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地图
兴隆镇相关地区地图:
地理位置
兴隆镇位于湄潭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11公里,S204省道穿镇而过,具有湄潭县城后花园之称。东靠余庆、凤冈两县,南与抄乐接壤,西与黄家坝毗邻,北与湄江、天城两乡镇相依。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12亩。辖8村70个村民组,8050余户,3.47万人。概况
兴隆镇于1984年建制,是襄阳市(原襄樊市)和枣阳市的“东大门”,地处枣阳市东南18公里处,东与随州石伏接壤,西连枣阳城区。汉丹铁路、汉十高速公路和316国道穿境而过。全镇版图面积187平方公里,现辖33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5.8万人,其中农业户数11052户,农业人口数50178人。辖区内设有四条国家专用铁路,建有五二O国家储备库、二七O武警支队、粮食中转站、兴隆火车站、中盐集团枣阳盐硝厂、华阳河水库管理处等8个国家、省、市级企事业单位,拥有年产三万吨可供开采100年以上的地下盐硝矿,储藏量达5000万立方的国家一级铁道道轨石,2500万立方的特1级优质花岗岩大理石,库容总量达1亿立方米的华阳河水库等自然资源。中文名称兴隆俗称枣阳市东大门外文名称Xinglong面积187平方公里行政区类别乡(镇)人口5.8万所属地区湖北省枣阳市邮编441218下辖地区现辖33个行政村,170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车牌代号鄂F政府驻地枣阳市兴隆镇孟汉街(316国道)乡镇气候
兴隆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5—14.9℃,全年无霜期277~281天,年降雨量1090~1100毫米,土壤类型以黄壤、水稻土、石灰土等土壤为主,盛产粮、油、烟、茶、蔬、林、果、牧、鱼、药材等。概况
兴隆镇地处松嫩平原腹地,位于巴彦县北部,南距哈市市区(高速公路距离)62公里,北邻绥化18公里。兴隆镇是巴彦县北部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金融、服务、物资集散中心城镇,城镇辐射功能较强。兴隆镇面积201.3平方公里,农业可耕地面积21.7万亩,城区面积11.7平方公。以滨北铁路为中轴线,分东西两个区域,东区为兴隆林业局,西区为老城区。兴隆工业园区20.02平方公里。兴隆镇总户数28918户96628人,城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10个社区居民委,分别是:花园、得权、振兴、繁荣、文化、胜利、铁东、铁西、育才、育德居民委,总户数17666户50751人,其中,社区12196户34196人,林业局常住总户数是5470户16555人。农区辖8个行政村,106个自然屯,耕地面积201896亩,农村总户数10551户,人口44491人,其中:民主村拥有耕地27730亩,人口5656人;福合村拥有耕地25319亩,人口3535人;庆隆村拥有耕地24584亩,人口5073人;民权村拥有耕地28175亩,人口4554人;隆青村拥有耕地24171亩,人口7467人;建华村拥有耕地28374亩,人口6163人;兴乐村拥有耕地19046亩,人口5412人;中兴村拥有耕地24497亩,人口6631人。居民包括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蒙古族等7个民族。图示为:兴隆镇党委、政府办公大楼概况
①镇名:兴隆镇。②区位:是襄阳市和枣阳市的“东大门”,地处枣阳市东南18公里处,东与随州石伏接壤,西连枣阳城区。③交通:汉丹铁路、汉十高速公路和316国道。④人口:5.8万余人。⑤特产:优质桃、西瓜。农业
枣阳市兴隆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有着枣阳粮袋子之称,有耕地总面积6350公顷,其中水田3446公顷,旱地2904公顷。农业现已形成传统粮食作物外的瓜、果、菜、养殖两大主体产业并行发展之势。瓜果产业形成了以沿316国道的优良村、白土村、红花村、杨楼村为主体的优质桃生产基地和西瓜生产基地,已发展优质桃5000亩,西瓜常年面积约3000亩。近两年,镇政府扶持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并确立了养殖优质商品猪和优质鸭两个养殖生猪主导品种。目前,全镇已发展养殖专业村3个,专业组12个,养殖100头以上大户35户,规模生猪养殖场3个,养鸭专业组15个,养鸭2000-10000只以上的大户20户,累计投资达到5000多万元。全镇年可出栏生猪2万头以上,出售成品鸭20万只以上,出售鲜蛋38万公斤,实现畜牧产值0.8亿元。2004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200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社会经济
