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电子地图 > 绍兴市地图 > 诸暨市地图 >
枫桥镇地图
枫桥镇相关地区地图:

景区介绍

枫桥景区距苏州古城3.5公里,占地面积10公顷。景区历史悠久,隋唐以来由古运河孕育出繁荣的枫桥古镇;始建于梁代的寒山寺香火延续至今;唐代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描写出这里空灵而阔大的意境,使景区成为中外游人向往之地;明代抗击倭寇,留下遗迹铁岭关、成为苏州西大门的一道貌岸然屏障。近年来景区又恢复了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惊鸿渡等旧观;增添了古戏台、渔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漕运展示馆”利用先进的光影技术、四十多只船模和图文,介绍和展示了漕运历史文化;“苏艺名人坊”聚集了苏州十几位民间艺术大师,展示作品并表演技艺;以红枫等百余种树木营造出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现已形成规模较大、历史遗迹众多、吴地风味浓郁、文化内涵丰富、观赏趣味性较强的风景名胜区,是解读苏州的最佳选择。枫桥风景名胜区是以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枫桥景区从1986年开始规划建设,被国家旅游局纳入国家旅游发展计划。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旅游环境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具有江南水乡古镇风貌的风景名胜区。现开放景点有枫桥苑、枫桥铁铃关、特色旅游项目“枫桥古镇水上游”、枫桥书场等。枫桥苑是一座古典庭园式建筑,陈列展示了枫桥景区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共分3个展室:“枫桥五古”、“枫桥胜迹”、“远景规划”。其中《枫桥胜迹》立体微缩景观,全长20米,艺术地再现了明末清初姑苏城外枫桥一带的繁华景象和民俗风情。坐落在庭院中的唐代诗人张继的青铜像,神态端庄,仿佛正在凝神计数使人摆脱烦恼的寒山寺108下钟声。庭院后集字恢复的宋代宰相王《枫桥夜泊》诗碑,为“张继诗第一石”,极具欣赏价值。由寒山寺门前向北,穿过工艺古街寒山寺弄,步行几十米就到了枫桥铁铃关。

枫桥街道2008年工作重点

2008年是枫桥街道向纵深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城市化管理水平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统筹兼顾,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幸福新枫桥而努力。2008年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城市现代化建设,坚持走自主开发与吸引内、外资开发建设并举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步伐,构建幸福和谐的新枫桥。2008年主要工作目标:1、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完成160亿元;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完成6.5亿元;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完成30亿元;4、三产服务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完成57.2亿元;5、内资企业注册资金略有增长,完成16亿元;6、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完成600亿元;7、工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0%,完成587亿元;8、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以上,达到15300元。

经济概述

高新区枫桥镇依靠强劲的招商势头和两个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形成“三足鼎立”的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各项指标大幅度增长,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幅度达70%以上,而工业增加值及财政收入更是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和129%,标志着该镇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增长期。枫桥镇近几年以招商引资为龙头,带动了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四年跨出四大步,从而使其经济综合实力去年跃居到全市乡镇前十几位。今年,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北扩西进”的大开发战略,使该镇的区位优势得到更好地发挥。他们坚持内外资并举的招商方针,在招商工作中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打破常规,由“坐商”变为“行商”,主动协调外企和工商、消防等部门的关系,强化服务,选用懂英语、素质高的年轻人充实招商队伍,完成了招商手册和江苏投资网的注册工作,扩大了招商宣传。上半年全镇注册资本和到账外资已分别完成年计划的91%和73.5%,引进外资项目10个。新增民营企业82家,新增注册资金9323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6.5%。该镇的工业园和民营科技园是其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几年来,该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规划面积为1140亩的枫桥工业园一期和占地60亩的民营科技园首期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已完成,引进的内外资项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去年两园税收达3500万元,占全镇税收的19.5%。今年又新开工建设1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并争取到高新区出口加工区枫桥配套区1300多亩的地块,为进一步扶持发展民营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该镇还积极探索大动迁后全镇村级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确立了“四统一、一独立”的原则,集中村级资金共同投资“两园”,参与“两园”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有10个村入驻枫桥镇工业园,投资6000多万元用于购买厂房和土地。

枫桥经验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典范。“枫桥经验”之一:“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为此,枫桥在各居委会、村,甚至在一些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调解组织。近年,枫桥镇共成功调处民间纠纷1000多起,调处成功率达97.2%,其中80%的纠纷在村一级就得到了解决。此外,枫桥镇在健全普法工作网络的基础上,每年投入20多万元用于法制宣传教育,并对曾经有过违法行为的人员,坚持“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的原则。“枫桥经验”之二:帮扶刑满释放人员。五年来,枫桥200多名刑满释放人员中,绝大部分人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改好率达99.15%,有的人成了致富能手,有的人还入了党,当上了村干部。“枫桥经验”之三: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新模式。随着经济发展,枫桥镇还针对外来务工人员推出新的管理模式,统一为外来员工解决住房和子女入学等问题,每年还评比“十佳外来优秀青年”,授予中高级人才以“荣誉镇民”称号。

