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镇地图
玉田镇相关地区地图:
整体规划
城镇概况:玉田镇位于长乐市域的西南部,距长乐市区约15公里,距福清市区约27公里,到福州市约37公里,距营前港码头约11公里。玉田镇南与福清市交界;北与长乐市首占镇、鹤上镇毗邻;东与罗联乡、古槐镇接壤;西与闽候县交界,镇域范围内群山起伏、峰峦叠障。玉田镇全镇面积54平方公里,至2006年底全镇人口38996人,下辖11个行政村(分别为玉田、桃源、东渡、坑田、琅峰、琅歧、阡仲、大溪、西埔、长青、西社)),共11082户(含镇直机关)。镇政府驻地玉田村,现状建成区约70.88公顷,镇区人口9073人。城镇发展战略::(1)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垒大工业发展基础,深化“项目带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3)强化商贸旺镇建设,着力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档次。
镇域体系等级结构与职能分工::玉田镇域体系结构概括为:一心两区。(1)一心:即城镇建设核心地带,是镇政府的在地。是本镇的行政、商贸、文化、交通及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远期末城镇人口约2.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约221.25公顷。(2)两区:由东部的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区、西部的生态农业发展区。东部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区:包含了玉田、桃源、东渡、长青、西社、坑田六个别行政村。以规划镇区为主,拟建设成为镇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区,应充分利用新长玉线、青闸线进行综合开发,重点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工业、商贸业,综合开发生活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不断强化其中心职能作用,建成工贸结合的生态型城镇。西部生态农业发展区:包括了琅峰、琅岐、阡仲、大溪、西埔五个行政村,以种植白地瓜、马铃薯、蒜头等为主,以琅峰村、大溪村为中心村。2、等级规模结构与职能分区(如下表),等级数量(个)人口规模(万人)行政村名称职能,镇域中心12.5玉田规划镇区镇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心村20.5~0.8琅峰村、大溪村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重点配量的乡村居民点。基层村40.1~0.5琅岐、阡仲、坑田、西埔农村一般居民点。
城镇规划区范围::本规划管理区范围以城镇总体规划布局所涉及的3个行政村(即玉田、桃源、东渡)行政区域为界。
城镇性质::玉田镇区的城镇性质宜确定为: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贸生态型城镇。
城镇规模::1、人口规模:玉田镇区近期人口按1.6万人控制,远期按2.5万人控制。2、用地规模:近期建设用地规模131.6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82.3平方米;远期建设用地规模221.2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88.5平方米。
镇区用地发展方向及发展用地选择::从镇区四周地形来看,沿南面发展受到高山地形的限制,镇区北部地形较为平坦,但分布有大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近期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可能发生较小。另外镇区西面,工业基础较好,地势平坦,适宜发展工业用地。从以上分析来看,玉田镇区的发展方向应为“东扩西进”。
用地布局结构::镇区远期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轴三组团”。“一轴”即:旧龙玉线城镇发展轴,通过轴线两侧的城镇公共建筑的建设带动整个城镇新旧区的协调发展。“三组团”分别为:镇核心组团:未来镇区行政、商贸设施最集中地区。规划以旧龙玉线为发展轴线,布置行政、文化、娱乐医疗设施等公建设施,结合公园绿地建设现代化风貌的镇区公共中心。西北工贸组团:发展特色产业为主的工业产业集中区。东北居住片区:远期在本组团内设置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是远期玉田镇文化、体育设施最为集中的地方。
道路交通规划::规划镇区主干道构成“二横一纵”的道路格局。二横:旧龙玉线和北环路,一纵:工业区东路,根据城镇用地布局的特点,以及城镇道路性质和功能,把城镇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城镇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其中主干道红线宽度为26~24米,次干道红线宽度为18~12米,支路红线宽度为10米。
近期建设规划::(1)建设规模和规划年限,镇区近期人口规模为1.6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31.68公顷,人均建设用地82.3m2/人;近期期限为2007—2010年。(2)建设重点,1、居住用地建设:近期住宅建设可采取开发居住示范小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积极创造条件,转变镇区居民“住房”观念。2、公共设施建设:近期建设重点主要沿旧龙玉线两侧。同时推动中心区周边商住用地的开发建设,改建玉田市场。3、道路建设:继续完善现有道路的路面建设,使道路建设超前于其他经济建设和用地开发。同时修建汽车站和停车场,加强镇区与长乐城区和其他乡镇的经济和交通联系。4、绿化用地建设:推动莲柄港水系玉田段清淤整治工作,加强沿溪两岸绿地建设,逐步形成滨水生态景观带;逐步控制周围山体、绿衣保障线,保护山体植被和自然轮廓。
综述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把项目建设放在首位,狠抓各类项目用地,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重点工作情况如下:狠抓中心,强力推进:一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镇域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坚持以项目建设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水平,狠抓项目用地、项目落成和项目增效三个重点,使镇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一是项目用地得到有力保证。为确保项目建设用地,我们集中精力,千方百计,攻坚克难,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疏通群众思想,排除各种干扰,先后完成了县农产品交易中心、卧龟山绿色生态园、垃圾填埋场等项目、县城文明街、振玉路、旭升南路修建等市政重点工程、营房、城六、城三部分旧城改造征地、县屠宰厂、气象观测站搬迁共涉及26个村1200多亩用地任务,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市政重点工程建设和旧城改造开发。二是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年我镇共有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9.1亿元。截止目前,已经完成投资6.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总投资1.7亿元的河北中钢二期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兴宇橡塑丁基内胎项目目前已完成投资;总投资1.4亿元的唐山晶源裕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预计2008年6月底竣工;总投资1.1亿元的唐山兰昊纺织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0万元,目前该项目厂房已经封顶,设备陆续进厂安装。此外,投资6500万元的清方环境脱硫、投资5000万元的中实公司橡胶粉等12个千万元以上项目正在按计划施工建设。同时我们努力抓好本镇园区建设。对马头山、邦道庄两个工业小区,累计投资200万元完善了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帮助协调解决资金、信贷,办理各项手续,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目前两个园区入区企业达13家,全年实现产值2.6亿元,利税3800万元。三是骨干产业效益显著。对重点企业实施扶持、服务和保护措施,镇专门成立了项目服务中心,配齐配强专业服务人员,落实领导干部和相关人员分包联系重点企业、项目制度,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为企业协调解决资金、信贷,办理各项手续,使企业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杭萧钢构、兴宇橡塑、胜利印机等企业产销平衡,效益显著,为镇域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7.8亿元,同比增长32%。