一、依托交通优势发展起来的汽车运输大镇:兴隆镇依托316国道、汉十高速、汉丹复线铁路等交通区位区势,汽车运输业发展迅猛,全镇现拥有各类营运车辆2200多辆,有“湖北省第一运输大镇”之称。其中大货车达800多辆,在上海、广州、海南、内蒙、新疆、甘肃、云南、浙江等地成立了汽车物流运输中介组织,凭借快捷的信息,冬季将南方的蔬菜、水果销往北方,夏秋季将中西部果蔬销往南北方,在全国形成了内蒙--广西、新疆--海南两条运输走廊,年运输货物达10余万吨,汽车运输业年可创利润达6000多万元。为了使汽运产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在镇政府的合理引导下,该镇以民营企业荣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为龙头,成功搭建了兴隆镇汽运产业平台,从驾驶员培训、分期购车、代理办证、税费保险代办、买卖转让中介、事故理赔等全方位形成了服务网络,从而加快了兴隆汽运产业的发展壮大。丰富的石材资源造就了兴隆另一亮点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兴隆霸山蕴藏的丰富石材资源被堪察后,1999年至今,在霸山已陆续建成大小石料厂8家,拥有各类工程机械50多台套,从业人员600多人,年可开发各类优质石料30多万方,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实现利税100多万元,可实现地方财政年增收30余万元。二、农业大镇:兴隆镇是一个农业大镇,有耕地总面积6350公顷,其中水田3446公顷,旱地2904公顷。农业现已形成传统粮食作物外的瓜、果、菜、养殖两大主体产业并行发展之势。瓜果产业形成了以沿316国道的优良村、白土村、红花村、杨楼村为主体的优质桃生产基地和西瓜生产基地,已发展优质桃5000亩,西瓜常年面积约3000亩。近两年,镇政府扶持畜牧业的大力发展,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并确立了养殖优质商品猪和优质鸭两个养殖生猪主导品种。目前,全镇已发展养殖专业村3个,专业组12个,养殖100头以上大户35户,规模生猪养殖场3个,养鸭专业组15个,养鸭2000-10000只以上的大户20户,累计投资达到5000多万元。全镇年可出栏生猪2万头以上,出售成品鸭20万只以上,出售鲜蛋38万公斤,实现畜牧产值0.8亿元。2004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7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70元。200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0元。
三、集镇上的新农村建设: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把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新农村建在集镇上,一体化统筹新城乡”的思路,探索出一条“以乡镇集镇为节点,以市场化为手段,以迁村腾地为效果,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繁荣了集镇,致富了农民。从2007年至2009年,该镇小城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亿多元,新增城镇人口5000多人。城镇人口29880人,城镇化率达到49%。1、坚持顺应民意,枣阳市兴隆镇委、镇政府顺应“大部分外出返乡农民一方面向往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愿意返乡不返村”的规律,引导农民认真分析市场形势,鼓励他们踊跃到集镇建房、购房。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思路,在兴隆集镇内划定一个区域,作为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和进镇农民集中居住区,鼓励本土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开发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完成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房屋850套(栋),已建成450套(栋),吸纳进镇农民近2000人,并配套建成了可容纳500名幼儿的小区幼儿园、占地近10亩的休闲公园以及小区主街道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建成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商铺5栋,成功引进11家就业人口在30人以上的工业、商业、服务业项目。今年,兴隆镇又把占地近250亩的西岗街和星火街的开发建设作为小区建设的二期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目前已多渠道筹集资金350万元,配套完成了道路硬化、下水道建设、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工程,小区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之中。预计整个项目结束后,又可新增集镇面积0.35平方公里,带动3000多农民进镇。2、坚持超前规划,以集镇为节点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关键和基础是规划的一体化。因此,在小区建设上,兴隆镇坚持科学规划,突破时空、地域和产业限制,统筹推进以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管理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在建设之前,特聘请多位专家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吸收外地超前设计理念,按照超前时尚设计、居住环境优雅、服务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商业氛围浓厚的标准,对小区的居住区、商业区、消费区、服务区、娱乐区等各大功能区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规划设计,并征求多方的意见建议,使小区规划融超前性、协调性、配套性于一体。