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电子地图 > 宣城市地图 > 绩溪县地图 >
长安镇地图
长安镇相关地区地图:

长安概况

长安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南端,东邻深圳市,南临珠江口,西连虎门港;是广州往深圳、香港的必经之地。行政区域总面积97.87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户籍人口4万多人、非户籍人口60多万人,旅港同胞3万多人。
千年古镇:长安镇起源于东晋,始建于北宋,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人文荟萃,名贤辈出,涌现出南宋理学大师李用、现代革命志士蔡日新等历史名人,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先代故乡。活力之城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转型增后劲,加快建设促升级,改善民生保稳定,巩固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果,全镇经济在高平台上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237.1亿元,税收总额39.2亿元,镇、社区、居民小组三级集体资产总额188.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3亿元;14年获评为全市镇街年度考核综合总分第一名。
产业重镇:是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也是中国市场名镇,每年一届的“中国(长安)国际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一个大型专业展会。近年来,坚持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抓手,选择了“三旧”改造、自主创新、产业转型、节能降耗四个重点进行突破,取得积极成效。编制《长安镇“三旧”改造专项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长安第一高楼长安万科中心成功奠基;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功协助环球石材入选上市后备军,帮扶劲胜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推动东阳光公司新药开发创新科研团队入选广东省首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完成了电镀、印染专业基地项目的前期有关报批手续,积极筹建三洲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
文化名镇:拥有50多所高标准中小学,以及图书馆、文化广场、体育公园等一大批文化设施,文化产业繁荣,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粤剧之乡,中国摄影之乡。出台《长安镇建设文化名镇规划纲要》,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把长安打造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名镇。
魅力新城:长安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依山傍海,环境优美,有风景胜地莲花山郊野公园、景色宜人的大岭山森林公园等;拥有星级酒店10多家,以及36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长安广场、东莞新八景之一的“莲峰赏鹭”等景点,山河湖海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水电路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全镇绿化覆盖率44.75%,道路绿化覆盖率100%,是首届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之一。

三、社经济发展状况

05、06年,长安镇政府全面实施“产业立镇”、“牧业强镇”、“项目兴镇”、“旅游富镇”的四大战略。全年工农业产值收入6,57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收入4,446万元;工业总产值收入2,129万元;其他劳务收入1,119万元;财政收入130.5万元;全镇农民人均收入3,540元。境内各类企业户数达7户,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户:一是延边广济冰冻苹果梨有限公司;二是河东农副(山野菜)产品加工厂。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图们市珍珠岩厂。继建企业有:一是植物保护液有限公司;二是吉林佰蓝饮品有限公司;三是龙家美苑;四是延边兴鞍异型材料有限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经济作物新品种,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和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全镇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为2,16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为1,760公顷,特产主要以烟叶、中药材、地栽木耳、木耳杆、平菇、林蛙、松茸、果树等为主。2005年粮经比例达到66:34。烟叶是该镇特产业的主力军,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2005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达到168公顷,新建烤烟房19个,全镇烟农人均预计收入4,000元。积极推广黄牛改良,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扶持力度,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提高了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使该镇的畜牧养殖业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镇黄牛养殖6,251头;生猪养殖3,519头;羊养殖5,769只;禽养殖334.1万只;鹿存栏76只,肉类产量达395吨,牧业产值达586万,已真正成为农民的“小银行”。

邮电

清末设长安邮局。民国18年(1929年)5月设省营长安电话营业处。解放后,1991年9月8日开通县城1000门程控电话,1993年10月开通无线寻呼台,安装深圳产JK1000型512门模拟程控局用交换机,实现长途电话直拨。2002年底,长安城区有邮政、电信、长线、联通、移动电话等业务。全镇有电话机31676部,其中移动电话19276部。

四、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8327男4347女3980家庭户户数2762家庭户总人口(总)8250家庭户男4293家庭户女39570-14岁(总)13710-14岁男7190-14岁女65215-64岁(总)627015-64岁男332215-64岁女294865岁及以上(总)68665岁及以上男30665岁及以上女380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453

基础设施

贯彻市委"一网两区三张牌"发展思路,长安镇多年来一直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战略工程,以超前意识和巨额投入,使基础设施超前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0多平方公里;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以上水泥、沥青道路200多公里,13条公共汽车线路贯通镇、村、组及各工业区;大型农贸、综合市场16个;22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变电站4座,年供电量、供水量分别超过25亿千瓦时和9700万吨,电话普及率超过160%。全镇有三星至五星级标准的酒店8家,医疗设施齐备先进的医院5家,装置有空调设备的影剧院7家,以及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和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文化体育设施。以莲花山郊野公园、长安公园、长安广场等为主体的40多个休闲景区、景点遍布镇中心区及各村,青草、绿树、花园处处可见--全镇绿化覆盖率40.2%,道路绿化率100%,在全省乡镇一级率先制定实施了《环境保护总体规划》。

体育

除传统的舞龙舞狮、棋类外,有篮球、乒乓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射击、长跑、晨跑、游泳、气功、广播体操等。学校体育运动每年均进行比赛,一些少年还被选送入国家、自治区体育团体。近年,中老年迪斯科、太极剑、门球、象棋等运动队参加自治区比赛均获前三名。长安河东、河西均建有活动广场和游戏场所。2002年建成的占地100亩的“长安公园”,为市民活动及健身场所。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长安抓紧机遇,调整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和技术,走出了一条“借船出海”,以外部力量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由以农业生产为主过渡到以外源型工业生产为主。同时,商业、娱乐、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也迅速发展,逐步走向内、外源工商业并举,社会经济迅速腾飞,各项经济指标每年均保持着大幅增长的势头,人民生活富裕,成为闻名全国的经济强镇。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GDP)237.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3.8%;工农业总产值584.2元,增长27.9%,其中工业总产值583.5亿元,增长27.9%。镇、村、组三级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为各项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富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财政增收、存款增多。集体经济的发展,有效促进了个体、民营经济的发展,确保了全镇的财政收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2010年,全镇税收39.2亿元,居民人均年收入25322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75.4亿元。外源型经济稳步发展。2010年签约利用外资项目72宗,合同利用外资31191万美元(含增资)。高新技术产业在外资投资中的比重日益增大,有力地促进了长安经济结构的顺利转型。私营经济快速发展,商业繁荣、物价稳定。多年来,长安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积极扶持私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2010年民营企业总数发展到1182家,累计实际投资总额44.5亿元;个体工商户3.6万户;个体、民营经济税收占全镇税收总额的43%。全镇经济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创新能力提高。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强著名研发机构的引进与合作,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3.04亿元,占全市2353.7亿元的11.2%。到2010年止,全镇有省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民营科技企业50多家、市民营科技企业约130家,科技企业的数量居全市各镇区前列。先后荣获了“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等国家级荣誉,成为了“广东省五金模具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至2010年,已成功举办了10届中国长安(国际)机械五金模具展览会,成为了南中国重要的五金模具制造和集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