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镇地图
大溪镇相关地区地图:
重庆市酉阳县大溪镇
大溪镇位于渝、湘、鄂三省(市)结合部,贯穿全境的渤桂二级路拉近了与酉阳县城的距离(不足90千米)。悠悠酉水河源远流长,巍巍冠军山雄奇壮观。再加上境内的三桥锁双江、笔架山文化、佛山奇峰林立以及即将出现的“高峡出平湖”,绘成了一道旖旎的山水画卷。在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旅游资源丰富;在这里,金樱子色美味醇,千里油茶酒香飘。这里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有由巴国九黎走来的民族;这里有著称于史的酉水河原始风貌;这里有勤劳勇敢的土家苗汉人民。该镇辖7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1.8万人(土家族占70%);有耕地1.6万亩,盛产水稻、玉米、油桐、烤烟、水果、蔬菜等多种农经作物,林地和荒山5万亩,属典型的农业镇。2007年全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5700万元,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达到4500万元,固定资产投入1000万元;镇级财政收入9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50元。经过历届政府的努力,现该镇的劳务经济、烤烟、畜牧、林业、水果等五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养殖、蔬菜、水果三个专业合作社初具规模,有社员450人;各种产业大户50户,个私企业10户,个私协会会员210人;有中小学9所,镇级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医疗站13个。全镇通村(组)公路里程达100多公里,农业和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已经建立,邮政、交通、信息、电力、金融行业较为发达。广东省揭西县大溪镇
大溪镇位于广东揭阳揭西县境东南部,东与灰寨镇接壤,西与龙潭,坪上镇毗邻,南与钱坑镇相连,北与南山镇交界,距县城15公里,面积35.5平方公里,2003年底,户籍人口2.6万人。辖1个居民委员会,16个村民委员会,32个自然村,72个村民小组。工农业总产值1.004亿元。大溪镇原属钱坑人民公社,1976年开始拆置。1983年改称大溪区,1986年开始改称大溪镇。河流
发源于长乐西南之大尖山,于老鼠洋注入营前—洋屿水网,水网以上河长11.7公里,集水面积24平方公里,河道比降3.4%,年流量4080万立方米。营前—洋屿水网分布于吴航、航城、营前、首占、玉田5个乡镇,总面积50平方公里,水网总汇水面积142.4平方公里,在海拔4.5米以下,河网总库容580万立方米。分经营前港(上洞口)、洋屿港(下洞口)注入闽江。福建省平和县大溪镇
镇情概况:大溪镇位于平和县西南部,东连安厚乡,西接九峰镇,北邻国强乡,南界云霄、诏安二县。总面积139平方公里,现辖25个村委会,214个村民小组,11925户,49303人。主要河流大溪,源于大芹山麓,穿越全境。大溪是一个华侨、台胞较多的乡镇,主要旅居泰国、香港、台湾等地。大溪的方言是客家话。大溪盛产“铸锅、豆干、米粉”,有着悠久的历史,享有“大溪三大特产”的美誉。自然地理:大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山峦延绵起伏,海拔在500米以上,漳州市最高山峰大芹山,雄伟挺立,成为大溪的屏障。中部、东南部较平坦,海拔在200-300米之间。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这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度21-22℃,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无霜期350天以上。是平和县主要产粮区,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盛产茶叶、荔枝、蜜柚、龙眼、柑桔等。矿藏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已探明有高岭土、铅、锌、石英、稀土矿和矿泉水。尤其是灵通矿泉水经地矿部检验,属含对人体有益稀有元素的优质矿泉水。
特产:荔枝是大溪一大名特产品,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现有荔枝1.2万亩,成为平和县万亩荔枝基地,品种以“乌叶”和“宁德”优良品种为主,其粒大皮薄,肉厚质软,汁多味甜、香浓。远销上海、南京和汕头、深圳、香港等地,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盛夏消暑、旅游圣地的灵通岩盛产南方天然人参茶--绞股蓝(俗名七叶胆),是一味地道保健饮品。
旅游资源:号称“闽南第一”的游览胜地灵通岩位于东北部,其山峥嵘,佳景多姿,灵通山的七峰、十寺、十八景源源远流长,引人入胜,素为历代游客仰慕。绝顶凌空的“狮子咀”之巅,有“开漳圣祖”陈元光之父陈政迁灵而来的坟墓;明朝大学士黄道周、相国林钎、大理寺正卿陈新野等名士曾在此读书传授。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喜赐一匾一钟。山上留有佛寺和历代名人石刻,均为巧夺天工、匠心独具的奇观,古往今来游客络绎不绝。1990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教育资源
