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浓镇地图
美浓镇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情况
台28线,县道181号:月光山隧道、高美大桥,高雄客运,县道184甲:旗山镇-美浓乡-六龟乡,县道184乙:美浓镇境内道路,县道184丙;美浓镇-屏东县高树乡
民族文化
美浓人的祖先,绝大多数来自大陆广东省嘉应州属蕉岭、梅县等地。镇民多以务农为生,民风纯朴,刻苦耐劳,勤俭持家,邻里和睦。过去,美浓人在辛勤耕作之余,常常以唱山歌自娱,“美浓山歌”在台湾的民谣中也自成一派。镇民以信仰佛教居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美浓镇所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为全台之冠,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有杰出的表现。美浓的博士们还成立了全台湾唯一的“美浓博士学人协会”,可见美浓子弟教育水准之高,足以傲视世界。
发展方向
美浓是大高雄地区粮食、饮水和文化培育的基地。美浓农会以此自诩,以保护攸关大高雄安全用水、提供高品质的农产品和粮食生产为目标,发展安全无毒的农业环境、涵养丰富且干净的地下水源,并保存优美的客家农村文化,希望以生态农业的发展,与高屏溪下游的高雄市发展新世纪的城乡伦理关系。为此,美浓农会提出”保护荖浓溪的客家原乡”的农业规划策略,希望建构高屏溪上游冲积扇平原的生态农业区,作为二十一世纪新世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用地概况
水田:3577.19公顷。林地:1918.88公顷。旱田:877.15公顷。建筑用地:347.61公顷。交通水利用地:330.25公顷。美浓镇耕地面积为4,050公顷,占全镇总面积的33.74%,辖属区域以直接生产用地所占比例最多(高雄县统计要览,2003)。九成八的农户其耕地是水田,八成农牧户的耕地规模不超过1公顷。美浓镇耕地为水田的农户共5,100家,占全部有耕地户数的96.8%,耕地为旱田的农户仅占4.2%。值得注意的是,美浓镇农牧户一半以上的耕地规模乃介于0.3-1.0公顷之间,0.3公顷以下的则占33%,换言之,美浓镇有八成的农牧户,其耕地规模小于1公顷(1公顷=1.03102甲)。
地理位置
美浓镇位于高雄县中部偏东,高雄县东缘之荖浓溪出山口,荖浓溪与其支流美浓溪贯穿全境。美浓镇地理位置特殊,东、北、西三面环山,中央为美绿平原,北倚美浓山群峰,主峰“月光山”海拔六百余米,峰势丰腴圆润。
基本信息
美浓镇,旧称美垄社、弥浓、弥浓,行政区管辖高雄县,行政区类别镇,经纬度东经120.32度,北纬22.53度,总面积120.0316平方公里,户数13,864户,人口43,568人(2009年7月),镇长罗建德,区划19里389邻,机关网站美浓镇公所,民意机关美浓镇民代表会,邮递区号843,毗邻杉林乡、旗山镇、六龟乡;屏东县里港乡、高树乡
特产介绍
芋叶、纸伞,美浓的经济产业以芋叶著称。芋叶产量占全台的四分之一,因而有“芋城”之称,而且芋叶的收入往往是一般家庭子女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极富人文特色的油纸伞工艺精品,是抗战后才从广东潮州传入的,具有材质轻巧,坚固实用的特点,从制作到作画,都是纯手工的,已成为美浓的象征之一,人们只要一提到美浓,就会想到“油纸伞”。工艺,陶艺堪称为美浓产业的后起之秀。陶艺人士经过长期的摸索学习,将自行制作的各种釉药,试用在各种不同性质的陶土上,烧出许多极具特色的陶瓷艺品,其中以美浓、东门、石桥、美陶坊等的作品最为有名,并赢得了“陶艺之乡”的美誉。评价,客家美食更是美浓的一大特色,其特点在于咸、香、肥,其中卤猪脚、梅干扣肉、丝大肠、美浓粄条等名菜美食,总是让人垂涎三尺。油纸伞、陶艺及客家美食可以说是“美浓之宝”。美浓湖是台湾著名的旅游景点。湖的西北背山,三面环田,湖光山色,风景优美,也是冬季候鸟栖息的好所在。其他景点还有黄蝶翠谷、竹头角热带树木园、敬字亭、钟理和纪念馆等。美浓可以说是目前台湾硕果仅存的客家文化之乡,值得客家乡亲及客家文化爱好者访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