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仔镇地图
坳仔镇相关地区地图:
自然环境
气候:坳仔镇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平均气温20.5℃,最高气温为39.1℃,最低气温为-3.9℃。年总日照为1828小时,年总降雨量为1780毫米,气候适宜,自然资源丰富。竹资源:坳仔镇是怀集县的重点林区之一,林业资源丰富,全镇有林面积达27.3万亩。其中用材林10.1万亩,茶杆竹(俗称厘竹)16万亩。坳仔镇的茶杆竹远近闻名。素有“钢竹”、“铁篱”之美称,被誉为“竹中之王”,全镇年产茶杆竹4万多吨。该竹具有通直、壁厚、枝细、叶疏、节平、光滑、坚韧、弹性强,不易虫蛀、耐腐蚀、燃烧后竹灰洁白不成炭等特点,是制作台、椅、书架、屏风、鸟笼、钓鱼杆、路标竹、花篮、竹画、竹帘、花盆、园艺、香骨、牙签、扫把柄等的优良材科,目前坳仔茶杆竹年出口量逐年增加,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60%以上,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坳仔镇的厘竹加工厂可按客商自定的规格、长度,用机器或手工沙晒成形、烘干、打磨、分类、包装等一系列流水作业,满足客商的要求。
社会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坳仔取得实效,2008年,我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效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文明建设:(一)“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深化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掀起了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热潮,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推进。教育发展成效显著。“普九”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2008年全镇中考上县线人数达139人。体育事业创佳绩,我镇中学蔡取权同学代表肇庆市参加2008年广东省残疾人田径、游泳锦标赛获得游泳项目SB850级第一名,S950级第三名。
治安建设:(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完善,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以镇平安工作站及村级平安工作室为平台,建立信访、矛盾调处工作网络,并定期开展书记、镇长接访活动,现场为群众排忧解难。自平安工作站成立以来,共接待来人、来信、来访20宗,调解了20宗,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5%,有效地预防和妥善解决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层级责任制,制定和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渡口渡船、厘竹加工企业、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大检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民生工程:(三)民心工程得到有效解决。坚持执政为民,认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一是加快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坳仔中学学生宿舍楼、坳仔中心校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已投入使用,解决了学校的住宿难等问题。二是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全镇完成了沙土路建设的有鱼南甲戍、罗大沙江、桂背、七甲沙坪等全长总共20公里。加快以500人及300人自然村的村道硬底化建设。目前正在施工的有渡头大亨3.5公里,已经立项的有罗大大浪1.5公里。重点项目广贺高速公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目前已进入大施工阶段。贵广铁路勘测工作也正常开展。三是其他各项民心工程扎实推进。镇卫生院改薄工程进展顺利,卫生院综合大楼于10月份投入使用,村级卫生站配套设施逐步完善,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全镇参加2009年度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37845人,参合覆盖率为96.07%。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以全县开展“富裕家园、文明家园、平安家园”创建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省级卫生村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今年通过市考核验收的省卫生村有七甲勿滩村和大同滩头村两条。
组织建设:三、狠抓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基层组织,(一)抓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选准配强村级班子。为了做好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业务骨干的培训,做好换届前的财务审计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至4月底,全镇17个村(居)两委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选出新的村级班子成员76人,其中女干部17人,党员64名,实行交叉任职的村达15个。换届后村干部年龄得到进一步优化、文化学历提高,综合素质进一步加强。(二)以“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活动为契机,开展全民创业热潮。我镇以上洞村蔡尚标、大同村蔡治成、盆布村彭远琼等一批优秀创业党员为典型,通过加强宣传,营造“全民创业、党员带头”的浓厚氛围。全镇共有20多名党员成功申请了创业贷款共100万元投入到创业项目上。通过“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活动,鼓舞了农村群众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掀起了农村党员的创业高潮。(三)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为平台,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保持一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上洞村党支部书记蔡尚标同志获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计生工作:四、扎实开展人口与计生工作,扭转计生被动落后局面,为了做好今年的计生工作,切实扭转被动落后的局面,我镇上下动员,全力以赴,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人口计生各项工作开展。一是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大力清理四术库存。二是以抓创建“两无”活动为契机,突破计生工作重点和难点。以抓纯二女户结扎和征收社会抚养费为突破点,全镇今年共征收社会抚养费60多万元。三是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层级责任制,推进计划生育工作重心下移,切实解决好群众“生多生少一个样”问题。四是加大计生宣传力度,切实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
