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乡地图
桥头乡相关地区地图:
5、江西省于都县桥头乡
桥头乡地处于都县北部,是于都北大门,东与银坑镇琵琶村相连,南与银坑镇营下村、银坑村和马安乡的桥下村、上宝村毗邻,西与马安乡贡布村和兴国县樟木乡接壤,北与兴国县樟木乡交界,319国道穿境而过。全乡土地总面积39.24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65.91%,耕地面积占16.01%,概称:桥头面积十分开,六分半山分半田,村庄道路一分半,河流塘库站半分。全乡辖7行政个村,90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13868人。乡政府驻桥头圩,距县城50里,距兴国县县城38公里。桥头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锰矿、石英砂矿、煤、石灰石,镁质粘土矿等。主导产业有大棚蔬菜、生猪等,是全县大棚蔬菜主产区。4、台湾省高雄县桥头乡
桥头乡位于台湾高雄县西北部,北邻冈山镇,西邻梓官乡,东连大社乡、燕巢乡,南接高雄市楠梓区。本乡地势平坦,有后劲溪、典宝溪、中崎溪流经,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高雄新市镇计划位于本乡。全乡总面积有二十五点九三七九平方公里,人口约有三万六千多人,是高雄市进入冈山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高雄与台南间的中途站,南北纵贯公路、纵贯铁路贯穿其间,交通便利,远在日据时代,就已经在这里设置现代化的桥头制糖株式会社,特殊的糖业文化是本乡社区文化的最佳代表。于民国三十六年六月一日正式成立为乡。历史,“桥头”最早叫做“小店仔”,那是因为在某一座桥边偶二、三间小店,供应往来客商所需的用品而得名。后来,为了引中崎的水灌溉仕隆一带的水田,就在今天桥头村和桥南村交界的地方,开凿一条大圳,并且建造一座桥,就叫做“桥仔头”。更有全台湾现存最早的神主牌(李有守氏),教育,私立高苑工商职业学校,县立桥头国中,桥头国小,甲围国小,仕隆国小,兴糖国小,交通,台1线,台17线(滨海公路),台铁桥头站,旅游,下马碑,中崎黄宅,桥仔头糖厂,许厝大埕,台糖高雄花卉农园,相关连结,桥头乡公所2、甘肃省礼县桥头乡
位于县西南部,总面积162.49平方公里,耕地2.57万亩,总人口12462人,有行政村17个,机关驻地南峪河(北纬33°48′,东经104°50′),距县城86公里。1952年成立桥头区,1961年为桥头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乡建制。全乡地处岷峨山区,山峰峻拔,沟壑深窄,阴湿多雨,植被良好,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土壤多为红粘土和黑钙土,无霜期120天左右。粮食作物以小麦、洋麦、蚕豆、洋芋为主,青稞、大豆、玉米、燕麦次之。盛产大黄、当归、党参、菜籽、核桃和花椒等经济作物,有少量森林。1990年粮食年总产2178吨,工农业总产值2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元。有八年制学校1所,小学17所,在校师生1200余人。乡有卫生院,村有医疗站。9、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桥头乡
桥头乡地处永定区西北部,东邻教字垭镇,西临桑植县瑞塔铺镇,北抵武陵源区中湖乡,南与罗水乡交界,距市区39公里,省道1835线横贯东西。全乡共划分为高峰、熊家逻、梅家坪、丫角山、长岭岗、桥头、双岗、张家塔、肖家峪、唐家溪、李家峪、余家老、向家坪、伍家峪、粟家台、梅子溪等16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3493户12775人,总面积54.9平方公里,民族主要以土家族为主。耕地面积10100亩,其中水田9000亩,旱田1100亩。林地48000亩,森林覆盖率达53%。2003年,桥头乡总收入2545.11万元,其中农业总收入1315.78万元,工业总收入84.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9元。全乡优势产业主要是以水稻、大豆、花生、油菜、玉米、红薯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猪、牛、鸡、鸭为主的养殖业。2003年桥头乡粮食总产量达4515吨。在坚持稳定提高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桥头乡党委、政府按照“优果还林、种草养畜、突出特点、增效促收”的工作思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全乡发展优质水果2260亩,板栗5000亩,大棚蔬菜2500亩,苎麻1000亩,牛存栏1132头,羊存栏461只,生猪存栏2212头,家禽8802羽。在发展劳务经济上,2003年桥头乡劳务输出人数2838人,增加劳务收入160万元,净收入增加60万元。近年来,桥头乡在修路、建校、改水、通电、建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真抓实干,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全乡7所中小学,投资95万元新建和改建了2所学校的教学楼;16个村全部实现了通路、通电、通电话,13个村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11个村部分组用上了自来水,建立了移动基站和程控电话基站。