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电子地图 > 淄博市地图 > 博山区地图 >
池上镇地图
池上镇相关地区地图:

环境概况

池上镇是淄河水发源地,地表地下水资源丰富,无污染,水质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为省市特级水源保护地。池上镇山形地貌复杂多样,小气候明显,水、地、热条件较好,为生物发育、生长、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境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鸟鱼花香,农产品皆无公害、无污染,森林覆盖率达78%。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2108男11158女10950家庭户户数7908家庭户总人口(总)22044家庭户男11114家庭户女109300-14岁(总)44290-14岁男23000-14岁女212915-64岁(总)1534615-64岁男773215-64岁女761465岁及以上(总)233365岁及以上男112665岁及以上女1207户口本地住在本地21136

经济发展

镇党委政府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真实施以企兴镇、以农富民、依法治镇发展战略,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工业生产形成建筑安装、地毯加工、农产品加工、灯具制造、玻璃器皿、机械制造等多门类工业体系。拥有企业20家,合资企业10家,产品拥有上百个品种。工艺地毯、玻璃器皿和以桔梗为主的农产品出口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全区独具特色的外向型加工工业镇。全镇高效特色创汇农业发展迅速,形成桔梗、林果、蔬菜、畜牧、黄烟五大主导产业,桔梗面积2万亩,林果面积6万亩,粮经比例达到1:9,素有"池梨之乡"、"桔梗之乡"、"林果之乡"、"黄烟之乡"的美誉。池上桔梗享誉海外,出口日、美、韩等国,被市政府命名为桔梗生产专业镇。池上梨、蜜桃、板栗闻名四方。
旅游业:旅游业发展迅速,大力开发本镇丰富的山、水、林、泉、石资源,全镇形成了以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龙头,以"二区三廊"(二区即志公坪景区、拦住湾景区;三廊即三郝峪10里特色餐饮长廊、三小峰10里生态观光长廊、七峪花林10里水面旅游长廊)为特色,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为一体的旅游格局。辖区还有名胜故迹。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遗址,观音寺、齐长城遗址、志公坪,博(山)莱(芜)蒙(阴)三县边区八路军联防办事处旧址等人文自然景观,全镇年接待游客20余万元(次)。该镇区域是旅游、度假、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城镇建设: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全镇设有集贸市场4个,季节性农留市场20余个;商贸开发全面起步,形成小峰口至赵庄村20里商留长廊。全镇上下一心一意求发展,社会安定,投资环境优越。

下辖村庄

池上镇上小峰村池上镇中小峰村池上镇下小峰村池上镇甘泉村,池上镇李家块村池上镇鹿疃村池上镇王疃村池上镇西池村,池上镇东池村池上镇上郝峪村池上镇中郝峪村池上镇下郝峪村,池上镇西陈疃村池上镇东陈疃村池上镇车峪村池上镇板山村,池上镇小里村大里村池上镇聂家峪村池上镇陡沟村,池上镇七峪村池上镇花林村池上镇赵庄村池上镇店子村,池上镇吴家台村池上镇大南峪村池上镇冯家村池上镇营子村,池上镇代家村池上镇李家村池上镇东台村池上镇大马石村,池上镇虎林村池上镇西坡村池上镇石臼村池上镇泉子村,池上镇雁门村池上镇北场村池上镇韩庄村池上镇东庄村,池上镇紫峪村池上镇杨家村池上镇池埠村池上镇北崖村

名胜古迹

池上历史悠久。战国时期,因其地草木丰茂曾是齐国有名的养马场。赵庄村北曾发现过战国青铜器和汉墓群。池上地处鲁山之阴,汉代隶属泰山郡青州颜文姜八卦池府;唐代属山东东路淄川县颜神店;元代划归益都路益都县颜神镇,明朝至清初隶属益都颜神之孝妇乡。博山自建县到清末均属青州所辖。传池上镇东池村西北有古代孝女颜文姜取水的“八卦池”,因而得名为“池上”。1958年更名为池上公社,1984年改为池上乡,1995年池上乡与李家乡合并为池上镇。池上山清水秀。鲁山主峰耸立于东南部,海拔1108.3米,蜿蜒起伏,重峦叠嶂,林深叶翠,绵延百里,巍巍然宛如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达83%,温度湿度相似于江西庐山。林中鸟类140多种。山顶有碧霞元君行宫和驼禅寺。志公坪,原名黄花山,山中有很多奇珍异草和名贵药材。民间流传有放牛娃吃人参升仙的故事,黄花山志公庙即为纪念他而建。此处有古柏树五株,称志公坪。截止到2008年附近建设了摩崖石刻文化园、人工湖、饮虎泉和奇石长廊等旅游景点。观音寺坐落于珂摩山下池上镇韩庄村东面。山形酷似一尊象首,站在山脚下观望,象的鼻、耳、额逼真。观音寺建于唐代,后宋、清几经修复。有大雄宝殿、观音阁等十几座殿宇。院内千年银杏树和古桧柏,北宋元符二年(1093年)建九级石墓塔尚存。寺门向西,不远处有一山门,里面为禅房。传寺内有99头牛、99窝蜂、99个和尚。福山。原名“复山”,又名“凤凰山”,坐落在池上镇杨家村。清同治元年(1862年),淄川农民起义领袖刘德培曾在此屯兵,劫富济贫。山下的池卜、杨家、北崖等十数个村庄,成为义军根据地,历时四年。双龙泉,位于池上镇北崖村东,东西涝洼泉。传明嘉靖年间,北崖村东涝洼地上有2只白羊在食草。正午时分,天色突变,雷声大作,大雨如注,白羊化为2条白龙升入云天。天晴后,便有两股清泉分别从东西涝洼地边中喷涌而出,取名“双龙泉”,也叫东西涝洼泉。现在仍以每月600吨的流量喷吐。水中含人体必须的锶、锌、硒等20余种微量元素。圣水寺,坐落在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侧,淄河源头,群山环绕的池上镇花林村。据碑文记载,圣水寺始建于唐末,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重修。占地50亩,由大殿、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组成。寺院四周群山环抱,悬崖峭壁,山重叠嶂,瀑布倒挂,风景优美。主要有朝阳洞、石抱柏、仙人、鸽子楼、三山庵、对门石、明石崖、青炉石、南天门、封母庵、宝花古刹等景点。与鲁山森林公园和志公坪景区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