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岭镇地图
苍岭镇相关地区地图:
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打造了2006年州级试点村马石铺,对李家坝进行了统一规划、拆迁、建设;对张家边以生态旅游示范村的模式进行了规划建设;抓住“彝州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的契机,对彭家庄等6个村小组以“彝族民居展示区”特色村的模式进行了规划建设;对李家坝等6个村小组以“现代农业观光区”示范村的模式进行了规划建设,对迤香村等10个村小组进行了村容村貌整治墙面粉饰建设。全镇各级各部门积极整合项目,筹措资金,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农村改革等工作扎实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紧紧围绕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顺利开展,划分公益林21.7万亩,商品林14.5万亩,完成确权到户22.7万亩,占6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围绕逐步建立“权属明晰、管理科学、职责明确、体系健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土地承包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目标,对全镇7882户农户的土地现状进行了调查、核实、确权、发证,巩固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权制度。“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按照信息网站栏目设置的要求,采集原始素材图片18600张,各类数据材料20多份,准确进行了录入,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经济发展
今天的苍岭,特色农业、特色水产养殖已具雏形,庭院经济、库区经济、商贸经济初见成效,工业经济开始起步,万担烤烟生产基地、万头商品猪出栏基地、万亩工业林及商品林基地渐成规模。2007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24万元,实现镇级财税收入1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288元。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土壤有紫色土、水稻土、红壤土、冲积土四个土类。境内矿藏主要有沙、石。森林资源:云南松大面积分布、珍贵树种主要有樟木、香果树、红豆等,食用菌品种繁多。
生物资源:有一定数量的野生中草药和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物。
农业资源:盛产水稻、烤烟,畜牧业较为发达,是省、州、市商品牛羊综示区,优质水稻繁种基地。“饱满街米”在全州享有盛誉。在黄草村委会发现数量众多的恐龙足印化石,其中蜥脚恐龙足印数量居全国之首。西云布里塔庙为全国最为完整的彝族土主庙。
自然资源
温泉:境内山峦起伏、沟壑交错、植被良好、物种丰富、山水合一、交相辉映。穿境而过的阿蓬江不仅赋予了苍岭鬼斧神工的美景:美丽的神龟峡、神奇的仙人碑、神秘的十丘田、热情的温泉……,如诗如画,宛如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水电资源:还蕴藏着巨大的水电资源,已建成的大河口、梯子洞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1万千瓦,正为国家能源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资源:苍岭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境内草山、草坡及林地,垂直分布明显,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不仅有红椿、银杏、火桂等珍稀植物;还有生漆、油茶、核桃等经济作物,另有锦鸡、香獐、果子狸、猴子、琏鱼、桂鱼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活跃在山间水中。
矿产资源: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品类众多。主要有硫铁矿、铝土矿、重晶石等地下矿藏资源,硫铁矿的储量达700万吨、铝土矿储量达600万吨以上。硫铁矿的开发已被定为全县12个开放性开采点之一,
行政区划
辖西云、云甸、黄草、苍岭、李家、智明、竹园、石涧8个村委会,166个村小组,222个自然村。社会事业
教科文卫。基础教育在巩固中提高,小学、初中入学率和巩固率达99%以上,中考高中、中专平均上线率分别达35.9%、63.7%;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推进,争取了苍岭中学学生宿舍楼危房改造,西云海联学校、西云、李家明德小学等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400多万元;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和寄宿制政策资金40.5万元。科普工作得到加强。全年共开展科技培训88场次,培训7240人次,举办农函大培训班3班,培训学员195人,各项科技措施和实用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李家、竹园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科普示范村。实施新农村文化室建设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利用,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圆满完成了卫星电视转星调频和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电话得到进一步普及。实施了4个村卫生所国债建设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群众减免费用116.21万元,艾滋病、血吸虫病防治等卫生防疫工作得到加强,食品药品监督执法力度加大。社会生活。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及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积极推进计划生育规范化管理,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不断加强育龄妇女医学监护和“三术”服务,兑现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资金10.3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积极推进,坚持采矿权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矿业秩序整顿力度加大,资源利用水平得到提高。加强林业管护和植树造林工作,搞好沼气能源建设,建成沼气池950口,实施长治工程,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态建设力度,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扎实有效。全年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4696人。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4人,有138人次享受城镇低保共5.5万元,农村基本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发放农村低保救助大米50.6吨、资金5.88万元;发放救灾大米10吨,救济资金1.3万元,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严格土地审批,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切实维护群众在移民安置等方面的合法利益,落实大中型水库建设移民安置后期扶持91人;筹集资金支付工程拖欠款50多万元,减少政府债务60多万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专项整治,及时排除隐患,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坚持和完善信访接待制度,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推进以“平安和谐户”为基础的平安创建活动,积极推行社区警务服务,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治安和刑事案件发案减少,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武装、民族宗教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兵员征集超额完成任务,民兵建设得到巩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面贯彻落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和宗教界爱国爱教的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统计执法工作力度加大,档案工作进一步规范,镇政府机关档案室创评为省级“三星级”档案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