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合肥市地图 > 肥东县地图 >
八斗镇地图
八斗镇相关地区地图:

人文历史

吴氏国公祠:吴姓家族始祖吴复系明太祖明代开国元勋,被封为“黔国公”,谥为“威毅”。世袭安陆侯。洪武十九年,明太祖为了旌表功臣,厚葬其于陈集乡秦湖村,又御赐“国公祠”一所,座落在本镇小普村大吴村中。
八斗岭的来历:八斗岭最早称为“鱼山”,相传三国时曹植随父伐吴驻扎在合肥东北一带。曹植文才卓著,能七步成诗,被誉为“天下文章一石,子键独得八斗”。后人为了纪念他,曾将曹植陵墓称为——八斗陵,后因地处于江淮分水岭上,改称八斗岭

历史沿革

据《合肥县志》记载,三国时期,魏王曹操次子曹植,字子建,时为文坛“八子之一”文才卓著,能七步成诗,誉为“天下文章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曾随父伐蜀驻扎此地,(古称鱼山),时值大旱之年,塘坝龟裂,沟渠断流,街中较深的一步两眼也干涸,子建因劳顿、疲乏、断水,渴死并随莽于此,衣冢墓在八斗中学以南,旁有笔架田、砚台塘,堪为一代文豪落莽之风水宝地。后人为纪念他,将鱼山以曹植陵墓起名为八斗陵,又因该地区位于江淮分水岭,后又改称八斗岭。1992年撤区并乡,建制八斗镇,由此享誉古今,闻名遐迩。

大事记

2007年8月12日下午,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江洪在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李茂凯的陪同下,深入八斗调研。在听取了镇党委书记丛成德就相关工作简要的汇报后,对八斗镇党政班子成员提出两点意见:一是要冷静分析八斗现在面临的形势,认真思考八斗的下一步发展,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二是要积极应对,拿出切实举措,扎扎实实做好计划生育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计划生育形势,江书记要求八斗要树立举镇而为服从和服务于计划生育工作的理念,抓住最后50天的时间,调整发展思路、工作重点、发展方向,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江书记最后强调:要发扬奥运健儿的拼搏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科学的发展思路,过硬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做好当前的计划生育工作,要在责任、措施、力度、时间和资金上做到五个确保。江书记回去后,八斗镇立即召开镇、村两级干部会议,学习江书记讲话,落实其讲话精神。镇党委、政府要求镇、村两级干部立即行动起来,不辜负县委县政府的期望,明确工作目标与责任,下定决心大干50天,从而确保八斗的计划生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城镇建设

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全镇上下正极力做好四篇文章:一是调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农业水平,培育以无籽西瓜生产为主的龙头产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在获得无籽西瓜省级无公害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农业部申报无籽西瓜和蔬菜生产无公害认证,并充分利用西瓜批发市场,建立一批储藏、销售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继续抓住上级以奖代补政策的机遇,发展以谢集蔬菜生产专业村为轴心的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年生产瓜菜不少于26000亩。同时发展以现有11个市级示范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养殖业,鼓励农民多养土猪、土鸡,增加出栏量,提高产蛋率,使设施农业和养殖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二是积极筹措创建发展工业聚集区,加大以八斗居委会为中心的11.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南鲁工业集中区,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积极支持小型印刷业、建材业、扩大板材生产规模,扶持鸿飞外贸服装加工、钙塑生产,计划建立西瓜酱加工厂,积极扶持糕点、豆制品加工等家庭作坊生产,引进电缆线配件流水生产线,努力形成资源集中、功能配套、特色鲜明的工业企业新格局。三是发挥规划的刚性作用,发展园区建设,继续以合蚌路农业生态长廊为纽带,拉长产业链条,完善扩大南养、北种、中加工的园区建设,使之成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项目建设,除完善南鲁、南赵、小汤土地整理项目外,努力实施投资1800万元的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和投资3000万元的世行三期加灌工程专项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建设投资3100万元的西张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步伐,进一步扩大小普科技示范园规模,充分利用吴氏宗祠和正在规划论证的曹植遗综修复工程,以西张、小普农家乐形成人文、科技旅游带,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四是构建和谐八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小城镇建设。坚持高起点抓规划,高质量抓建设,高水平抓管理,抓住全省“百镇千村”建设的机遇,抓好西宋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规划部门对小普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尽快实施,解决小康村遗留问题。镇政府已邀请市规划设计部门对八斗镇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并将逐步付诸实施,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吸引更多的本地能人志士向集镇聚集,政府为他们提供宽松的投资环境,努力扩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区位优势,唱好农业调整“戏”,打好“工业立镇”牌使八斗镇真正成为北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领头雁。

特色产业

特色产品:无籽西瓜、茶树菇,八斗镇主导产业:水稻、玉米、油菜、花生、黄豆。龙头产业:无籽西瓜,年均生产1.5万亩。设施农业蔬菜大棚1600亩,4800座,年总收入1440万元(棚均3000元)。区划调整前,原三个乡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积极发展林业生产,目前2万亩林木保存完整,长势喜人。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全镇上下正极力做好四篇文章:一是调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农业水平,培育以无籽西瓜生产为主的龙头产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在获得无籽西瓜省级无公害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向国家农业部申报无籽西瓜和蔬菜生产无公害认证,并充分利用西瓜批发市场,建立一批储藏、销售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继续抓住上级以奖代补政策的机遇,发展以谢集蔬菜生产专业村为轴心的瓜菜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年生产瓜菜不少于26000亩。同时发展以现有11个市级示范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养殖业,鼓励农民多养土猪、土鸡,增加出栏量,提高产蛋率,使设施农业和养殖业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

组织结构

党群机构:武装部、政法委、组织、宣传、纪委、共青团、妇联、工会
镇政府职能部门:党政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安全生产办公室、司法所、民政办、文化站、信访办、财政所、农业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文明创建办公室、综合治理办公室、劳动保障事务所、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管理所

招商引资

八斗镇始终把招商引资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并取得初步成效,五星村奶牛养殖场、花张、盛岗规模养殖场和安徽谷雨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陆续前来投资兴业。为加大招商引资工作效果,近日,该镇提出:一要凝心聚力抓招商;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位契机,号召新班要选出新精神、新生气、新干劲、新魄力,紧抓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严格兑现奖惩。二是深入思考抓招商;时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招商?招商实施后我们得到了什么?充分考虑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壮大集体经济,增加收入。三是想方设法抓招商;破除懒散、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观念,树立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争先创优议事,利用资源招商、亲情招商、外出招商等方式,在现代农业、加工企业等领域扩大招商引资效果。四是营造环境抓招商;加快工业聚集区建设步伐,为外来客商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实现政府效率、企业利益和职工收入的最大化,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