调优产业,完善设施: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目标,以实事工程和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创新思路方法,强化工作措施,有效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水平。一是无公害蔬菜产业日趋成熟。一年来,我们继续以林东万亩蔬菜基地为示范,积极推进特色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全镇无公害蔬菜种植总面积已达到2万亩,其中温室大棚1500亩,大棚1万亩,中小棚5400亩,地膜7600亩,主要分布在陈府、唐庄、前街等15个村,主要品种有甘蓝12000亩,土豆3500亩,架油豆7500亩。同时镇成立了蔬菜协会,建立了由125名致富能手组成的经纪人队伍,注册了“玉康”商标,实现了蔬菜营销专业化,今年以来的蔬菜外销量和收入同比增加40%。二是畜禽品种结构得到巩固。突出发展奶牛生产,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禽,提高规模化、集约化饲养水平。在奶牛养殖方面,主要以晨捷奶牛养殖基地、琵琶营奶牛养殖场为载体向周边村辐射带动,目前全镇奶牛存栏量达到了800多头。在瘦肉型猪产业上,主要以马庄子、庙东、庙西等村的养殖小区为载体,辐射带动全镇的瘦肉型猪产业发展,目前全镇生猪存栏量达3万多头,生猪出栏达6万多头,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三是为民办实事工程深入实施。全年投资70多万元,实施村村通联网工程,建成八里庄等16个村4条共4700米线路;投资90多万元,建设沼气池520个;投资46万元启动了东沈庄、白庄子2个村的人居饮水工程。四是文明生态村建设成效明显。全年创建周庄、西蒙各庄两个市级文明生态村,田水园、小山头两个县级文明生态村,共投资265.6万元完成道路硬化2.63万米,铺设排水管道1.6万米,栽植树木2.2万株,清理各类柴草垃圾2960立方米,安装路灯150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攻坚克难,集中整治:一是县城重点工程稳步推进。2007年县城重点工程有2900延长米的文明街建设、1100延长米的振玉路建设、800延长米的和平路建设和占地10亩的旭升南路拓宽拆迁等重点工程。二是拆违拆迁任务全面完成。在全县拆违拆迁集中活动中,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登门入户,讲清政策,亮明态度,引导和教育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拥护拆违拆迁工作,圆满完成了1155户拆违拆迁工作任务。其中,城区直接拆违拆迁236户,拆除违章建筑1万平米;配合拆违拆迁139户,近7000平米;清除建筑垃圾近5800多立方米。三是城镇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治理。全年我们以整治城乡卫生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落实领导分包各村区段责任制,广泛发动,共计出动车辆800多台次,清理垃圾2300多吨,对城区周围主要公路沿线村庄建筑物外墙2万多平方米进行了粉刷,使城容村貌大为改观。
健全网络,创新机制:发展党员工作:以县委组织的“攻坚月”活动为契机,在全镇65个村切实开展了推荐非党优秀青年活动,共推荐非党优秀青年482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74名,有效解决了农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立工作:目前,诚毅电子、星冠水泥、鑫达橡胶、裕兴玛钢、道诚管业、金利冷轧、玉松玛钢、焱佳科技、凯兴饲料、福利铸钢、万顺加油等12家企业已全部建立党支部。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先后组织4批农村干部分别到县委党校进行封闭式的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镇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对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的教育,使农村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职责义务,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实现跨越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完成了贾庄、真武庙、安王庙、董庄等4个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加强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认真开展了“六个一”活动,深入推进“234”工作机制和农村党员干部承诺制,覆盖率达到95%。
统筹并进,争先创优:计划生育工作:全年狠抓四季普查、中央《决定》宣传月、大上节育措施、社会抚养费集中征缴和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五项专项活动,有效地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保持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2007年全镇政策生育率达99.18%,较县达指标高1.18个百分点,全面完成县达人口计生各项指标。民政工作:向民政局申请资金6万元,为7户贫困危房户进行房屋改造,翻建9间,维修12间,办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60户,农村低保总数达到587户,年底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7.1万元,办理五保151人,年发放资金38.1万元,大病救助14户,报销金额3.6万元。教育工作:一年来,我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县前列,中考优秀率、合格率、参考率、在读率、升学率都名列全县乡镇中学首位。财务管理工作:从强化村级资金管理入手,落实超千元开支或生产性开支申请报批制度;加大财务监督审计力度,严格落实月报帐制度;同时,加强对财会人员学习培训,提高了财会人员业务水平,推动了农村财务工作正常运行。新农合工作:2007年度全镇新农合参合农民达56240人,参合率达98.7%。此外,土地、司法、文化、社会治安、民兵武装、工会、青年团、妇联等各项工件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全面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1953年建城关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设城关镇。1988年更名玉田镇。1997年,面积94.8平方千米,人口9.2万。2002年,面积90平方千米,人口10.04万,辖21个社区、7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无终街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