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电子地图 > 达州市地图 > 宣汉县地图 >
白马乡地图
白马乡相关地区地图: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白马乡

白马乡总面积17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237975亩,耕地面积9636亩,退耕还林2404亩,退耕还草96亩。全乡共有土匠、马筐、白马、庄子、沿江五个行政村,35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886户、3747人,其中彝族3289人,藏族274人,蒙古族170人,汉族13人,回族1人。有一所卫生院,一个门诊部;一所中心校,九所村小共有536名小学生。2002年,全乡GDP为1480万元,人均GDP39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元;2002年全乡粮食产量3967吨,人均拥有粮食790公斤。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白马乡

淳安县白马乡位于淳安县最南端,区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993年9月被列为省级科技星火示范乡,同时也是市、县级星火示范乡,乡党委和政府抓住这一契机,实施科技兴乡战略,实施星火计划项目走“稳粮、强农、兴竹菇”的经济发展路子,经济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全乡社会总产值从1992年的1171万元,上升到1999年的45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914元,上升到1999年的3000元。2010年,撤除白马乡,并入枫树岭镇。合并横山庙村和横山村,重命名为横山村。因新农村建设,石柱口村整体搬迁至大桥头村旁边。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白马乡

白马乡地处芜湖市弋江区南郊,靠近205国道,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境内湖、塘、沟、渠纵横密布,圩田平展、岗丘起伏。2003年原火龙岗镇、石硊镇、白马乡合并为火龙岗镇,总面积114.5平方公里,可耕地4.3万亩,水面3.27万亩,旱地0.4万亩。辖23个村民委员会,2个社区居委会,人口6.9万人。2005年9月1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77号)调整芜湖市部分行政区划:将芜湖县火龙岗镇,划归弋江区管辖。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白马乡

白马乡位于广安区中部偏东部位,北界石笋、白市镇,南与代市镇相邻,东接观阁,西连苏溪,距广安区城50公里。本乡辖14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4529户,总人口为17013人,面积24.3平方公里,全乡耕地849公顷。该乡地理位置独特,浅丘地貌,全乡三面环江,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有一条6.2公里水泥路,14个村村村通泥结石路,90%的社通村级公路,6公里的联网公路即将完成。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村村通闭路电视。科技文化推广普及率为10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8%,初级卫生保健覆盖率达100%,近年,在党和政府的领导组织下,全乡人民穷则思变,富而思进,坚持以发展进步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主要目标,积极开拓创新,促进了全乡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白马乡作为蚕桑基地乡,成片栽植桑树2400亩,乡沿河7个村栽有麻竹,慈竹49560株。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乡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来乡投资者实行部分税费减免,对业主开发大力扶持,几年来,引进了页岩砖石一个,广安市麻不倒花椒种植有限公司在白马种植花椒2600亩,近期可见效益。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创业,种植板栗、核桃50亩,广安源生堂芦荟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准备在白马发展芦荟1000亩。这些都大大促进了白马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白马“跨三步,翻三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浙江省平湖市秀洲区白马乡

乡情概况:白马乡位于平湖市区西1.6公里,东邻城北乡、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原嘉兴郊区)的新丰镇和步云乡,南濒嘉兴塘与曹桥乡、胜利乡隔河相望,北连钟埭镇。地属水网平原,交通便捷,平湖大道穿境而过,平湖市工业园区大多坐落在乡境内。
乡名来历:据传,宋初在此设有驿站,养有白马,留有白马驿(堰)镇名,乡因此得名,原属嘉兴县。1950年建为白马乡和钟南乡部分,1956年并入钟埭乡,1958年11月随钟埭划归平湖县管辖。1961年从钟埭公社划出,建白马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政社分设,成立白马乡人民政府。
经济状况:近年来,白马乡以国荣工艺鞋业公司为龙头,积极开发新产品,大力拓展外贸市场,工艺鞋业迅速发展。1998年全乡工艺鞋厂发展到5家,从业人员300多人,成为白马乡一个有特色的块状经济。该乡广电站在市有线电视台的帮助下,对全乡6个村的广播实行了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同时对村到户的低压线进行了全面改造,大大提高了农村广播的通响率。从而使该乡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完成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到村的乡镇。