1.大溪中学温岭市大溪中学创建于1944年,前身为私立赵氏初级中学,原校址在原冠城乡冠山东麓。1945年改校名为德明中学。1956年7月,学校改为公立大溪中学,校址迁移到大溪镇德明路。学校一度更名为温岭县第二初级中学,到1959年恢复原校名。1958年学校首次招收高中学生两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1998年秋季实现初、高中脱钩,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2002年2月通过浙江省普通高中A级办学水平评估;2004年2月被浙江省教育厅评定为浙江省三级重点中学;2006年1月被浙江省教育厅评为省二级重点中学。学校新校区位于省级风景区方山山麓,国家级沿海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线从校西侧穿镇而过,校门南侧是省一级公路大石线,交通十分便利。校园占地近110亩,投资4500多万,按照省等级重点中学标准设计,采用现代化教育教学配套设施,学校在2003年5月份实现了整体搬迁。学校现有30个高中教学班,学生共1500多人;教职工120多人,其中中高级教师四十多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崇尚发展”的办学理念,奉行“严谨、进取”的校训,以“要质量、要信誉、要效益”为办学宗旨,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学校从1997学年至2003学年,已连续七年被市教育局(教委)、市教育督导室评为温岭市一类一等(自主发展性)学校。学校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台州市招飞工作先进集体”;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温岭市“治安安全单位”;1999年1月,我校被省教委评为97-98学年普通高中会考先进集体,是当年台州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2000年被评为“台州市治安安全先进单位”,“台州市教科研先进集体”,通过首批“台州市文明学校”验收评比和温岭市首批“三园式学校”(学园、花园、乐园)验收评比;2001至今连续三次评为“台州市文明单位”;2003年度被评为台州市安全文明校园,温岭市信息技术教育先进集体,温岭市先进教工之家,温岭市先进退管集体;2003年获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团体一等奖;2004年2月获第十二届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未来作家摇篮奖”、“最佳组织奖”;2005年被评为台州市图书管理先进集体,台州市首批“全面教育质量试点学校”,省A级信誉度食堂;2006年2月被评为台州市平安校园。2007年12月通过“台州市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验收。在六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已培养出一大批社会有用人才,知名的有:原国家财政部财政司司长吴才麟,原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王天祥,浙江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林家骊,旅美华人卢妙根博士,台州市领导元茂荣、郑玉芳、陈惠良等。大溪老街介绍
大溪的历史,桃园县大溪镇在日据时期称为『大科坎』,意即大台地的意思,位于大汉溪溪畔台地上,曾是台湾重要的内陆港口,明清时期从可以从淡水、大稻埕、艋舺来的运输船可以抵达大溪,『崁津归帆』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大溪美景。咸丰年间,当时大溪的繁荣如日中天,到了大正14年,桃园大圳完工,大汉溪的河运断绝,大溪的黄金岁月也随之结束,如今,我们虽然看不到旧日的繁华胜景,但从大溪老街斑斑的建筑美景细赏,仿佛又回到从前。大溪老街简介,大溪因位处北横公路起点及邻近石门水库,成为交通转运站,近来观光业的发达,大溪老街的重整,使得旧日历史的美貌嫣然再现。大溪老街主要范围涵盖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条历史街屋,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筑型式和台湾早期的传统商家店街并无二致,都是面宽窄、纵深长的深长形连栋店面住宅的街屋型式;大溪老街至日据时代的1919年左右,因日本总督府执行等同现代都市计划,将和平路、中山路等街道依规划好的建筑线拆除部份建筑,那时大溪老街平常住家主要以红砖牌楼立面搭配红砖屋,商家则以石材精雕欧洲风格的拱门梁柱和繁复华丽的浮雕图案,呈现出以巴洛克风情为主的立面牌楼;但是大溪老街牌楼的立面虽为巴洛克风情,造型却采用大量弧线,牌楼中央最高的突点-『山墙』,有山尖形、半圆形、圆弧形等变化,顶端的『收头』则有动物、植物、几何图形各种样式,十分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尽管河运没落,繁华变迁,这三条老街却能保留原貌,并结合大溪其它文化与历史的魅力,让大溪镇重回过去的风华。
大溪老街周休旅游胜地,大溪老街的中山老街广场,现场有解说员解说老街历史背景,广场内还有专人教导如何打陀螺,而大溪老街上的童玩店,贩卖的童玩更是一应俱全,十分怀旧;此外,大溪风景秀丽,先总统蒋公灵寝奉厝之地的慈湖、中正公园内大溪宾馆改建的『蒋公纪念堂』,如此丰富的旅游景点,也带动动了大溪旅游的风潮,大溪饭店、大溪旅馆、大溪民宿、大溪汽车旅馆业者们的服务也越来越优质,为了就是让大溪旅游、大溪观光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大溪旅游,还有许多旅馆饭店与民宿业者使用饭店线上实时订房系统,透过安全的线上交易,即可预先指定大溪饭店、大溪旅馆甚至是大溪汽车旅馆订房,让您轻松寻访旧时古早的乐趣。地址:桃园县大溪镇和平路、中山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