除此之外,桥头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小学生毕业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90%,并有一部分学生考上了清华等名校。医疗卫生条件优越,改造后的乡卫生院医疗设备齐全,医术精湛,为人民群众就医提供了方便,同时,乡内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稳定。10、湖南省辰溪县桥头乡:辰溪县辖乡。1953年设桥头乡,1958年改桥头公社,1984年恢复桥头乡。乡政府驻西庄坪。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40.6平方公里,人口1.6万。1844省道横贯乡境,东南临辰水。辖报木洞、双桥、龙埠江、杨家坪、李家湾、柘溪、檀木树、岩桥垅、蛇形、西庄坪、土地坳、园家坪、箱子坡13个村委会。铜矿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陶器厂、石灰厂等。农产有水稻、油菜等。
6、湖南省永州市道县桥头乡
概况:桥头乡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道县西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6公里。东与乐福堂乡相邻,南与寿雁镇交界,西与仙子脚镇接壤,西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相交,北靠双牌县。乡政府驻桥头村。辖会潭、邓家、烈马、熊家湾、石枧、白竹田、汉舂陵、大车坝、冲岭、坪岗、神仙背、鱼田、大地夫、桥头、落洞、狮子山、桂宅岩、石马山、坦口、大江洲、石排楼、丘塘、三桂、上坝等24个村,169个村民组。乡沿用驻地名。1951年建立桥头乡。1958年为先进人民公社一部分。1961年属道县第四区桥头人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撤区并乡与原会潭乡合并为桥头乡。全乡共有11126户,35883人,其中瑶族326人。乡民兼用西南官话与湘南土话两种语言。全乡总面积258.1平方公里,耕地1732.2公顷,林地4670公顷,境内多丘陵、高山。仙桥公路穿越全境,简易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乡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稻谷、大豆、药材、杉木、棕、石膏、山羊、生猪等。乡内设有中学2所,小学84所,医疗机构87个。道县大型水库之一——上坝水库和跳鱼台电站就坐落在境内,灌溉着桥头乡、桥头林场及仙子脚镇的3万余亩良田。村情简介:【会潭】唐初,由龙村迁来,上游有溪数条,到此汇成深潭,故名会潭。村委会驻会潭,辖5个村民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62.5公顷,345户,1119人。【邓家】以姓定村名。村委会驻邓家,辖邓家、上邓家、下邓家、苑家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102.3公顷,396户,1551人。【烈马】从寿雁安村迁来,村边禁山有石,状如烈马,鞍鞯俨然,因此为名。村委会驻烈马,辖3个村民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37.1公顷,170户,604人。【熊家湾】熊姓从寿雁迁来,村地处河湾,取名熊家湾。村委会驻熊家湾,辖熊家湾、大熊家湾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41公顷,162户,611人。【石枧】村北一井,水从石槽流出,取名石枧。村委会驻石枧,辖石枧、尹家、洞尾巴、红落地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2.3平方公里,耕地33.2公顷,127户,556人。【白竹田】村后山间白竹森森而得名。村委会驻白竹田,辖高龙、白竹田、岭背洞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50.1公顷,210户,814人。【汉舂陵】由白竹田分居,昔为丘陵,经常遭旱,取名旱冲陵,后谐音改为汉舂陵。村委会驻汉舂陵,辖汉舂陵、地皇庙、洋崽弄、净家湾、新村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44.5公顷,190户,780人。【大车坝】昔日村前水坝上设有三架大型水车,取名大车坝。村委会驻大车坝,辖大车坝、山复洞、鲁塘、新屋里、石屋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64.5公顷,283户,1038人。【冲岭】村前有岭,野葱茂密,翠绿如茵,得名葱岭,后谐音改为冲岭。村委会驻冲岭,辖冲岭、源塘腹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47.7公顷,178户,726人。【坪岗】清末,从白露分居,村前原是小土岗,后夷为平地,取名坪岗。村委会驻坪岗,辖坪岗、白露、孙家、铁楼屋、磨枧、五虎朝阳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3.9平方公里,耕地74公顷,317户,1193人。【神仙背】村边一山,状似仙人之背,得名神仙背。村委会驻神仙背,辖神仙背、大坪洞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41.6公顷,227户,659人。【鱼田】从冷水滩草塘迁来,水田泱泱,可养鱼苗,故名。村委会驻鱼田,辖鱼田、张家洞、鲁塘夫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88.3公顷,416户,1603人。