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坝乡地图
毛坝乡相关地区地图:
5、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毛坝乡
剑阁县辖乡。1952年设毛坝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并入柳沟镇,1995年析复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34公里。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百花、元山、光华、荣园、斑竹、团山、宝桥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4、重庆市酉阳县毛坝乡
乡域概况:毛坝乡位于县城北大门,与涂市乡、腴地乡、泔溪镇、木叶乡、黑水镇“三乡两镇”及黔江区马喇乡金洞村紧邻,地处乌江水系与沅江水系“分水岭”的圆梁山麓,属新华厦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中段武陵山褶皱带深切割山区,最高海拔位置1540米,高低落差800多米。辖区内多高山夹沟地方,政府、场镇所在地距离县城38公里,海拔1060米,世居土家族、苗族以及汉族同胞。全乡现有7个行政村,44个村民小组,3900多户13000余人。有耕地面积18857亩,其中田3977亩,土14880亩。低温寡照,阴雨天多,积温偏低,农户居住吊散偏远,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原始积累匮乏。杨汝岱、陈俊生、罗豪才、汪洋、王鸿举、谭栖伟、税正宽等中、市领导曾多次到毛坝调研,给毛坝扶贫事业给予鼓励和亲切关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毛坝人民正加快步伐向小康路上迈进,生产生活水平逐日提高。资源风光:毛坝乡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景点,由于地处乌江和沅江水系“分水岭”上构成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悬远的海拔高差,造就了毛坝境内独特的资源和风光。毛坝乡在毛坝盖腹地,属大坂营神龙架原始森林保护区范围,境内圆梁山、回龙山、五佛山三条山脉东西并列,细沙河、后河南北相向而流,“三山夹两河”的地貌特征使毛坝境内群山俊秀,河流清澈,森林茂密,草场丰美,气候独特,动植物种群多样,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1、天元胜境,天元寺位于园梁山脉毛坝乡天仓村境内回龙山高庄岩上,海拔位置1540余米。从酉牡公路黄家槽举目向山顶望去,古庙雄峻的轮廓,依稀可辨历史与岁月的沧桑遗留的断涂,白云下葱绿掩映的残寺似是一头静听天籁、遥望南海的得道雄狮,它足踏“两乡一镇”,顾盼芸芸众生,紫气东来,山峦迭隐;海市蜃景,朝晖落嫣,昔日辉煌,依稀可辨。沿着天元故道深不可测的悬崖林荫岩石小径逶迤上行,轻风草香可将你不知不觉送到山顶。天元寺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风霜刻面,几起几落。“文革”期间,佛寺巨型条石砌筑而成的墙体被红卫兵用炸药炸塌,山门毁坏,但门额镌刻的“天元寺”文字仍然醒目,木材、庙瓦拆除运往县城修建学校。如今的古寺,疮痍残垣,但香烟不断,阡陌尚存。千年古碓,完好无损,观音流泉,滴韵金声,只有斜卧在草丛中的“回龙碑”,仿佛在诉说着那流年逝去的炎凉岁月。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成千上万的香客不远千里而来。烧檀还愿,轻烟寄情,绵软的“洗山雨”让他们忘记了旅途跋涉的疲惫,驻足秀色,洗尽尘念,心无烦恼,身如神仙。随着渝怀铁路、酉牡公路的建成,天元寺“金色旅游”佛文化开发条件日益成熟。2、半岛绿园,后河流域穿越毛坝境内,半截河、茶园溪弧线流经双龙形成了毛坝美丽俊俏的半岛绿园。岛上水竹林连绵起伏,草场宽阔;园里青峰叠翠,流泉叮咚,古桥遗韵,暗香浮动。农家小寨“夫妻树”相视无言,清水涧边,千年秃杉“问道”云天。奇花异草,馨兰吐艳,红豆杜鹃,鸟雀争鲜,羊儿沟沿小憩,农人田中稍闲。“绿色旅游”让人梦回童年,青春无限。3、细水风情,昔日尤如“黄毛丫头”的细沙河深沟,随着渝怀铁路建成及公路的改善,面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黄毛丫头”转眼已是婷婷玉立的少女,薄雾如轻纱,无法遮盖她姣好的面容,修长窈窕的身段格外美丽迷人。从甘家丫口盘根错节的小树林中放眼望去,云山雾海,仿佛仙境神甸。卧佛看天,观音睡莲形态逼真。若隐若现的冠木丛和游弋的云带,飘浮不定,好似八仙过海,瑶女升天。沿着龙细盘山公路下行到细沙口,横跨于圆梁山、旗号岭半山腰的渝怀铁路大桥雄伟而又壮观,奔驰的列车破洞而出。顺着细沙河逆水而上,“佳鱼泉”河面宽阔,虾戏浅水,“凉风岍”石菩萨含羞,隐蔽半山草丛,五尖山“母子峰”母子笑容可掬,“拦马石”水流湍急,黑洞潭“土司争印”神秘莫测。山寨秀美,土家吊脚楼风情迷人。浣纱少女、黄昏弄水孩童和晚归的鱼舟相映成趣,夹岸水桃,轻风摇曳,细沙河“三十六泉,七十二溪”、“九堡十三坝”,“蓝色旅游”任你山中走、水中游,留连诗画中。
集镇经济:毛坝场是全县有名的较繁荣的三大乡场之一,是酉兴片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物流兴旺,商侣云集,这一传统优势,为毛坝集镇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河滨街道、酉牡路椿树槽新街、正在高标准建设的老街以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金土安居”工程,极大地拓展了毛坝的发展空间,“山颠之城”、“明珠集镇”不日可待。
