:“黄米馍馍老酵头”,这是清涧河流域的婆姨们嘴头上最爱说的一句话。意思大致就是说,黄米馍馍蒸得好与坏,那发面时的一份酵子是起着关键的作用的。可是,这黄米馍馍是清涧人过年时所吃食的一种年茶饭。年关将近时,把家中新碾的黄米拿出来一两斗,在清水中泡一夜,到第二天太阳下来时,把从清水中已捞出来一两小时的黄米,在大碾子上一遍一遍碾成黄米面,再加进那个非常关键的“老酵头”,在很热很烫的大炕上包上被子好好发一夜。这么着,次日早晨老公鸡一叫,就可以蒸黄米馍馍了。
传统十二件菜:座盘(凉盘)1、三鲜;2、菠菜炒肉丝;3、鸡羹;4、白面子(或清真羊肉);5、八宝饭;6、四喜丸子;7、户辣鸡;8、肚丝汤;9、炸格丸子;10、黄花汤(金针汤)11、红炖(或棋盘肉);12、海带汤(注:座盘为佐酒菜,正式菜为十二样,故称十二件)。按所排次序上菜,另有一碗大米饭,最后上一海碗高汤。每桌座六人,清末以来榆林城举办婚礼待客食品为十二件,一直流传至今。
地理地形
地质构造单元上属华北地台的鄂尔多斯台斜、陕北台凹的中北部。东北部靠近东胜台凸,是块古老的地台,未见岩浆岩生成和岩浆活动,地震极少。地势由西部向东倾斜,西南部平均海拔1600--1800米,其他各地平均海拔1000--1200米。最高点是定边南部的魏梁,海拔1907米,最低点是清涧无定河入黄河口,海拔560米。地貌分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是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面积约15813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36.7%。得到治理的沙滩地郁郁葱葱;海子(湖泊)星罗棋布。南部是黄土高原的腹地,沟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面积约223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51.75%。梁状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白于山区一带无定河、大理河、延河、洛河的发源地。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11.55%。地势高亢,梁塬宽广,梁涧交错、土层深厚,水土侵触逐步得到治理。榆林民俗
简介:榆林的风俗有古朴的传统,山区的农民修窑洞时,先请阴阳先生看地势山形,定方位、择吉日。窑洞的样式多而且讲究,门面用细凿凿出,窑前有穿廊和雨盆。窗棂曲直交错,长短相间,组成各种美术图案。城里的有钱人家住高屋脊大瓦房,一进两开,穿廊虎抱,雕棱绘彩。更有大户人家,门前树旗杆,蹲石狮,大门水磨砖砌门楼,有照壁,二进中有月亮门,分前后院,前院是书房,会客室,后院是家眷。榆林的气候四季明显,春秋温差大多风沙,民谚说:“早上棉袄手套,中午单衣草帽,晚上风镜口罩”,又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饮食:在饮食习惯上,南北不同。北草地的群众爱吃炒米、奶茶、酪饼子,酥油、黄米饭、猪肉熬酸菜。西面的三边人爱吃燕面炒面、荞剁面、羊羔肉、尤以荞面食品作法很多,如剁面、饷、搅团、圪、凉粉、碗等。东南面人爱吃豇豆钱钱饭、揪面片。民间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如子洲“果馅”,米脂“驴板肠”,绥德“黑粉油旋”,镇川“干炉”,佳县“马蹄酥”,榆林“炸豆奶”,神木“粉皮”,清涧“煎饼”,府谷“果丹皮”都有其独特风味。另外还有羊杂碎、粉浆饭、拼三鲜、黄酒、麻汤饭等都是在别处难以吃到的。榆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虽有一些迷信色彩,但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送穷鬼、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二老鼠嫁女,十五元宵节。到了元宵这一天,喜庆活动到了最高潮、闹秧歌、转九曲、观灯、垒火塔塔、放焰火,锣鼓鞭炮、哨呐秧歌,到处是火树银花,欢声笑语,红火热闹。正月十六“燎百病”,家家户户在院里燃火堆,燎衣物,大人小孩跳跃火堆,祈求吉祥。二月二龙抬头,早上吃龙眼窝窝,全家人分吃馍块叫“咬鼍头”。室食清明吃“摊黄”。北部各县用面捏成青蛙、蛇、鱼、雀等动物,寓意万物复苏。五月端五吃棕子,门前插艾叶、菖蒲避邪。六月六,新麦登场,农家尝新。七月十五中元节,农人携瓜果上坟,五更在地里选择庄稼长得最好的地块悬黄白纸幡,预示丰收。八月十五中秋节,合家团圆赏月吃月饼,瓜果。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十一月冬至熬猪羊骨头叫“熬冬”。腊月初八,吃焖饭称为腊八粥。腊月二十三送灶君,旧时用糖粘灶君牌位,以盼望灶君大王“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二十三过后,人们就开始筹备年货,忙碌地准备过年了。年三十除夕,早饭后祭祖上坟,回来后贴对联,挂红灯、垒火塔塔、点长夜灯、合家欢乐吃年夜饭守岁,给小孩枕下放压岁钱。
婚礼:在礼俗方面,有特色的要数结婚,合龙口两件大事了。榆林解放前普遍实行早婚,双方择亲讲究门当户对,讲人品,重八字。择亲还有不能倒向骨肉之说法,即妗子不能作婆,同族五服内不能结婚。姑姑姨姨作婆也有“姨姨作婆,刀类相磨”,姑姑作婆,一世不和的说法。男女娶嫁时举行婚礼,新人坐帐后要绞去“黄毛”叫“开脸”,将男女头发搭在一起梳一梳叫“并头”,从此成为结发夫妻,然后交换酒杯喝交杯酒。这都是古代婚礼的遗存。
建筑:修窑盖房举行合龙口仪式。盖房上梁,修窑过顶临结束时,要请阴阳先生选定吉日良辰,张贴对联,届时鸣放鞭炮,鼓乐齐奏,一匠人手端一个盛有五谷和碎馍块糕片的碗,边撒边唱,掌线大师傅手搭一块红布,在“龙口”放进五谷、五色丝线、五色布条、五色石子,笔砚书籍之后,迅速把砖或石砌上,“合龙口”仪式结束。主人搬进新居,当邻居新友赶来祝贺叫“暧窑”。大多在晚上举行宴席,亲朋好友带着礼物赶到主人家,主人早已门外相迎,鸣放鞭炮,气氛热闹宾主落座后,主人以美酒佳肴招待,大家边吃喝边说笑,有时喝酒曲助兴,欢声笑语,夜阑方散。榆林的风土人情纯朴而古老,折射出陕北人民勤劳俭朴,忠厚善良的传统美德其内函丰富的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