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南充市地图 > 嘉陵区地图 >
白家乡地图
白家乡相关地区地图:

4、重庆市垫江县白家乡

概况:白家乡有县级中学(垫七中)一所,在校学生1363人,教职工76人;小学4所,在校学生2125人,教职工132人;乡级卫生院2个,分设在场镇乡村的卫生医疗站15个,医务人员36人。通讯发展迅速,到2004年底已安装固定电话3235部,移动电话4500多部。社会经济发展逐年递增,到2004年工农业总产值1196万元,增长25.4%;其中农业产值9572万元,增长25.2%;乡镇企业产值2391万元,增长25.2%;财政收入440万元,增长10%;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355万元,增长16%;银行存款6394万元,增长30.4%。符合生育政策的生育率为95.86%,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7‰以内。
农业经济:乡政府坚持把农业列为重中之重,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惠农、助农、支农政策。两年来全面推广“两杂”良种的种植,扩大复种面积。2004年种植粮食面积43650亩(含复种指数),复耕撂荒地1200亩,粮食总产1.5万吨,增产21%,人均占有粮食442公斤。
基础设施:筹集投入资金107580元接通了天然气管道9.5公里,2004年全乡共326户用上天然气。争取重庆市妇联拨来“慈善”资金14万元,在海拔500米高的观斗寨上新建了“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安通连接白家水厂的地下输水管道3200米,争取县水电局饮水资金245万元,用于改造水厂的净化设施,更换输水管道,新建26米的高位水塔;从而解决了观斗、烟坡、合兴等高台地区1300户农民的饮水难的问题,到2004年底全乡80%的农民用上了自来水。2003年开始共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对32公里的村社级公路进行整治修复,硬化通往合兴村境内公路2.5公里。两年间新建村级活动室5个,鸿鹤、烟坡、观斗、团石、静峰、合兴、湖滨、丛林八个村完成了农电网改造。2003年引进外商投资约240万元新建了花园式的“福源街”,长250米,宽8米的混凝土街道,楼房设计新颖大方,外观华丽精致,有独特的新镇风貌。为白家乡场镇建设增添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2003年乡政府投入5万多元,对1.5公里长的街道进行绿化,共栽速生的风景树1500多株,为了保证树苗成活,采取挂牌造册,落实责任,分户管理,现已绿树成荫,给白家人民建造了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
特色产业:白家乡凭借长寿湖海洋气候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两树”、“三瓜”、生产是农民增收的特色项目。到2004年全乡种植蚕桑园3300亩,加四边桑共335万株,养蚕5038张,收茧132030公斤,产值152万元,增长37.7%。白家乡是垫江的柑桔基地,有夏橙、柑桔、脐橙共1500多亩,年产果子250吨,运销北京和南方各省区。2003年针对果树老化、个头小、产量低、品质差的现状,乡政府派人到西南农学院请教,求得果树专家的支持,几次来园实地考察指导技改。两年来已改造“德尔达”、“奥林达”优质品种1000亩,又争取到重庆市100万吨优质柑桔示范园工程计划1000亩,到2004年秋已完成果苗栽植。园内的抗旱排涝及交通运输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果苗长势良好。西瓜、冬瓜的种植是白家在全县率先发展的项目,2003年引进了优质“密本南瓜”新品种,由于易栽培、产量高、销量好,到2004年,三瓜总产量已达到2100多吨,收入1160万元,人均收入260元。南瓜、冬瓜远销河北、山东、四川、重庆等省区。白家是个“瓜果之乡”,名不虚传。生猪生产历来是白家乡的骨干副业,两年来建起扩繁基地,推广“二杂”种猪210头,新建猪场2个。到2004年,年产仔猪27315头,出栏生猪26950头。增长13%,家禽、水禽出栏276900万只。养鱼业以长寿湖尾部淡水养鱼为龙头,带动全乡172口山坪塘,8个水库及河、堰养鱼,2004年活鱼总产量达450吨,产值260万元。
经济发展:白家乡分别在成都、重庆、涪陵三地设立信息网络站,通过招商引资、引才、引技术的途径,2003年新建的“仿汉白玉材料厂”、“人造宝石加工厂”、“七公里榨菜加工厂”、“合兴塑料加工厂”都已初具规模。由于三峡大坝建成后,涪陵榨菜传统种植区域上移,2004年又新办了丛林、丰收、白家、静峰5个榨菜加工厂,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榨菜协会,使榨菜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得到了保证,到2004年全乡种植榨菜9300亩,总产22500吨,产值450万元,人均增收150元,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小巨人”已有5个。
旅游风光:白家是个湖岛之乡,由全国劳模、市人大代表岳龙芳率先创建的“桂花岛度假村”久已誉名毗邻市县。2003年又继续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新修公路23公里,硬化1.2公里,改造扩宽公路2公里,完善了景区指示牌和交通标志的安装。投资50万元新建的“月牙湾渡假村”2004年5月已竣工开业。在建的“山水科普园”2004年底已完成投资70万元,计划在2006年建成。两年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5000多人次。
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两年拨款100多万元,对云山、白一校两处的危房进行了改造。新建教师宿舍和教学楼,白一校新建了标准化的厕所,消除了不安全隐患,优化了教育环境。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普九”教育的成果得到巩固。广电事业有了新的突破,两年内发展光纤收视户1232户,宽带网已进入到居民家中。积极推进医院体制改革,完成了白家卫生院与鹤游中心医院兼并合营,新添了医疗设备,提高了医疗质量,方便了群众就地求医治病。社会治安秩序有了根本好转,坚持常年性的普法宣传教育和“严打”整治,及时调解民事纠纷,增强法制观念,两年内没有恶性案件发生。殡葬改革进展顺利,从2003年10月起全乡死亡321人全部火化。做好了优抚、救灾、救济工作,关心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两年间乡政府机关、单位、学校共捐款1.5万元,分别发送到老党员、老干部、军烈属和贫困户家中,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加强市场管理,划行归市,场镇脏、乱、差、无序经营等现象得到遏制,有了一个安全有序的经营环境,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概述图片)

