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镇地图
清溪镇相关地区地图:
- 东乡镇地图
- 君塘镇地图
- 清溪镇地图
- 普光镇地图
- 天生镇地图
- 柏树镇地图
- 芭蕉镇地图
- 南坝镇地图
- 五宝镇地图
- 峰城镇地图
- 土黄镇地图
- 华景镇地图
- 樊哙镇地图
- 新华镇地图
- 黄金镇地图
- 胡家镇地图
- 毛坝镇地图
- 双河镇地图
- 大成镇地图
- 明月乡地图
- 红岭乡地图
- 柳池乡地图
- 三河乡地图
- 老君乡地图
- 黄石乡地图
- 七里乡地图
- 庙安乡地图
- 天宝乡地图
- 东林乡地图
- 下八乡地图
- 凉风乡地图
- 上峡乡地图
- 塔河乡地图
- 茶河乡地图
- 天台乡地图
- 观山乡地图
- 南坪乡地图
- 凤林乡地图
- 桃花乡地图
- 白马乡地图
- 漆碑乡地图
- 三墩土家族乡地图
- 漆树土家族乡地图
- 龙泉土家族乡地图
- 渡口土家族乡地图
- 石铁乡地图
- 厂溪乡地图
- 红峰乡地图
- 凤鸣乡地图
- 花池乡地图
- 土主乡地图
- 庆云乡地图
- 马渡乡地图
- 隘口乡地图
行政辖村
西王村引新兴村横龙村三户村青横村团结村苍南村皖山村白衣村伏会村周岗村清溪村兴隆村许黄村董城村景林村半湖村三星村卞山村汤山村自然资源
清溪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是县内主要粮食产区之一,史称“湘南粮仓”,有耕地2.97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31%,名列榜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坚持以粮食生产为主,抓好以水产、蔬菜为龙头的“菜篮子”工程,开创农、工、商、运为一体的经济新格局。全镇有林场、茶场、果场、渔场、建筑公司、建材厂、捞砂队等乡村企业13个,主要产品有稻谷、大豆、生猪、家禽、鲜鱼、特种水产、四季蔬菜、荸荠、棕垫、红砖、平瓦、石灰、水泥、预制件等。自然气候
清溪镇属四川盆地湿润性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雨量为1187毫米,年平均日照1040.4小时,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特别适宜茉莉花的生长,截止2006年,该镇共种植茉莉花2万余亩,是全省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并被四川省特产协会命名为“四川省茉莉之乡”。区位概况
清溪镇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县城西南10公里处之马边河畔。该镇2006年底有15528户,47476人,其中集镇常住户口6554人,其余为农业人口。总面积为81.5平方公里。国道“213”线南北纵贯全境,马边河西东横流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全镇辖2个社区、15个居民小组和26个村、194个村民小组,共有15528户,47476人,其中城市居民6554人,农业人口40922人,全镇有劳动力25269个,耕地27722亩,森林覆盖率为43%。截止2006年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12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治安稳定,秩序良好。镇境夏商时属梁州(古九州之一,辖今陕西、四川、云南三省的部分地区)之域,秦时属蜀郡武阳县(今彭山县),汉属犍为郡南安县(今乐山),北周属戌州(今宜宾),沉犀郡武阳县,随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属戌州犍为县,唐上元元年(公元674年)属嘉州犍为县至今。地理
清溪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与深圳市、惠州市接壤。镇府驻地距市城区及深圳均约为48公里。2003年。总面积143平方公里。该镇地势四周环山中间为盆地,历史上对外交通相对闭塞。“打开山门”不过是近20年的事。历史
明代为文顺乡辖,清代初为京山司辖,后又为捕厅管辖。中华民国建立后设立筹办处,辖区为99村。民国24年设乡公所为东莞县第四区辖。1944间中共曾在此建立根据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与塘厦合称新三区,1951年又改作第七区,1958年并入塘厦公社,1959年析出成立清溪公社,1983年9月撤公社建区,1987年5月撤区建镇沿革至今,1988年东莞升格为地级市,清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为数不多的地级市直辖乡镇。改革开放始后至1985年期间,该镇“三来一补”企业大量增多,形成日后的工业雏形。