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坑镇地图
冷坑镇相关地区地图:
特色产业
怀集县冷坑镇是肇庆市农业人口大镇,总人口近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万多人,约占全县的1/7和1/8,因此,冷坑镇能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消除贫困农业人口对怀集县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此,冷坑镇通过抓住国际上黄栀子市场需求旺盛的机遇,利用冷坑镇气候温和,十分适合黄栀子生长的条件,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及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备的优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黄栀子产业,把该项产业作为确保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目前,冷坑镇已成为怀集最大的黄栀子种植专业镇,其具体做法是:(一)加强领导、成立相应机构。:冷坑镇委、镇人民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设冷坑镇黄栀子干果产业化加工基地,并对该基地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成立由镇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县财政局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为项目成员的领导小组,专抓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深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全面推动以黄栀子为核心的南药生产的发展,切实把它作为全镇农业主要产业来抓。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指定由农业局种植业股、有关镇农技站积极配合公司,做好种植示范村的选址工作,并对种植技术、种植合同提出有关完善意见,并引入加工企业,通过加工企业收购千家万户的黄栀子果实,加工烘干来开拓和占领市场,解决果实的销售出路问题。
(二)办好示范点,起好示范作用。:首先,建立黄栀子生产、育苗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大力发展黄栀子生产。为把黄栀子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该镇在水口、岗脚等村建起了黄栀子生产、育苗示范基地,面积达8000多亩,年产值达400万元。这些基地的建成,在农民群众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全镇黄栀子产业的发展。其次,引进资金和技术,兴办黄栀子加工企业,扎实做好黄栀子的流通工作。为搞好黄栀子流通工作,该镇积极引入资金和技术,兴办黄栀子加工厂,对黄栀子进行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把黄栀子收购点设到各村,方便农民销售黄栀子。
(三)抓好宣传发动,深化思想认识。:由于发展黄栀子特色产业对于冷坑镇来说是一项比较新的项目,因此该镇加大宣传力度,使农民真正提高认识,创造了一个从“要我种”变成“我要种”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资金的筹措,加大扶持力度。:发展黄栀子生产和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同样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因而,冷坑镇从两个方面着手,解决资金问题:①向省市县财政尽量要求一定数量的预算扶持资金;,②镇委镇政府制订相关的发展政策、措施和办法,以广泛寻求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外地或当地老板前来冷坑投资办公司、办厂种植南药,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科研的模式,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路子,达到了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五)加强技术培训,为农民发展黄栀子产业提供有力保障。:冷坑镇农办把黄栀子技术培训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的重中之重,不定期邀请专业技术人士或组织技术员深入各村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发展黄栀子生产,每年开展黄栀子技术培训不少于20次,完善的技术服务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充分调动农民发展黄栀子的积极性。辛勤的付出终于迎来了大丰收。2005年5月,冷坑镇黄栀子种植产业化及纯天然食品色素加工技术开发项目被省科学技术厅列为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年9月,冷坑镇被肇庆市科技局列为肇庆市专业技术创新试点;2005年12月,冷坑镇被广东省科技厅列为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在荣誉面前,冷坑镇委、镇政府没有裹足不前,而是化荣誉为前进的动力,积极做好黄栀子种植发展规划,制定了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近期发展规划:冷坑镇计划今年内将完成10000亩黄栀子种植面积;今年计划建设黄栀子干果产业化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307.32万元,日前,已完成了项目的立项申报工作;引进更多的黄栀子干果加工企业,引进加工黄栀子干果生产线一条。远期目标要求,三年内发展到30000亩以上,至2010年,30000亩黄栀子基地将全部进入丰产期后,年可生产黄栀子干果4500吨以上,年产值将达到4000万元以上。可以预见,到那个时候,冷坑镇将会迎来更大的丰收。
城镇建设
城镇结构:全镇分南北各一个中心。北部的中心从新农贸市场起,向周围延伸。目前已建设马宁入口至新市场背后32米大街。南部中心以现城区通向怀城的道路呈呈带状向南展开。北部为主中心,商贸、政治功能突出;南部为次中心,科技、文化功能突出。城区有内外两环,内环以商住为主,外环西北,西南和南部,分三块配置工业。道路交通:镇区向马宁镇可至广西,向东北经泰来、中洲可至“三连”(连山、连南、连县)及湖南;南部至县城。三线均为水泥公路。
市政设施:(1)供水:目前城镇有一个自来水厂,抽取地下水,可供2万居民使用,规划招商引资建设自来水引水工程,从距离圩镇7公里的三坑水库引水,可供5万人常年用水。(2)电力:电力充足,年用电量1亿度,目前为架空线路,争取电缆埋地。(3)电信:城镇电话普及率高,普及率为10部/百人。目前已开通程控电话、传真、移动电话等业务,建立了怀集县第一个乡镇级流动市话(小灵通)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