2、陕西省镇坪县白家乡

白家乡位于镇坪县城北18公里处。东与湖北省的泉溪、丰溪两镇交界,南与城关镇文彩、新华两村毗邻,西北与牛头店镇接壤。滔滔南江河纵贯全乡南北,全县经济主动脉“平镇公路”沿江而上,贯通县城,把全乡自然分成东西两半。全乡辖八村45个村民小组,沿江两岸居住着886户村民,3473人,国土面积131.4平方公里。在这块有着丰富资源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78%。既有天然的林特产品,又有品种繁多的野生珍稀动物;既有大量的传统种植药材,又有天然采集的野生药材。在“发展一区两谷,经营绿色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指导下,白家着重发展药畜两大主导产业: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干玄参300吨,干黄连2吨,干天麻10吨,木本药材10吨,生猪3000头,山羊3000只;全力打造绿色产品:每年可向市场提供干鲜竹笋200吨,优质野生板栗250吨,橡子200吨,段木香菇70吨,各类野菜近1000吨。

3、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白家乡

基本概况:白家乡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1938年1月中共地下党“黄泥支部”在这里成立;全乡面积29.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06米。耕地1.3万亩,辖柏家,老笋沟,常乐院,凡家沟,汤家沟,庙山沟,野猫山,四宝地,广集寺,代龙堰10个村,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和油菜籽,红麻,花生。白家乡党委、政府抓劳务输出成效明显,成立了以乡长为主任的乡劳务开发办公室,在全国10多个省市建立劳务输出基地20多个,使该乡有组织输出达到80%以上。全乡年组织劳务输出4800多人,劳务总收入占全乡农业生产总值50%以上。为民工搞好后勤保障服务。全乡成立了生产助耕队27个,家政服务队23个,治安联防队10个。为外出务工户落实土地转包2600多亩,代耕种土地1300多亩,均达到90%以上,解决了务工人员农忙两头跑的矛盾。
行政区划:,白家乡下村:柏家村老笋沟村常乐院村樊家沟村汤家沟村庙山沟村野猫山村四宝地村广集寺村代龙堰村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13005男6838女6167家庭户户数3229家庭户总人口(总)13004家庭户男6837家庭户女61670-14岁(总)33360-14岁男17770-14岁女155915-64岁(总)865215-64岁男457615-64岁女407665岁及以上(总)101765岁及以上男48565岁及以上女532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