特色产业
坳仔镇由于盛产厘竹,使厘竹生产加工业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目前拥有国内外较大的厘竹生产基地和加工场地,全镇共有厘竹加工厂350家。其中有130多家位于圩镇通往广州方向的公路两旁长1.5公里的"厘竹一条街"加工走廊,集加工、销售一条龙,成为辐射全国各地的市场集散地。镇委、镇政府为了加快厘竹加工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使厘竹加工业向深度、广度加工发展,在通向广州方向的大浪村公路旁新现划了厘竹加工贸易区,该区占地面积达150亩,现已“三通一平”可容纳5-10个厂家,该项目目前进入招商阶段。资源状况
旅游资源:坳仔镇山水秀丽,特别是坳仔境内的厘江,全长20海里,沿途峰回水转,一里一屿,半里一滩,两岸是漫山遍野的竹海,山、水、竹融合地揉为一体、山清水秀、鱼鸟云集,竹林中是林舍洋楼,厘棚竹塔,古堂庙观,以及纯朴的乡风民俗,樵歌竹谣,民间传说等给厘江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以说,厘江是集度假休闲、观竹采石、沐沙观水、漂筏探险、垂钓赏鸟、访古采风、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好去处。开发厘江生态旅游是立足于坳仔本地独特的旅游资源去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好路子。该项目已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目前正加紧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近年来,坳仔镇在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发展方面,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层层落实任务措施,努力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全镇现有中学2所,完全小学15所,在校学生670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镇初级卫生保健网络不断得到巩固。广播电视发展快,有线电视信号覆盖全镇,全镇创建文明村、户、单位蔚然成风,社会治安良好。竹产业:历年来,坳仔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竹”字文章,坳仔厘竹已经是闻名中外。文笋竹本是坳仔镇山上常见的野生笋竹,当地群众喜爱采摘文笋作菜。文笋素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肉质细嫩、味道清甜、非常可口,含有17种氨基酸,其营养价值很高,深受食客欢迎。继大力发展厘竹经济后,坳仔镇府又加大力度投入、宣传推介,积极引导群众开展文笋的培养种植。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群众发展经济的强烈要求,坳仔镇党委、政府计划进一步优化文笋资源优势,打造文笋品牌,推动文笋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做大、做强文笋的深加工企业,壮大文笋的经济发展。镇府计划实施一系列措施推进该项工作:申请有关部门立项,建立一个文竹科学抚育改低高标准示范点,并设立抚育改低对照区,提高文笋的出笋率和质量;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邀请林业专家、技术人员对从事文笋生产经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加强信息流通体系建设,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坳仔文笋资源规模整合,创新文笋资源开发的宣传和营销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务必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济状况
经济概况:2008年,坳仔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变人口大县为经济大县,变资源大县为效益大县,争当山区发展县域经济标兵”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重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进步。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1亿元,比去年(下同)增长14%,工农业总产值5.38亿元,增长13%,农村人均纯收入4313元,增长5%。2008年全镇1—11月份财政税收134.8万元,其中增值税73.4万元,地方税61.4万元。特色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农业主导产业取得新突破,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一是特色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坳仔镇拥有丰富的厘竹资源优势,厘竹加工企业不断发展,至目前为止,全镇现有厘竹加工企业300多家,其中今年新增的有2家,达到了每年新发展2家以上厘竹加工业的目标。
主导产业:二是农业主导产业取得新突破。我镇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一果一猪一蔗”农业主导产业和打造50万亩厘竹基地的号召,抓好厘竹种植的传统产业,今年新种厘竹1500亩,厘竹抚育改低5000亩。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快发展“一果一猪”农业主导产业,在上洞村“温氏”猪养殖场成功典型的带动下,全镇新发展温氏养猪大户10户,其中我镇在七甲、阶洞引进一个投资500万元的坳仔阶洞种猪场。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平整土地,建设基础设施等,预计明年初可以投入使用。农业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从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招商引资:三是招商引资取得成效。我镇充分利用当地厘竹资源优势,贯彻县两会提出的“变人口大县为经济大县,变资源大县为效益大县,争当山区发展县域经济标兵”的目标,大力招商引资。今年在我镇落户的怀集县晨阳藤竹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由本地商人投资,投资金额达1000万元。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建设,明年可投入使用,预计可解决当地就业300人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