畜牧发展:畜牧发展是毛坝的靓点,山羊高床舍饲,菜用黄牛养殖是毛坝得天独厚的产业;药材、魔芋生产是毛坝的传统产业,近几年采用“公司+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农民获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管理规范化,信息网络化,营销专业化;高山反季节环保蔬菜是毛坝的新兴产业,随着酉牡公路的建成,城乡距离拉近,发展前景看好;细沙小木漆是毛坝的“深闺碧玉”,漆质成色好,晶莹澄清,亮度高,其独特的品质是高档家具上光防蛀,增靓提档的最佳选择,价钱连年上涨,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优势凸显,产业亟待开发。
2、湖南省永顺县毛坝乡
简介:位于湖南永顺县东北部,距永顺县城70余公里,分别同本县万坪镇、万民乡、塔卧镇及桑植县的廖家村毗邻,澧源河横穿毛坝乡。属中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3℃,年降雨量1400毫米,无霜期276天。全乡两条主干公路可直接贯穿邻近的万坪镇、塔卧镇和桑植县的廖家村。国土总面积92平方公里,有耕地14770亩,其中稻田10208亩。辖8个行政村,98个村民小组,2990户,总人口12670人。2005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416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80万元;粮食总产量7085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170元。经济文教:毛坝乡人杰地灵,十万坪大战指挥部旧址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国家轻工部部长、著名爱国人士李烛尘诞生于此。自然资源丰富,煤、铜、铁矿、木材等储藏量比重较大,木材积蓄量约3万立方米。经济作物主要以烤烟、油菜、花生为主,名优特产以莓茶、竹制品为主。2005年,全乡种植烤烟3400亩,产值达242万元;生产莓茶25吨,产值达300万元。全乡共有中小学14所,现有学生1481人,教师81人。
3、重庆市云阳县毛坝乡
简介:毛坝乡由原来的新建、毛坝两乡合并而成,地垮汤溪河两岸。位于云阳县境北部,长江北岸。西邻水口乡,北与云安、南溪、塔棚接壤,东与硐村、栖霞相连。全乡辖15个行政村,7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099人,汉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白水村2组(黄桷树新集镇)。地理环境:全乡面积57.95平方千米;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岭谷之间高差悬殊,是典型的三峡山区地貌。最低海拔135.4米,最高海拔高程1231.12米。现有耕地9070.76亩,其中水田5850.03亩,旱地1875.15亩,林地面积25813.63亩;人均耕地0.45亩,分布是沿汤溪河边少,中山稍多。全乡地形主要为背斜低山地貌,主要属石灰岩层地构,土层渗水性强;土壤以暗紫色泥、冷沙黄泥水稻土为主。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无霜期长(平均300天左右),温湿适度、光照适宜、雨量充沛、水热充足;汤溪河流经辖区6公里;年平均气温17.6℃,年均日照时数为1650小时,年降雨量1150㎜左右。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薯类、毛猪、山羊、鸡、鸭、鹅等小家禽。经济作物主要有雪梨、西瓜、枇杷、柑桔、蚕桑、莲藕等。
近年建设:近年来,该镇抓住“移民、对口帮扶、生态建设、地灾治理”的良好机遇,通过“治水、兴林、修路、建园”和国家大量治理小流域及退耕还林草投入,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利用8300亩退耕还林耕地,在渝巴路沿线的三湾、坪阳、白水、鄢家等村规划引进优质枇杷、牧草间种,3854亩的“绿色经济走廊”已初具规模;在柏青、厚鹿等高山地段引进板栗、核桃2万株形成干果带;在铜鼓、古松两村不放松品牌西瓜改良、在鄢家、铜鼓、李家较高地段扩大雪梨种植面积形成优质水果带;在毛坝、双星、古松、三湾等村的低山水田地段间种水稻、莲藕形成蔬菜带;围绕渝巴双白段建设的15公里高效农业生态经济圈已初具规模,以枇杷为龙头和小家禽产业链带动的结构调整正逐步趋向规模化、档次化;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粮猪型”经济。
水利建设:该镇以水利水保为重点,狠抓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成效凸显:一是完成了“2211”工程,即:整治两大水库(新建村小二型水库、坪阳村水库、增水近十万方);修建两处自来水工程(乡集镇、铜鼓村各建供水池1口,分别蓄水300立方米,分别安装水管2600米、2500米,共解决5584人吃自来水);修建人饮池100口(山坪塘技改30口,建人饮池70处,主要分布在坪阳、三湾、双星、毛坝、白水、新建、大华、等村,其中尤其突出的坪阳村山坪塘技改15口,建人饮池30口);兴修渠堰1万米(新建村2500米,坪阳村1500米,毛坝村2800米,古松村1900米,零修建1000余米),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国家投入人饮专用资金130万元,群体投工投劳折资350万元,基本解决了该乡最严重缺水地段的水源问题;二是主要实施了“171”水保工程,即:改土1000亩(毛坝600亩,坪阳250亩,白水150亩),荒山绿化7000亩,退耕还林还(草)1万亩(栽松柏杉200万株,干果1500亩,优质枇杷和雪梨3500亩,种优质牧草2000亩),总投入达800余万元,国家和群众投入各半,其中水保投入150余万元,大大加强了农业生产后劲,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