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镇地图
华阳镇相关地区地图:
区域人口
华阳镇由原来的华阳镇与雷阳镇合并而成。原华阳所辖区域变化较大,龙潭、新彭、白沙、江调原属江西省彭泽县,1936年划归望江。1956年,设华阳区辖华阳镇、华阳、杨湾、白沙、雷港、莲洲5乡。1958年,成立公社,华阳区以区为单位建立华阳人民公社,辖华阳、杨湾、白沙、雷港、莲洲5乡均称管理区。1961年,撤销区级人民公社,恢复区制;撤销管理区,恢复乡(镇)级人民公社,华阳区辖华阳、杨湾、白沙、雷港、莲洲、沟口公社及华阳镇。1969年,华阳镇并入华阳公社,莲洲、沟口合并为莲洲公社。1970年恢复华阳镇,隶属华阳区。1981年,成立华阳区公所。1984年恢复乡村建置,改公社为乡,莲洲乡划入漳湖区。1986年,华阳乡与华阳镇合并,原华阳乡、镇成立镇郊、街道办事处。1992年,华阳镇郊、白沙乡、华阳街道合并为华阳镇。原雷阳镇曾于是1949年改为青林乡,后更名为城关镇,1992年与翠岭乡、茶安乡的城东村合并为雷阳镇。现华阳镇辖13个行政村,12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2.3万,流动人口3万。拥有省、市、县垂直管理单位118个,镇直属管理单位88个。自然地理
安徽望江县华阳镇位于皖西南长江北岸,古雷水之滨,扬子江畔,是望江县城所在地,环水负山,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控制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近8万亩。华阳镇属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襟江带河,境内地势平坦,沟渠网布,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华阳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1318mm,年平均无霜期达254天,全年盛行东北风。惨重遭遇
2011年7月28日夜至29日凌晨陕西省洋县普降大到暴雨,导致地处秦岭深处、傥骆古道上千年古镇——华阳镇的东河河水暴涨,引发山洪漫过河堤涌入古镇。古镇街面房140户房屋进水,294间房屋被冲垮,景区29辆观光车被洪水冲走,奇石滩、十里亲水长廊等多处冲毁。地方乡贤
古秋来:古秋来先生出生在五华县,华阳镇,莲高村,高布片人。他从小聪明颖慧,灵气倜然,悟性好。七十年代末高中毕业后,独闯深圳,从小做起。由于其苦心经营,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现发展成为集房地产,旅业等一体的深圳龙达有限公司。古秋来先生致富不忘家乡建设,早在八十年代他经常回家助资贫困家庭及其子女读书的费用;九十年代初他看到新布小学的办学条件差,教室不够即捐款二十多万元建起了古秋来教学楼,一时成为美谈;九十年代末考虑到高布片的学生上学远,又在原高布小学征地二千多平方,投资八十多久万元,建起了二层一千多平方的教学楼及教师办地。同时还建成了校门,运动场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易校名为:龙达学校;二000年初又积极响应莲高小学的改建工程,捐资二十二万元,对莲高小学的建校工程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也受到当地干部群众赞许。其实古秋来先生不但对教育倾情支持,而且对公益也树碑颇多。据了解,在路桥建设方面也慷慨捐资五十多万元。他乐善好施受到社会的肯定,他被当选为五华县政协委员,五华县热心助学企业家等称呼。他热心教育的赤子之心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古达祥:古达祥先生出生于1952年,祖籍广东省五华县华阳镇大拔村,现任深圳市震华电子公司董事长。从小在家乡农村长大的他,出门在外一直不忘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竭尽所能支持家乡发展教育事业。早在八十年代初家乡大拔小学修建唯一一座学校时,在自己打工工资水平仍然很低的情况下,他仍然捐出1万元支持学校建设。90年代初,达祥先生回到家乡看到村里的大拔小学教学楼破烂不堪,教学设施严重缺乏,恶劣的教学环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以致不少村里的孩子宁愿走远路,也要跑到别的小学去读书。看到这种情况,他既心酸又着急。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差则百业废,教育水平的落后必将影响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乃至阻碍家乡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他下决心要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主动捐资80多万元兴建教学大楼和教师住房。在他的牵头带动下,村里的外出乡贤聚集一堂,共商小学的改建大事。
甘巧宗:甘巧宗先生是五华县华阳镇坪南村人,深圳市巧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捐款出力,热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家乡小学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4年以前,米潭小学的教学大楼破旧不堪,教育设施严重不足,教学环境恶劣,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培养和成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甘巧宗老板带头出资80多万元,并发动其他老板捐资出力,共募集资金160多万元,于2005年1月2日建成一座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一栋教职工套房,大大改善了米潭小学的教学环境,解决了困扰教职工多年的住房问题。同时,甘巧宗老板还在深圳发动几十位乡贤捐资20多万元,于2006年8月成立了米潭小学教育基金会,奖励优秀教师和学生,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古军荣:古军荣先生是华阳镇社径村人,东莞虎门荣大公司总经理,现任梅州市政协委员。作为一名商界精英,古军容先生深知人才和知识就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资源,而人才的培养和成长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年来,古军荣先生心系家乡、情注教育,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近年来,为改变家乡教育的落后状况,古军荣先生慷慨解囊,鼎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在了解到社径小学教学环境恶劣、教育设施不足的情况后,古军荣、古小娣伉俪捐资75万元,兴建了社径小学教学楼,并改造了学校校道;之后又出资2.6万元为社径小学购置了学生桌凳410套。2005年,古军荣、古小娣伉俪向社径小学捐赠10万元奖教奖学基金,此举充分为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古军荣先生出资40万元,兴建了华阳中学军荣教学楼,从而使阳中的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
古焕坤:时任粮集团驻深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古焕坤同志的古焕坤先生,年轻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一直在深圳宝安工作,从小在家乡农村长大的他,出门在外一直不忘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特别关心的是家乡的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