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镇地图
上和镇相关地区地图:
基础设施
上和是一个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的边贸镇。水陆交通便利,镇驻地距县城陆路27公里(已经全部硬化)、水路12公里,遂渝快速铁路穿境而过,里程达7公里,有上佛(上和镇至合川原佛盐镇)出镜公路一条,约10公里,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每个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全面实现,场镇开通了小灵通,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镇。场镇及周边村社用上了天然气。团山村、石境村已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农民也吃上了自来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比较齐备,有水库3座——罗家坝水库、陈家沟水库、头道溪水库,有提灌站3处——石镜坝提灌站、洪号子提灌站、冬冲提灌站,山坪塘256口,石河堰36节。场镇配套功能逐渐完善,建有大型综合批发市场一个,青松超市、美佳宜超市规模不断扩大。
农业发展
上和是一个农业大镇。境内以坝地和丘陵为主,水资源、植被丰富,有耕地30885亩,盛产油菜、水稻、花生、蔬菜、西瓜,是全县有名的“蚕桑大镇”、“瓜果之乡”、“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全镇年养蚕量达6000张,生猪年出栏2.8万头,油菜、水稻、花生种植面积均在10000亩以上。特别是蔬菜产业,已逐渐成为上和的支柱产业之一。石镜坝蔬菜基地,总面积1800余亩,目前,建有标准化的蔬菜大棚357个,基地年产蔬菜450万公斤,实现年产值680余万元,2006年已通过重庆市“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该基地主要种植生产瓜果类蔬菜,以早春青椒和反季节叶类蔬菜为主,其它季节性蔬菜有大葱、莴苣、萝卜、冬瓜、地瓜、白菜等。该基地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残留农药检测点,随时对上市蔬菜进行检测抽查。所生产的蔬菜产品安全卫生,深受消费者喜爱,畅销市内外市场。在石镜坝蔬菜基地的辐射带动下,该镇的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全镇蔬菜种植面积(含复种面积)已达8000亩,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
旅游开发
上和是一个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的乡镇。上和镇历史悠久,据《潼南县志》记载,民国元年2月,东安县(现潼南)成立时,就设了太和场(今上和)。过去的上和曾是遂宁、潼南与合川、重庆水上交通运输、商贸的重要中转站,有潼南的“朝天门”之美称。现上和场镇面积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余人,场镇房屋多数是清代民居;有主街道4条,分别是田湾街、文庙街、老花市街、王爷庙街。现保存完好的寺庙两座,分别是王爷庙、独柏寺,其中独柏寺属重庆市重点保护文物,正殿建于唐朝,后殿建于清乾隆年间。依托现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上和有基础也有条件发展“古色旅游”。随着富金坝航电枢纽工程的建设,形成的了上和、别口库区这一“渝西三峡”,该镇可以结合石镜坝蔬菜基地,打造农业观光旅游。
代码
402671[代码]500223101:~001上和镇社区~201回头村~202冬冲村~203五岩村~204青龙村~205团山村~206三岭村~207月水村~208后沟村~209石镜村~210倒塘村
工业发展
上和是一个工业新兴镇。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该镇的工业经济进入了新兴发展阶段。现有酒厂3个、农副产品加工厂4个,康利调味品厂生产的醋、浆油、豆食、榨菜等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锦宏有限责任公司和瑞达丝绢厂生产的生丝远销广东等地,其年产值达到3300万元,税收100多万元。
沿革
1950年建上和乡,1958年改太和公社,1981年更名上和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6年建镇,1993年独柏乡并入。1997年,面积68.2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倒塘、周湾、回头、冬冲、望水、金刚、五岩、水洞、青龙、团山、三岭、云音、月水、梨山、后沟、头道、洪号、白沟、石镜19个行政村和上和1个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