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电子地图 > 徐州市地图 > 沛县地图 >
朱寨镇地图
朱寨镇相关地区地图:

民族文化

古老的朱寨镇不仅出土了闻名于世的国家一级文物殷商龙虎尊,还孕育发展了朱寨独有的民间艺术——民舞。朱寨民舞,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由民间舞蹈爱好者自发组织形成,主要为当地人民到南大山(今霍邱临水集南)祭拜举行仪式,通过说唱、舞蹈来寄托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起源的初衷是为了繁荣地方文化经济,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演变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艺术形式。朱寨民舞通过民族服饰和特有的人物扮相来体现传统地域文化的特征,它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有民间说唱舞蹈、盘叉、花挑子、旱船、小车灯、高跷、肘歌、抬歌、三仙会、小黑驴和独杆子轿等,全部节目正常演出需要演员100多人。朱寨民舞以其具有亲和力的方言唱腔、群众熟悉的艺术人物和规模宏大的表演场面为百姓所接受而得以发展到今天。朱寨民间艺术团以体现时代气息的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力求创新,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事情,把税收、法制、计划生育、农业生产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表达出来,即教育了群众,又宣传了法规、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台家寺遗址

位于朱寨镇闵庄的润河湾里,分上、下两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米,南北30米,东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米,南北31米,东西32.5米。两台文化层约5米,表层多残砖碎瓦,瓦片上多绳文,系古村落遗址。

地理位置


地方特产

朱寨镇地处安徽省阜南县东北部,东接颖上、北临阜阳,地处润河湾内。土质肥沃,盛产芝麻。这里生产的芝麻籽粒饱满,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历年来为外地商家所抢购。由于这里盛产芝麻,所以这里的小磨麻油更是远近闻名,特别是周家老店的纯小磨麻油更是本地响当当的名优土特产,皖西北大、中、小城市的城里人专程到朱寨购买纯小磨麻油食用,或馈赠给新朋好友。朱寨的纯小磨麻油好在以下几个特点:一、历史悠久。早在清代朱寨的纯小磨麻油就已成为专贡颖州府官家食用的珍品,解放前朱寨的纯小磨麻油享誉大江南北,周家老店更是家喻户晓。二、生产麻油选用的原料品质好。朱寨纯小磨麻油的生产原料一律选用本地生产的上等芝麻做原料,本来这里的土质就好,生产的芝麻质量极好,而朱寨纯小磨麻油生产用的芝麻更是选用这些芝麻中的极品进行生产。在这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品质极好的芝麻都要卖给周家老店。周家老店用最公平的秤,最公道的价格,收购最好的芝麻,做最好的麻油。三、采用最传统的手工制作,保持了产品的天然味道。

战略新格局

沛县朱寨镇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积极实施“五扩一减”产调战略。五扩即扩大浅水藕种植面积,以沛敬路沿线的蔡楼村浅水藕种植基地为中心,向甄庙等6个行政村辐射,面积扩大4000亩;扩大“荷兰七号”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以梅村马铃薯种植示范园为中心,扩大到朱寨等村,面积由原来的500亩扩大到2500亩;扩大设施菜种植面积,以甄楼村千亩设施菜为重点,抓好蔡小楼等村的日光能温室建设,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面积扩大到3000亩;扩大优质稻米的种植面积,2007年盐粳优质稻确保发展到3万亩;扩大生态肉鸭养殖量,新建马元肉鸭养殖小区,建设高标准鸭棚100个,确保小区年饲养量500万羽,朱寨镇建设鸭棚1800栋,年饲养量力争达2500万羽。一减即减少粮田面积,压缩小麦、杂粮500亩。在种植模式上,扩大复种面积,扩大间作套种,实施高产栽培新技术,按照朱寨镇四条线、四大片、两个示范园、22个百亩方的要求,形成一村一品的种植、养殖新格局。'

简介

朱寨镇位于阜南县东北部,东临颍上县,北接105国道(11公里)、南连S328省道(9公里),六王路穿镇而过,是一个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镇。横贯东西南北的朱三、土六两条公路使朱寨镇西连省道S202、南连安徽省道S328,东、北均与国道G105相接,东与颍上六十铺相通,西与临泉相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举世闻名的珍贵文物“龙虎尊”就出土在朱寨镇润河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