目前,初具规模的新鑫住宅小区已成为全镇集镇建设的风景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商贸娱乐服务业的繁华区。3、坚持统一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兴隆镇以“三个统一、五个同步”为重点,避免了因分户建设而造成的材料不一、进度不一、户型不一等问题的发生,解决了建设资金持续投入短缺问题。“三个统一”,即:统一征地,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在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由开发商一次性出资征用建设用地200亩,征地资金除按规定给农民补偿外,其余归村集体收入。在一次性征地过程中,由于宣传到位,补偿到位,既没有出现上访等不稳定因素,又杜绝了因开发而导致部分农民哄抬地价的现象。统一图纸,将有关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规划相互衔接,有机叠合在一张图上。通过“一张图”的规划,确定城乡建设空间布局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统一办证,由开发商直接为购房对象代办房地产证件手续,方便群众,节省费用。“五个同步”,即:一是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同步建设。要求开发商在建设主体工程的同时,同步开展水、电、路等配套工程建设。二是质量标准与建设进度同步要求。由开发商聘请10家具有较高资质和较多经验的施工队伍,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分片同时开工建设。聘请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质量监理,严把建设质量关。在工程竣工后,邀请市质检部门对建筑物进行检测,严把验收关。三是全面建设与不断改进同步进行。在全面铺开建设中,镇政府和开发商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住房结构和外部造型,确保小区外部形象美观,内部构造实用。四是建设与销售同步推行。采取边投入建设、边销售回笼的办法,使住房出售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确保开发商投入资金快速回流,保证其投入的积极性和连续性。五是小区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开展。小区建设解决了进镇农民的居住问题,但是要想让农民住得稳,还必须解决农民就业问题。为此,兴隆镇在推进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以二、三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建设,确保人人能就业、户户有收入。4、坚持市场化运作,以集镇为节点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资金投入是关键。为消除资金投入“瓶颈”,兴隆镇大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投入障碍,采用“政府调控、市场运作、公司经营”方式,把公共设施由“公共产品”转变为“城镇商品”,引入市场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集镇新农村建设,把城镇设施和公用事业从政府的行政管理转变为产业经营,减少政府对公用事业的财政补贴,使城乡的生产要素充分集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为使农民充分享受到住房的实惠,小区售房实行保本微利的原则,提高农民进入小区的积极性。据统计测算,个人在集镇建成二层200㎡的毛坯房,所有费用共计12.5万元,而在新鑫小区购买两层200㎡的代建房则实际只需12.2万元,比个人自建房还节省3000元,同时各住户享受了硬化路面、路灯、供排水等公共设施带来的实惠和购物、就医、入学入托等公共服务带来的方便。
四、行政村:兴隆村刘畈村柏树村大西村旗杆村大庙村亢老湾村优良村李楼村白土村红花村柏湾村乌金村陈岗村周台村耿桥村万楼村冯楼村大堰村冯岗村灵庙村李庙村贺湾村中楼村随阳村竹林村陈楼村池湾村堂湾村紫庙村新村村杨楼村草寺村
五、突出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市化:2008年以来,城镇建设上,秉承高起点规划,靠的是眼力;高标准建设,靠的是实力;高质量管理,靠的是能力这一理念,以突出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城市化为目标,通过精心化规划城市,精品化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快速发展。2010年底,兴隆城镇人口达到2.98万人,比2008年增加5000人,城镇面积新增0.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9%,提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