【大地夫】从零陵柳子庙迁来,以村前的一块大地取名大地夫。村委会驻大地夫,辖大地夫、井岩头、周家夫等3个村民组。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36.8公顷,260户,580人。【桥头】传说昔人骑马至桥头,马停步不前、异之,环顾山川秀丽,遂建村,取名桥头。村委会驻桥头,辖桥头、桥头圩、五岭、西洞、四屋岭、上岭、桃公岩、白公岩、基建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187.5公顷,1044户,3982人。【落洞】清时,从杨家洞分居,四周皆高山,中间地势低洼,取名落洞。村委会驻落洞,辖落洞、野猪江、黑山脚、白竹鹤、早禾坝、龙家、陈家岭、大里坪、凉亭屋等5个村民组。总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39.3公顷,190户,659人。【狮子山】村前一山,如狮昂立,得名。村委会驻白江洞,辖白江洞、狮子山、坡脚岭、雷公塘、小冲垒、仙人掌、八月禾、大团圆、狮子口、木耳山、白海源、麒麟庙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50.1公顷,235户,989人。【桂寨岩】村山上有岩,岩边有株桂树,得名。村委会驻下杨家,辖下杨家、桂寨岩、长大岭、上杨家、架枧冲、老后树、浅水、水晶凼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47.7公顷,210户,870人。【石马山】传说村庄后山昔有石马,得名。村委会驻石马山,辖石马山、堆子上、明水洞、塞岩、王家洞、新宅、九岩、芥菜井、唐家、乌岗、新铺等14个村民组。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109.1公顷,497户,1951人。【坦口】地形平坦,取名坦口。村委会驻谭家,辖谭家、坦口、老虎地、杨家田、何家、洞尾、牛栏洞等12个村民组。总面积6.4平方公里,耕地102.4公顷,372户,1712人。【大江洲】昔人从小八分居,以村前河中沙洲取名大江洲。村委会驻大江洲,辖大江洲、禾村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63.1公顷,271户,1032人。【石排楼】清时,从下丘塘迁来,以村西一座石排楼取名。村委会驻石排楼,辖石排楼、案村、下案村、上案村、双井复等8个村民组。总面积7.0平方公里,耕地80.5公顷,275户,1102人。【丘塘】村前有丘田,泥脚很深象丘塘,得名丘塘。村委会驻下丘塘。辖下丘塘、上丘塘、丘塘、椅子坪、岭脚、李家塘、泥鳅塘、鹧鸪岭、落枧、十六亩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8.4平方公里,耕地87公顷,440户,1680人。【三桂】1958年建队,以自然村命名三桂大队至今。村委会驻桂寨岩,辖桂寨岩、三屋、唐家、丁家岭、斗牛塘、豹虎岩等7个村民组。总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42.9公顷,237户,955人。【上坝】地处宜水上游,河中曾筑一坝,得名上坝。村委会驻上坝,辖上坝、社湾、北洞、印上岭、周仔岗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4.7平方公里,耕地3.2公顷,208户,825人。
8、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桥头乡
桥头乡(QiaotouXiang)面积62.90平方千米,人口48251人(统计时间不详,2004年6月之前)。辖堤北、寺头、并市、方元、秀武、耿庄、南濯头、北濯头、南中山、魏村、西桥头、大桥头、中桥、头河庄、西河、东小封、水冻、营里、息马、西小封、乘马、南赵庄、南封庄、西焦庄、东焦庄等25个行政村。乡政府驻西河村,邮编052560。辖区:桥头乡辖堤北、寺头、并市、方元、秀武、耿庄、南濯头、北濯头、南中山、魏村、西桥头、大桥头、中桥、头河庄、西河、东小封、水冻、营里、息马、西小封、乘马、南赵庄、南封庄、西焦庄、东焦庄,共25个村委会。桥头乡因临近桥头村而得名。1961年为西河公社、耿庄公社,1984年3月分别改为西河乡、耿庄乡,后两乡合并为桥头乡至今。
代码:代码130128203:~201方元村~202并市村~203堤北村~204南中山村~205北卓头村~206南卓头村~207耿庄村~208寺头村~209秀武村~210位村~211西桥头村~212中桥头村~213大桥头村~214河庄村~215乘马村~216西小封村~217东小封村~218水冻村~219南赵庄村~220南封庄村~221西焦庄村~222东焦庄村~223营里村~224息马村~225西河村
沿革:由西河乡、耿庄乡两乡合并为桥头乡。因临近桥头村而得名。附:耿庄乡(GengzhuangXiang)位于深泽县城西南6.5千米。深(泽)晋(州)公路过境。滹沱河、石津二干渠过境。1961年设耿庄公社,1984年3月改乡。1997年,面积28平方千米,人口2.4万,辖耿庄、方元、并市、堤北、南中山、北濯头、南濯头、寺头、秀武、魏村10个行政村。西河乡(XiheXiang)位于深泽县城东南6.5千米。北临滹沱河,深(泽)晋(州)、安(国)辛(集)公路过境,石津二干渠过境。1953年置西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3月复置乡。1997年,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2.3万,辖西桥头、中桥头、大桥头、河庄、乘马、西小封、东小封、水冻、南赵庄、西焦庄、东焦庄、营里、息马、西河等15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