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街道地图
城西街道相关地区地图:
交通运输
通扬运河、南官河、引江河贯穿其中,328国道、宁启铁路横穿全境,交通便捷。
街道概况
城西街道位于义乌市区西部,成立于2003年,东临北苑街道;南界稠江街道;西连上溪镇;北接浦江县。距国际商贸城4公里,距杭金衢高速公路互通口仅3公里,距金甬高速公路互通口3公里。距义乌民航机场2公里。03省道、雪峰西路、西站大道、四海大道、香溪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其中宽60米的雪峰路直通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铁路新货站建设在城西辖区内,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城西总面积为60.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8.1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占4.2万人,有汉、苗、傣、彝、回、朝鲜族等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街道,城西街道的前身城西镇是2001年义乌行政区划调整后设立的镇,由原东河乡、夏演乡和稠江街道何泮山村合并而成,2003年12月撤镇建街后,城西镇撤销,设立了城西街道。目前,城西街道正处于农村向城市转换的过渡阶段。2003年街道成立后,设园区、镇东、镇西三个工作片及龙山社区1个社区。近年来,城西按照“抢机遇、抓重点、求突破、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建设“浙中重要物流枢纽、先进小商品制造基地、国际性商贸城市新城区”三大目标,狠抓重点工程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落实,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保持快速、健康增长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约6.8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财政收入4421万元,同比增长65%,工业用电量、外贸出口交货值等同比增长50%以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0175万元,贷款余额381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8.8%。
党的建设
——党员先进性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市委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安排和部署,我街道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05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全街道共有53个党支部(其中村级党支部47个、非公企业党支部6个)、1239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1210名,企业党员29名)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街道党工委坚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开展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积极强化各项措施,确保了全街道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如期推进。目前,先进性教育活动各个环节已高质量完成。从活动情况看,我街道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党员拥护,群众欢迎。——基层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党员发展工作扎实推进,06年共发展党员50名;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进展顺利,33个50平方米以下村办公场所建设已竣工31个,主体完工2个;村干部任期创业承诺制全面推行,06年共承诺154项,已完成81项,占52.06%,正在进行49项,占31.82%;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目标顺利完成,06年新组建非公企业党支部6家;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基本到位,共完成站点建设45个,其中示范型站点2个,标准型站点5个,普通型站点38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亮点突出,七一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典范,06年5月27日浙江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到七一村现场录制“走进义乌七一村”文艺晚会,6月26日全市在七一村召开了全市农村党建工作现场会。
社会事业
——铁路移线后续工作有序开展。拆迁安置工作已有6个村进行定点放样,西方、六甲里安置户新居建设大部分已完成主体建筑3层以上;铁路建设涉及的农村道路建设、水利改造等后续工作深入进行,六甲里—马界便道已完工,11个村涉及的12个“小三改”项目已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5年启动环境整治的夏楼、后叶、新江、荷村、井头徐、横塘、分水塘等7个村已完成绿化、亮化工程等扫尾工作。2006年环境整治工作目标是完成剩余10个村的环境整治,争取率先完成整街整治。目前已完成村内主干道路面硬化31600平方米,路灯安装265盏,村庄绿化52000平方米,“穿衣戴帽”完成590670平方米;拆除旧房276间,6912平方米。黄山口、新双溪、五星等3个村已基本完成“穿衣戴帽”整治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西俞村、夏演村“穿衣戴帽”整治工程已完成,上杨村自来水改造工程已完成;七一村、益公山村第二期旧村改造配套设施建设正抓紧进行。——创建工作常抓不懈。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万元添置大型垃圾桶、保洁箱1000余只并及时放置到位;开展全民创建,组织街道干部、村两委成员、各村群众开展集体创建行动15次,累计参加整治人员5000余人次,清理水面10000余平方米,清理“三乱”400余处,清运垃圾800余吨。探索创建新路子,投资24万元引进专业保洁公司,对约2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实现保洁社会化、专业化。加大创建工作考核力度,党委以文件形式出台创建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创建工作责、权、利,增强了干部工作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成效显著。刑控工作卓有成效,刑事发案率全年同比下降19.83%;外来人口管理日趋完善,全年累计发证35638人,发证率达100%;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有序开展,06年共收到群众来信529件,接访341批1509人次,集体访56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739件,调处率100%,成功率96%;“综治进民企”工作全面铺开,全部42家企业已完成综治室规范化建设和制度上墙、人员配备工作。——消防安全整治进一步深化。街道共组织干部工作员3000人次开展各类消防安全、安全生产集中检查15次,共检查企业4500家次,居民13000户次,发现并整改各类隐患4169处,取缔无证经营企业25家,查实“三合一”企业74家,目前已关停66家,捣毁土锅炉3只,停用、封闭土电梯和不合格电梯4台,有效消除一大批安全隐患,街道所辖企业新增消防灭火器660只,新开辟安全通道76条,40家重点隐患企业老化电线进行了彻底更换,130家企业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制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全年共出生437人,计划生育率95.19%,出生婴儿性别比107.11:100,共落实四项节育措施403例,全年平均“三查率”99.76%,生育全过程管理率100%,完成征收社会抚养费93.8万元,征收率89.04%;计划生育村民自治不断推开,全街道实现率已达89.3%;计生协会网络不断健全,全街道已建立计划生育协会50个,会员5000余人,其中市级示范协会5个,村达到“示范协会”标准的38个,并在9家100人以上民营企业中建立了计划生育协会组织;“三项整治”深入开展,9月初到11月初“三项整治”开展期间完成四项手术220例,征收社会抚养费44.8万元。——其他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12个村参加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总数7178人,全街道共有30352人参加大病医疗保险,社保覆盖率81%;村级财务、政务公开不断规范,完成38个村村务公开栏制作并通过市验收,95%以上的村财务账目做到每月公开;农村承包土地流转进一步加强,今年新增合同19份,新增面积348.69亩;水库移民安置、民政救助、“三沿五区”坟墓整治等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街道概况
2006年1月6日,新城西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由原来的老城西街道办事处与原西郊乡人民政府合并而成。新城西街道位于海陵区西北部,东至主城区,南接开发区,西邻九龙镇,北毗华港镇。地域面积32.6平方公里。
社会经济
近年来,街道坚持以“工业化与城市化并举,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同步”的战略方针,以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新区、工业新城”为奋斗目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均取得了较好成绩。2007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535.1万元,同比增长35.8%,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1997.4万元,同比增长35.7%。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2.44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38亿元,同比增长35.7%。外贸出口比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高,完成自营出口1016万美元,超额完成年度计划。农民人均收入9055元,增长12.6%。
行政区划
辖横街口、小花园、二七、双龙大桥、凤翔、七里殿、河盘桥、中山路、西郊9个社区居委会,16115户,4088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