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镇地图
白马镇相关地区地图:
历史沿革
古称“白马驿”,因唐、宋时代就在此设立驿站,驿马皆为白马而得名。1952年以前,白马驿属老子故里鹿邑县管辖,白马驿是历代是鹿邑之重镇。1952年8月,政务院正式批准置郸城县,白马驿划属郸城县。1958年建东方红公社,1965年更名白马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建镇。1997年,面积107.7平方千米,人口6.8万,辖高庄、小王楼、大王楼、胡寨、东程庄、连庄、东左庄、张李、王河口、刘楼、张珍、大孙庄、前张寨、周李、大周、桥口、耐中、张胖店、仵店、东陈堂、韩庄、老郝庄、郝李庄、李庄、东仵庄、阎寨、老牙店、东张庄、刀楼、大刁庄、洼李、于阁、齐楼、犁铧34个行政村。
农业结构
调整成效显著,特色农业方兴未艾:其中,6000亩优质烟叶,4000亩桑蚕以成为该镇的两大拳头经济,中药材、无籽西瓜、温室大棚、脱毒红薯等特色农业也都初具规模,全镇粮经比例基本上达到了6:4。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以生猪、肉鸡、蛋鸡、獭兔等近10个规模养殖场为龙头,家庭养殖为龙体的畜牧业生产遍地开花,畜牧业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面粉加工、挂面生产、农药生产、建材加工销售为主的30多家乡镇企业,发展态势强劲.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功能日趋完善:白马中心城镇街道三纵三横呈网格状分布,主街道两侧建筑实现了楼房化,修通了了下水管道,安装了双排路灯,初步进行了硬化、绿化和美化,达到了“四通一明”(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路灯明),全镇以白马小城镇为中心,辐射镇域郑桥、老牙、张家集、五元井、桥口5个农村小集镇为网点的城乡一体化格局初具雏形。白马是全县最大的烟叶、桑蚕生产乡镇,仵店综合养猪场是全县规模最大的养猪场,周口红旗农药有限公司是全市农药重要生产基地,郸城县重点挂牌保护企业。该镇连续四年荣获全区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先进乡镇”,连续五年获地、县级财源建设及财税工作“先进乡镇”,全区财政收入“二十强乡镇”连续五年获全区计划生育工作“一类乡镇”,被评为全省“科普示范乡镇”。2001年底,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82亿元,财政收入3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元,城镇居民生活收入224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连续五年控制在7‰以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新建两个工业小区,推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兴建各类企业36家,其中红旗农药厂、陕亮挂面厂、豫东醇酒厂、韩庄养殖厂一批龙头企业脱颖而出,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自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地县乡镇企业强镇、先进乡镇。
人口数据
白马镇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9733男25207女24526家庭户户数15519家庭户总人口(总)49135家庭户男24783家庭户女243520-14岁(总)100860-14岁男52890-14岁女479715-64岁(总)3551915-64岁男1797315-64岁女1754665岁及以上(总)412865岁及以上男194565岁及以上女2183户口本地住在本地48307
简介
白马镇位于遂宁市安居区中部,距遂宁市主城区30多公里。气候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全乡土地肥沃,适宜水稻、玉米、小麦等多种粮食作物,棉花、油料、海椒、中药材等经济作物,柑桔、梨、桃等多种水果的生产。
地方物产
白马镇物产丰富。素有“粮仓、烟乡、药材地”之美誉。全镇耕地面积居周口地区乡镇之首,粮食面积9万亩以上,多次被评为“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乡镇”周口地区粮食生产先进乡镇、郸城县粮食生产第一名。作物布局呈现“西部药材东部烟,南部瓜菜北桑田”的格局。其中烟叶、药材已成为全镇的特色农业、支柱经济。
中小学校
乐山市中区白马镇中心小学,乐山市中区白马镇楼子小学,乐山市中区白马镇白马中学校,乐山市中区白马镇精华村小学校,乐山市中区白马镇车架山小学校
工业
全镇现有企业337家,属县"127"工程企业8家。集团公司1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家,超5000万元企业3家,超500万元企业15家,主导产业为锁具、服装、造纸、建材、纺织等。"浦峰"牌水泥是浙江省名牌产品。挂锁产品主要有"神环"、"张氏"、"顺氏"等,产品远销新加坡、泰国、越南、俄罗斯、捷克、罗马尼亚、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实施了永昌钢业、兰天造纸、兰塘纸业、浦峰集团、神环锁业、乐门阀业等6个大的技改项目,同时新增盛世工艺品有限公司、德力仕五金工艺制造有限公司、麦顿工艺品公司和盛源服装公司等4家外贸经营权企业。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1.6亿元,工业增加值2.42亿元,技改投入1.12亿元,实现利税867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