传说

一座寺院里只能有一个当家和尚,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在一座庙里,谁作主持好呢?两位高僧都很客气,推来推去,毫无结果。这座庙里只有他两个和尚的时候,还不要紧,等到陆陆续续招了一批小和尚进来,就有问题了。小和尚问:“老和尚,今天念哪本经呀,”寒山说:“应该先问拾得师父。”小和尚就去问拾得,拾得说:“还是应当问寒山师父。”他们互相尊重,却苦了小和尚,怎么招待香客呀,买多少香油,派谁去拾柴呀,等等。小和尚无所适从,有意见了,就难勉叭叭咕咕的。小和尚的话传到寒山、拾得的耳朵里,两个人又商量起来,推来推去,还是毫无结果。这时走来一个老农妇,说:“两位师父不要谦让了,我来给你们出个主意吧。你们比比本事,本事大的做当家和尚,这样最公平。”寒山、拾得一听,是个办法,不过,比什么呢,农妇指指庙前一条河,说,这条河上缺座桥,乡里乡亲来来往往靠渡河,又不方便又危险,请你们施展法术,变座桥出来,哪个变得出来就是哪个本事大。出家人不打逛言,所以,不怕寒山拾得隐瞒法术,果然拾得先施法术,把身上的僧衣一脱,往河面一抛,变做了一个桥面,可惜,没有桥架支撑,一阵,风吹来,眼看就要把它刮塌。寒山急忙将手中的禅杖往河边一插,运起法术,禅杖顿时变成一棵树,树朝对岸一铺,一座桥就稳稳当当卧在了河面上。老农妇一笑,说:“还是寒山本事大些。”说着把一块手帕朝脚前一抛,手帕化做一朵莲花,她踩着莲花就升到了空中,寒山拾得抬头一看,原来老农妇是观音变的。寒山只好做当家和尚了,那座庙也就叫做“寒山寺”了。寒山那根禅杖,是用枫树削成的,那座桥自然就被称作“枫桥”了。

旅游信息

A线:南京早7:00乘车前往苏州,早乘车赴赴苏州,游江南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狮子林30元/人(游览,枫桥,约90分钟):参观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元代时期的园林,相溶在假山、绿水、亭阁、园林之间;后游千年故刹——寒山寺20元/人(游览约60分钟),感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给寒山寺增添了无限风韵;游枫桥25元/人(游览约90分钟);下午乘车返回南京。B线:南京早乘车前往常熟游览沙家浜景区:沙家浜位于秀丽明媚的阳澄湖畔,境内河港纵横,芦苇葱郁,绿野遍布,岸柳成行,尽现江南水乡田园风光,含春来茶馆、芦苇迷宫、红石民俗村、革命纪念馆及纪念广场。游览结束后返南京回到温馨的家。

旅游介绍

到苏州旅游,寒山寺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就是寒山寺。寒山寺位于城西枫桥镇,建于公元508至519年的梁代天监年间,当时名叫“妙利普明塔院”,唐朝时才叫寒山寺。寒山寺并非因山得名,而是因人得名。唐代时,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到此,后人为纪念寒山,改寺名为寒山寺。寒山确有其人,是唐朝诗僧,著有《寒山子诗集》留世。寒山寺自唐代以来一直名扬中外,魅力无穷,寻本探源,有这样几个原因:寒山寺,第一,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使它家喻户晓。“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些传世佳句,起到了文因景传,景因文名,钟声诗韵,名扬百世的效果。该诗不但在我国流传极广,而且很早就传到了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因此,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在《重修寒山寺记》一文中说过:“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到今天它仍被编人日本学校教科书中。在东南亚、欧美,这些诗句也很受青睐。第二,佛门弟子一直认为,曾住持过此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的高僧,并把他们神化为我国的和合二仙,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神仙。民间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到过日本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这个故事曾以连环画的艺术形式在日本的1989年第4期《中国医报》杂志上登载,题为《寒山寺钟声》,更使寒山寺多了个娓娓动听的中日友好话题。第三,民间相传,张继诗中涉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山田寒山先生便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原主,但终无下落,便募捐集资,铸一对青铜钟,一送寒山寺,一留日本馆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一页。第四,寒山寺的钟声不但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还有奇妙的功能,这功能用12个字可以概括二“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菩提,在梵文(即印度古代文字)中意为“觉悟”“大彻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亲自聆听寒山寺的钟声。