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台湾省电子地图 > 高雄县地图 >
阿莲乡地图
阿莲乡相关地区地图:

地形地势

地形上属高雄平原与新化丘陵的交界地带,除东侧的大、小岗山为隆起的珊瑚礁地形,地势稍高外,均属地表平坦的平原地带,系嘉南隆起海岸平原的一部份。大部分地区在海拔25公尺以下,包括大湖台地及二仁溪、阿公店溪的冲积平原,地势大致由东北向西南低降。乡境内除大岗山外,以东北角后寮仔、大埤两部落地势较高,约海拔25公尺左右,而玉库、潭底、嘉兴里西侧一带是地势较低漥之地。大岗山位于本乡东侧,形成高雄平原北端的屏障。大岗山是从平原突起的一座台地状方山,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不到2公里,西南部海拔最高达312公尺,山顶之台地面由西向东缓倾,台地东侧有石灰岩陡崖,崖下之头嵙山统呈缓坡面,与二仁溪高50公尺之河岸段丘相接。

基本概况

阿莲乡座落于高雄县北端,全乡面积大约三十五平方公里。大岗山位于乡的东面,海拔高度三百一十二公尺,是一座由珊瑚礁石灰岩所形成山丘。嘉南平原是台湾西部的主要平原,土壤肥沃,盛产农作物;阿莲乡全乡十个村落訧在嘉南平原上,因此农业也就成了乡里的主要经济命脉。阿莲乡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阿莲乡位居大岗山下、二仁溪畔,北隔二仁溪与台南相望,西与路竹乡毗邻,南接冈山镇,东连田寮乡,邻近台南、高雄两大都会区,由于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好山好水适合种植蔬果,乡内盛产番石榴、枣子、蕃茄、小玉西瓜、龙眼等农产,因而赢得「水果之乡」的称号。除了盛产水果,阿莲乡更具丰富人文与自然资源。如大岗山为台湾佛教四大法派之一「大岗山法派」的大本山,拥有数座知名古刹寺庙与道场、石灰石采石矿区和军事设施等多样景观,集观光、休闲、宗教、农产多元功能,乡内也保存有不少百年老树、古厝等建筑,另有二座平地吊桥。

土壤地质

阿莲乡地表主要由二仁溪和阿公店溪冲积而成,土壤多为砂页岩坋质壤土,极细砂质壤土所组成,土质肥沃颇适宜农作。乡境内大部分为拟盘层土,即所谓的「看天田土壤」,由坋质壤土、坋质黏壤土组成。但因土质粘重,间常杂有石灰结核,表层耕土只有16公分左右,下有极微细的黏土胶结盘层,不仅透气性差,渗透性亦不佳,排水不良。干季时,底部结盘甚坚硬,表面容易龟裂,耕作不易,锄犁难以着力。石灰岩黄壤分布于大、小岗山边坡,是珊瑚礁石灰岩经风化侵蚀所形成的坋质壤土。此一土质颇适合释迦、龙眼、芒果果树的生长。

主要植物

和石灰岩的环境有关的植物很多,位于碧水洞旁石灰岩的松叶蕨为台湾现生蕨类中最原始的种类,其特色为孢子囊裸露在外而没有任保护构造,称为裸蕨类,其祖先约三、四亿年前出现,比恐龙出现还早,叶已退化成鳞片状。普遍常见耐盐、耐旱并能分泌酸液溶解且深入石灰岩块的雀榕、山猪枷等榕属植物。另外,因采矿造成的裸露地形,由田寮垩地形侵入了大量的美洲阔苞菊等阳性植物群。柠檬桉、耳荚相思树和相思树构成人工复育林的主体。滨海植物的大萼旋花为旋花科植物中最大型的牵牛花,比较起遍山的白花牵牛或槭叶牵牛而言,在此出现算为稀有。该植物大多集中在以东侧后山往碧水洞的路旁为多,因成份略带毒性不宜食用,一般被误认为民间用药「粉藤」,因而要注意避免。而结白色果实的浆果苋,目前仅少数生长于超峰寺附近的垂直岩壁上,而多子浆果苋数量较多,但多集中于后山往军用洞穴附近之路旁,其稀少和开路填以水泥而阻隔了植物的连续性有关。

特产

龙眼,西瓜,番茄,番石榴,枣子,蜂蜜

交通

台19甲线,台28线,台39线:高铁桥下台南段道路,进入该乡可由福尔摩沙高速公路(“国道”3号)下田寮交流道往阿莲方向,行车约3分钟即可达市区。或由中山高速公路(“国道”1号)路竹交流道往阿莲方向,行车约5分钟即达市区,也可由台湾高铁台南站下车,行车至该乡市区约8-10分钟。

教育

初级中学:高雄县立阿莲初中
小学,高雄县阿莲乡阿莲小学,高雄县阿莲乡中路小学,高雄县阿莲乡复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