1986年间该镇开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久清溪镇经济进入了近20年高速成长期,此期间该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年增长20%以上。第一章革命烈士传略、简介:黄万顺,生于1911年,土桥村人。他是清溪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他小时候读过七、八年私塾,1933年考上了东莞中学。在学校受到"九、一八"和"一、二八"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教育,在"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的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36年他毕业于莞中后,到香港《华侨日报》当校对。在共产党员的启发教育下,阅读了不少革命书刊,明白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道理,光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户沟桥事变后,他组织工人阅读《新华日报》,积极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日功绩。1938年初,党组织把他调到江门市做工会工作,后来又到敌后开展武装斗争。1939年回到家乡土桥。他回到家乡,立即组织民兵,成立游击小组,把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搞起来。在中共东莞县委的领导下,全县的抗日形势日益发展。1940年初,国民党东江游击指挥所主任香翰屏,企图消灭我党领导下的抗日部队。清塘地区成为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环境极为恶劣,我党转入地下活动。清塘区区委书记黄万顺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秘密进行领导地下党的斗争,在农村组织兄弟会,姐妹会和游击小组。这时,石龙中学正当搬到清溪鹿鸣学校开课,校长黎彦林和教务主任色结国民党棍王荣辉,经常强迫学生填表加入三青团;还以庆?quot;双十节"为名,替国民党作反动宣传;监视我地下党员和进步师生的活动。黄万顺同志为了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揭穿敌人的反动阴谋,亲自与张松鹤、谢乃坚等一起领导学校的学生运动,发动进步师生罢课和组织参加革命队伍。有力地反击了学校当局的反动政治迫害。同时在学校积极发展党员,如张秋云、李美银、叶金才等就是在这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为了及时掌握敌人的动向,他还亲自同打入国民党塘厦区署的罗涛联系;又在国民党县政府所在的石马设立情报点,紧持做好情报工作。1940年秋末,曾生、王作尧部队东移回来,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他为帮助部队打开斗争局面,召开了区委会议,与黄克、张松鹤、莫学龄等商量,决定组织游击小组,配合部人袭击国民党第六挻进纵队在苦草洞武器库。黄万顺立即与打进国民常驻清溪第六挻进纵队的地下党员刘清、何小仕,以及苦草洞的游击小组联系,准确地侦察到该武器库的位置和布防情况,及时把情报送给王作尧,王即派部队前来配合。万顺带了邓华、叶光明等切断敌人的通讯线路,摸进敌仓库区。活捉了哨兵,冲进敌营,全俘守敌。缴获了重机枪、轻机枪、小钢枪、步枪及各类子弹等物资,全部搬回土桥,然后送往部队。袭击若草洞后,国民党顽军发觉我们部队回来了,到处加强警戒。但万顺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41年5、6月间,他与区委妇女部长从塘厦去布心湖,途经凤凰岗附近,遇上国民党军队的警戒岗哨,从他身上搜查出一本我党的内部刊物,因而被捕,被押送到塘厦刘光大队部。罗涛知道此事后,立即跑来清溪土桥找到区委黄克,汇报了黄万顺等被捕的情况。第二天,区委一面派人报告县委,一面由黄万顺的亲人出面,请塘厦一带黄姓有名望的绅士到刘部队说情,化了四、五百元,才把黄万顺、黎少弟保了出来。在鹿鸣学校教书的张松鹤、谢乃坚、李美银等,由于抵制反动校长强迫他们加入国民党,闹了学潮为敌人所注意。黄万顺回来得各这一情况,马上建议组织把他们调到部队去。同时,组织上也考虑到黄万顺的安全,把他从清塘区调到大岭山。1941年8月下旬的一天,国民党保安第八团有七、八百人,从樟木头、石马、塘厦等地向我大队部驻地大岭山进攻。激战了一日一夜。由于黄万顺刚到大岭山环境不熟悉,罗涛知道后马上报告区委黄克。正当党组织设法营救时,国民党反动派就于次日上午枪杀了黄万顺。黄万顺在被敌人押赴刑场的路上,昂首怒视敌人,高唱雄伟的《国际歌》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岁。烈士生前任清塘区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