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枣庄市地图 > 薛城区地图 >
张范镇地图
张范镇相关地区地图:

社会事业

投资250万元,建设了汤庄、黑石岭联校和香城小学。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镇参合率达到95%。投资8万元,加大有线电视入户进度,全镇16个村全部接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5%。投资140余万元,完成大甘霖、小屯、南于三村自来水改造。投资160万元,高标准改造装修了镇计生服务站;深入开展计划生育集中服务和集中整治活动,推动了人口计生工作健康稳固发展,承办了3次省级现场会,得到上级领导一致好评。全面启动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完成投资800余万元,修铺户户通水泥路90余公里。投入60余万元,对镇老年公寓和两个村级老年公寓进行扩建,并为镇敬老院安装了暖气;实施农村救助工程,累计发放物款20余万元。深入开展“平安张范”创建活动,完善了各村的群防群治网络;实行矛盾隐患月排查制度,加大了对厂矿企业安全检查力度,全镇社会稳定,政治安定,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计生工作

张范镇计生办成立了“零距离”宣传服务小组,对不同知识需求的育龄群众分类施教。张范镇在“关爱女孩行动”中采取一系列措施,真正让独女户、双女户家庭在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张范镇计生协会充分发挥协会会员民主参与与民主监督的作用,建立起“五进无比”的工作机制。张范计生办在每年的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查体中实施了“一人一档一处方”的服务措施,使全镇育龄妇女真正享受到优质服务带来的实惠。张范镇深化计生人员的服务培训和素质训练,使全镇形成了一支素质过硬、稳定的计生队伍。张范镇计生办组织村计生专职主任和工作人员学习了有关优质服务和村民自治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

旅游资源

杨峪风景区杨峪风景区坐落在薛城区张范镇境内,位于枣薛经济带中间结点、枣薛光明大道路南五华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风景区内共有白山、屋山、皇山等大小山头七座,总面积一万多亩。这里三面环山、出川口被一座长500米的大坝拦腰截住,形成了百亩水面、千亩平川、万亩原始森林的自然景观。杨峪泉水众多,有龙井泉、老泉、筛子泉、刘泉等,其中龙井泉景观独特,每当夏季雨后,泉池上空便会出现七色彩虹,极具观赏价值。杨峪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汉代的古墓群到明朝皇帝的点将台,乃至满清遗风,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为了加快杨峪风景区的开发进度,2006年底与山东泉兴矿业集团公司签订了开发合同,计划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对杨峪风景区进行全面综合开发,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对现有景点进行包装,对新景点进行开发,加快建设道路、纪念亭、宾馆、娱乐、购物等基础设施,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通过3—5年的努力,将杨峪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娱乐中心。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接待各地游客20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安排剩余劳动力400余人,并将极大的改善城区周边的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同时,能够带动周边各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农民持续增收。

新农村建设

张范镇不断加大科技富农力度,先后投资5000万元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入手,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力推动了该镇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首先是加快了农村沼气建设。在区里为建池户每池配套管道、灶具、垫付工钱的基础上,再为建池户每池给予500元的奖励补贴,有条件的村为建池户每池再奖补200元,以大甘霖村、袁庄村、汤庄村等市级文明生态村为重点,以点带面,大力抓好沼气池建设示范推广工作。每个沼气池年产沼气380至450立方米,产沼肥10吨,可为每户群众每年增收节支2000元左右。2007年以来,全镇有近300户农民建起了沼气池,镇里补贴资金达10余万元。二是加大了镇村文体设施建设,启动了“科技文化书屋”工程。“这里原来是一片垃圾场,一到夏天就臭味难闻,自从建了健身广场,这里环境也好了,我们平时也有了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东夹埠村的王大爷指着一排排漂亮的健身器材高兴地说。该镇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村创建,目前,全镇完成活动场地硬化3000余平方米,建设镇级体育文化广场一处,村级体育文化广场5处,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阅览室、远程教育中心,为广大群众学习、休闲、健身、娱乐提供了场所。三是全面启动了户户通道路硬化工程,为方便群众出行,目前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修铺户户通水泥路90余公里,镇里投入户户通道路奖补资金达20余万元。为了改善村容村貌,该镇以环村林带建设为重点,搞好街道、庭院的绿化,做到村户结合、绿化与美化结合。截至目前,全镇共新建花池120个,清理垃圾堆、粪堆、柴草垛290多个,新装路灯160余盏。现在,村民们走上了干净的水泥路,用上了清洁的沼气,村里建了“科技文化书屋”,开通了远程教育网,不但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而且村民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文化、教育、信息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