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墙镇地图
砖墙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业
砖墙镇产业发达,特色优势明显:建筑之乡,93年被南京市政府命名为“建筑之乡”,98年被评为“南京市综合实力20强”单位。“鱼米之乡”建有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和2万亩大水面养殖基地,年水产总量450万公斤,其中:螃蟹71万多公斤,青虾10万公斤,珍珠3000多公斤,居南京之首。蔬菜之乡,建有万亩四季包菜基地。是南京市蔬菜调控基地,年产新鲜蔬菜1900万公斤。同时,水运业蓬勃发展,在运输船舶120多条,达6万余吨位。工业经济已形成机械、服装、无害化工三大行业,BQJ型波纹管球芯截止阀、FZB型自由浮球式自行排液器、化学加药装置、汽车模具、秋宁制衣、泰发混胶油墨等优新产品质量过硬,享誉市场。砖墙基础设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砖墙集镇建设规划于95年启动实施,规划区域2.3平方公里,集镇内金融、学校、医院、广播、有线电视,水、电、通信通讯、商贸市场、餐饮服务、发廊浴室、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先进镇,现代化小城镇序幕已全面拉开。农业概况
砖墙镇有耕地面积,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6万亩,蔬菜面积2000亩。水产养殖面积5.3万亩,其中河沟面积1.5万亩,池塘面积0.2万亩,稻田养殖面积3.4万亩,其它0.2万亩。特种水产养殖面积5.3万亩。家畜存栏量2218头,家禽饲养量13.8万羽。砖墙镇拥有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5家。为充分发展农业产业化,力促农民增收,砖墙镇三和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确定了水产养殖业作为主要产业项目之一,随着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价招标承包的推行,养殖水面紧俏化,大量拥有养殖技术的人员难以获得充分的能力施展空间。经多方调查论证,三和村决定“借地”生财,以外地水面为载体,通过本村农民在养殖技术、销售的渠道等优势下,跨区域发展水产养殖,2006年,三和村水产从业人员840多人,来自水产养殖的收入达490多万元,人均来自水产业的收入1750元,约占农民收入的26%;全村农民水产养殖面积达到了3500多亩,实现了水产养殖规模的新突破。三和村在安徽省郎溪、当涂等地承包水面600多亩,年收入30万元以上,走出了水产养殖规模化、产业化道路。所辖村屯
港口村:港口村有7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5600亩,基中开发稻田养殖面积2600亩,大沟水面1100亩,总人口3800人。村45%户以上养殖河蟹,河蟹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2003年仅此一项村人均增收160元。仙圩村:仙圩村有7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4500亩,基中开发稻田养殖面积2600亩,大沟水面1000亩,总人口3860人。村45%户以上养殖河蟹,10%户以上种植苞菜。2003年村人均收入4680元。
陡门村:陡门村有9个自然村,总耕地面积3490亩,基中开发稻田养殖面积2000亩,大沟水面1000亩,总人口3800人。村50%户以上养殖河蟹。村人均收入达4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