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所镇地图
中所镇相关地区地图:
旅游景点
中所古镇:中所古镇类似北京胡同。由青石或水泥铺就的路面已破损不少,露出碎石沙土。两旁民居多为土墙或木板结构,有临街开门的,亦有一门进去别是天地的四合院,天井虽是内地常见的那种方形,但头顶上却是由小青瓦围剩的一个直径一米多的天窗。这种上圆下方的结构,除了遮挡大凉山强烈的紫外线外,恐怕也含有古老传说中天圆地方的意思。中所古镇有一个三百年历史、板式结构、前后两进的老院子。老房檐上刻有飞禽走兽,窗棂雕花精美,屋内陈设一律老式的家具饰物,剥落的油漆和裂开的木纹是年深日久的标识。中所水观音:中所水观音位中所镇中所中学旁,水源来自山腹中,系地下河流水系。中所水观音依山水,有农家乐等到休闲场所,有烤乳猪、陀陀肉、酸菜鸡、荞馍馍等风味小吃。水观音的水是地下水,发源于镇西头的金马山下,山脚缝间多股清泉涌出,又因鱼随泉出,又称“金马鱼洞”。水观音河的泉口处水面宽阔,水深丈余,成一小湖,“泉水清可见底,洁可数鱼,冬暖夏凉,恍然有气,天阴将晴,则轩然有声,夏秋涨发,无浊浪横波。”是当年水观音河的写照。水电站的拦坝,使水观音河的湖水更甚,碧潭更静。潭里倒映的村庄,让人分不清哪是天空,哪是水中,可谓是水天一色。水观音河水沿西南下流经丁山桥注入越西河,泉水环街绕舍,为中所水镇营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文昌帝君张亚子:“北有孔子,南有文昌”的说法流传已久。与圣人孔子齐名的文昌帝君张亚子,就出生在越西中所芦林沟。传说张亚子修行成仙后,被封为文昌帝君,文昌文化在中国及整个东南亚地区有广泛的影响。据史书记载,文昌帝君姓张,名亚子,晋武帝太康八年(287年)二月初三生于越西中所芦林沟,后徙居梓潼,在七曲山修道劝善数十年,最终羽化成仙。历史上,文人士子,儒、释、道三家都十分崇拜张亚子,还借文昌帝君之名,书写了大量著述,据不完全统计多达百余种,这些经语中许多是劝善勉学的诗章。文昌文化影响广泛,全国及东南亚地区所建的文昌宫、殿、庙、塔、阁、楼数以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