白马乡的来历

四川省宣汉县有一个乡叫“白马乡”。何以取名“白马”,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哩!,相传明末清初,当今的白马乡叫“复兴场”,场不大,几十来户人家,男耕女织,日子倒也安顺。离复兴场不远,有一村院,住有几户农家。村前有一条小河,村后依山。山上怪石横生,古树参天;村院左右竹木荫护,确是一处幽静所在。这地方盛产沙甜大萝卜。萝卜香脆无渣,远近闻名。奇怪的是,每年总有一颗水桶粗,扁担长的萝卜长在一户人家的地里,年复一年,年年如此。这一年,恰好在刘老汉的地里长出了一颗大萝卜。刘老汉无儿无女,老俩口相依为命,看着这个大萝卜,刘老汉总感觉有个好兆头,因此,始终舍不得挖起来卖。一天,一个外国洋教士打此过路,一眼发现了这颗大萝卜,围着它看了许久,便掏出一两银子要买,刘老汉不卖;洋教士又掏出一两银子,刘老汉还是舍不得;洋教士以为刘老汉嫌少,急忙又掏出一两银子……,刘老汉是个老实人,哪里经得住洋教士的纠缠,最后只收了三吊钱卖给了洋教士。洋教士高高兴兴扛起大萝卜走了。刘老汉心里纳闷:洋教士肯出三两银子买一个萝卜?这当中一定有名堂,于是就跟洋教士后面。洋教士发觉有人跟,就加快了脚步,刘老汉也紧跟了上去。天渐渐的黑了。刘老汉见洋教士走远,也无心再朝前走。回到家里,对老伴讲起了这件事,老伴也觉奇怪。一更时分,刘老汉听见屋背后有脚步声,以为有贼,便翻将起来,顺手摸了一把锄头,轻脚轻手走到门边,眯起眼睛从门缝朝外看。借着朦胧的月光,看见一个人影,肩上扛着一截像树木般的东西,一步一步向后山走去。刘老汉轻轻将门开了,从院子的另一侧一口气爬上后山,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从山下曲曲弯弯伸上来的小路。约莫二更时分,刘老汉终于看见一个人弓着腰慢慢上来了。那人走到刘老汉躲藏的石头跟前,将扛的东西慢慢放下来,竖立在地上,“呼哧呼哧”地喘着气。刘老汉屏住呼吸仔细一看,“哎呀,那不是白天买我大萝卜的洋教士吗,怎么半夜三更把萝卜往山上扛呢?”刘老汉惊呆了。这时,只见洋教士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将萝卜抱在怀里,朝一块大石头走去,用一个明晃晃的玩艺儿在石头上划了几下,便抱起那颗萝卜朝石头上撞了一下。隔了一会儿,只听见那石头发出“嗡嗡”声。接着,洋教士又将萝卜朝石头上撞了一下,便听见石头发出“轰隆隆”的雷鸣声,石头中间开了一条缝,从里面放出耀眼的金光;石缝越裂越大,金光越闪越亮,把刘老汉的眼睛都射花了。刘老汉更惊异地看见那洋教士裂开了大嘴,仰起鹰勾大鼻子“哈哈”狂笑起来。紧接着又用萝卜在石头上撞了一下,便听见石缝深处发出“嘶嘶”的马叫声,声音越叫越近,这时,见一匹一尺来长、周身金光闪闪的白马,活蹦乱跳地跑了出来……,刘老汉一下明白了,前几天听人说有外国人到中国盗宝来了。原来这个洋教士就是盗宝的强盗!刘老汉正准备跳出去抢,又怕洋教士使法,急得团团转。眼看洋教士快把白马引出石缝了,突然想起,神灵最怕鸡叫,“对!我来装鸡叫!”于是,刘老汉便用双手唔住嘴“喔喔喔”大声装起鸡叫来,把远近的鸡都引叫了。这时,洋教士慌了,急忙用一根链子套住了白马的头,拼命朝外拖。白马一听鸡叫,立刻不动了,石缝也慢慢合拢来,最后,只留了半截链子在石缝外。洋教士发觉是刘老汉在装鸡叫,便“哇哇”叫着向刘老汉扑来,两个人滚在一起,相互抓打。刘老汉高喊:“快来哟,洋教士偷我们的宝呵!”山下的人听到喊声,都跑上山来,把洋教士撵走了。后来,洋教士串通官府,想把这块石头打下来抬走,谁知刚刚动手,那块石头就自动滚下来,一直滚下河,沉入一个深潭里。洋教士再也无法将那块石头弄上来了。据说每年八月十五,当月亮升上中天的时候,村里的人还听得见深潭里发出“嘶嘶”的马叫声呢!,为了纪念这匹白马,村里的人将石头滚下的地方取名“倒马坎”;将河边那座桥取名“白马桥”;将白马沉没的深潭也取名“白马潭”。复兴场的老百姓在现在乡所在地建起了一座庙宇,也取名“白马寺”,打那时候起,白马寺内便香火不断了。直到解放后,白马寺才香火匿迹。复兴场也随之改名为白马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