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口乡地图
别口乡相关地区地图:
名称来历
解放前,别口乡属合川县。光绪年间为白盐乡,后称别盐乡,民国年间别盐乡又改为佛盐乡,后据乡设别口沱而更名。原属合川。清朝雍正时期建场于老场坝,嘉庆时迁至别口沱,民国时期改名佛盐乡,后更名别口。1954年,由合川划归潼南。
机构设置
别口乡辖7个行政村50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1.34平方公里,总户数5344户,总人口17560人(外出人口9064人)。乡直单位6个,内设机构10个,乡直单位是中心小学、信用社、卫生院、粮店、兽防站、派出所;乡内设机构是党政办、经发办、社会事务办、民政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税所、人口与计生办、计生服务站、村建国土所、文体站。
文物介绍
乡科郎寺有一塔,俗称白塔,高7层30米高,矗立于青山绿水之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
交通条件
陆路:距遂渝高速路口15公里,沿江路到县城21公里,东可以入合川,南可以下铜梁。
水路:富金坝航电枢纽工程竣工和别口客货码头的建成,万吨级船舶可自由进出别口乡。沿涪江黄金水道,上可以达潼南、遂宁,下可以入合川、重庆。
特色产业
别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主要出产水稻、玉米、红苕、花生等,尤以茶叶、板栗、蚕桑最为出名,素有茶叶之乡、板栗之乡、蚕桑之乡的美誉。从70年代至今,别口已有30余年的种茶历史。成片茶林主要分布于金仙村、飞凤村、老君村,面积达到1000余亩,年产绿茶2吨左右,远销北京、江浙等地,市场供不应求。板栗栽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主要分布于金仙村、高岩村、老君村,年产板栗约20吨,是潼南最大的板栗生产基地。桑树栽植面积达到3400余亩,可养蚕2800余张,产茧约50余吨。金仙村卢家坝600亩核心蔬菜基地已建成投产,飞凤村杨家坝2000亩蔬菜基地正在紧张建设中,科郎村已建成优质桃种植基地400余亩,老君村已建成20000平方米草莓基地、50000平方米蘑菇基地。全乡森林面积达11403亩,森林覆盖率达已到40%。主要树种为松树,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是天然的氧吧。现阶段已完成花坡村、飞凤村、老君村和高岩村6000亩巨桉的栽植工作。涪江沿别口而过,富金坝航电枢纽工程已竣工,别口成为了库区,水利资源较为充足。乡境内有丰富的砂石资源,卢家坝、杨家坝可供开发的砂石量达到150万立方米。
经济发展
截止2010年10月底,全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400万元,农业总产值达到830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达到296万元,新增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6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4200万元,预计全年本级财政收入可突破380万元。2011年,力争实现招商引资5000万元,落户企业3家以上,工业固投达到2000万元;进一步规范财税征管,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力争完成本级财政收入32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