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坞镇地图
次坞镇相关地区地图:
行政区划
义源村:次坞镇义源村隶属次坞管理处,全村592户,人口1824人,党员人数51人,区域面积3.52平方公里,水稻967亩,旱地142亩。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8家,经济总收入3080.5万元,村可支配收入31.32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每年以7%速度递增。珠桥村:次坞镇珠桥村隶属次坞管理处,全村411户,人口1351人,党员干部43人,团员50人,水稻面积686亩,山林3474亩。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5家,包装和纺机为主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880万元,村人均收入11283元,村级集体收入15万元。珠桥村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先进治单位,曾被评为绍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化村。
上连村:次坞镇上连村隶属次坞管理处,全村598户,人口1873人。全村现有个私企业18家,经济总收入31805万元,村可支配收入26.5万元,人均收入10540元。
新民村:新民村距次坞镇8公里,全村共有1207人,373户,区域面积2.83平方公里,水田1249亩,旱地98亩,山林1331亩,个私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2007年村工农业总产值9.93亿元,人均纯收入11014元。
大塘村:距次坞镇中心2公里,全村共有1341人,411户,36名党员,区域面积1.63平方公里,水田643亩,旱地103亩,山林1915亩。个私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2007年村工农业总产值5.03亿元,人均纯收入11021元。
新徐村,镇东南部,毗邻应店街镇,由百步,徐坞杨,里徐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镇5公里,全村共有2285人,805户,81名党员,区域面积7.13平方公里,水田935亩,旱地180亩,山块7500亩,矿山业是支柱,个私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2007年村工农业总产值8.03亿元,人均纯收入11783元。2006年以来,农村被评为先进村委会,五好基层党组织,兵役工作适进集体.
红旗村:次坞镇红旗村隶属次坞管理处,全村483户,人口1424人,党员干部45人,团员45人,水稻面积776亩,山林3541亩。全村现有个私企业30家,包装和纺机为主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20万元,村人均收入13046元,村级集体收入20万元。红旗村先后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先进治单位,曾被评为绍兴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文化村。
沈河村:沈河村距次坞镇4公里,全村共有1493人,439户,区域面积5.02平方公里,水田669亩,旱地65亩,山林3793亩,矿山业是支柱,个私经济以轻纺业运输业为主,人均纯收入11900元
社会事业
全镇有各类学校14所,教师184人,在校学生4776人,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被命名为浙江省教育强镇。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自来水饮用全面普及,户户安装有线电视。群众文化蓬勃开展,有健美操、腰鼓队、秧歌队等业余文体队伍5支。卫生保健全面落实,医疗事业得到发展,有中心卫生院1家,公共卫生功能进一步健全。民政优抚工作进一步加强,最低生活保障线对象得以落实。次坞镇历史悠久,民风淳厚,人才辈出,集镇新楼林立,长10公里的次坞溪穿镇面过,显示了绿色掩映,小桥流水的自然风光。经济状况
2006年生产总值13.2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6亿元,第二产业9.77亿元,第三产业2.31亿元,财政收入55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196元。工业:次坞镇围绕"内外并举促发展,上下联动保稳定"的总体目标,以“北引萧山,东接店口”为主要方针,引进外来企业35家,切实加强工业经济建设。全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6年实现工业产值80.78亿元,技改投入6.9亿元,自营出口2670万美元,财政收入5500万元。包装、建材(以石灰、水泥为主),化工(灭蚊产品)、纺织、服装等为其支柱产业,截至2006年底,有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6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家,诸暨市规模企业7家。纸箱包装是诸暨的十大块状经济之一。全镇有纸箱包装印刷企业近60家。拥有美国蓝斯顿生产线等国际先进设备;以3.5.7层纸板和纸箱为主导产品,上峰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一类瓦楞纸箱生产基地、浙江出口商品包装定点企业,享有自营进出口权,全国优秀包装企业和省"五个一批"重点企业。黑猫神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盘式蚊香生产基地,还从事卫生巾和气雾剂的生产和销售。水泥、石灰是次坞的特产。主要源于其石灰岩分布广,石煤、石灰资源丰富这一优势。2006年,上峰水泥有限公司新增4.5MW2.5MW汽轮机组各1台、余热锅炉4台,利用余热形成年发电7MW的技改项目已竣工投产。次坞的工业园区分次坞和大桥两区。截至2006年底,次坞集聚区建设已基本完成,大桥集聚区建设也已全面启动。
农业:次坞镇遵循"依托高速公路,满足城市需求"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粮经结构比为6:4,并正在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生产格局,已建成综合型现代化农业园区1个,计2800亩;以珍珠、蟹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4200亩;蔬菜基地950亩;名特优水果基地1500亩;年出栏畜、禽达30万头(羽),且农业生产条件日臻改善。亩均农机动力达1.0千瓦,旱涝保收率达9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现代城市农业体系正在迅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